用户讨论:Hamham/05年4月-12月讨论存档

谢谢 编辑

你不仅干了脏话,也干了细活,我还没有能登大雅之堂的条目,还需努力。向你学习。--鑫淼 06:57 2005年5月3日 (UTC)

译名 编辑

不太清楚日文的情况, 不过个人认为教宗这个说法不是很少啊, 只不过中国大陆官方一直不肯承认罢了 -- Moses   08:18 2005年5月4日 (UTC)

唐睿宗 编辑

我已把唐睿宗的问题弄妥了。--Hello World! 09:07 2005年5月5日 (UTC)

关于中国君主的文章 编辑

Hamham你好,请参考Wikipedia talk:投票/中国君主条目命名,开国皇帝用本名,庙号和谥号作为重定向。--Wing 16:31 2005年5月5日 (UTC)

谢谢邀请 编辑

谢谢Hamham的邀请,以及你的信任,我已将自己的观点写在那里了。维基快乐!--roc (talk) 06:32 2005年5月6日 (UTC)

Hamham你好,虽然说实话我不太了解你,但是我感觉你是很真诚、直率、善良、热心的人。刚刚来看维基中文,只因不放心那个投票,发现已经吵翻了天,并且我当时的某些词汇的确很激烈,也不可避免而有煽动性(比如多数暴力以及我很快就删去的种族屠杀等等),感到一些愧疚,因为我相信你是善良与勤劳的人。另外我也希望(或恳求)你不要太介意其他一些措辞激烈的朋友,虽然我也不了解他们,但我能感到他们也是本性善良并真率的人。尽管我同样也不太了解台湾人,但我觉得在涉及两岸的问题上,他们经历了长期的恫吓与欺压(无论是支持中华民国还是支持创建台湾国的人),尤其是我们前任那位“核心”执政期(他在别的地方及群体的事也真是太多了);所以他们对这方面的问题,尤其是涉及自己家园如何被对岸定位的问题,难免会很激动。另外,本来大家还在讨论,你没有在那里知会一声就开了投票(我知道中文维基目前缺少“调查”页面),肯定会更增加误解。至于多数暴力、少数强势暴力、少数弱势暴力、讨论、共识等等,我有机会会再写个专门条目,阐述我的看法。
讲了半天,并不是要替别人说话,只是看到你在投票页上后来的答复中,似乎有心灰意冷的意思,所以很想对你说请不要太介意我们所有人的激烈言论(其实也能找到很多理性的建议),请不要让这些不快抹去你对维基的热心与你对大家的真诚,因为维基仍然是你(及所有人)的,同时也顺带表达我对自己一切不当言辞的歉意。祝一切顺利、保持快乐。--roc (talk) 05:43 2005年5月8日 (UTC)
其实我也不是学政治、法律或社会学的,专业的知识了解很少,一切都是凭感觉和自己对社会的观察、思考及认识。关于新建条目,其实你不用担心,可以有多少写多少,自然会来人修补订正。针对观点的多数决议,坦承来讲我觉得就是属于多数暴力。简单解释,半夜有人大嚷或者在公众场所大小便,肯定要制止甚至法办,因为这些是破坏社群秩序的行为,可以通过简单多数投票解决(或者比如要不要花大家的钱修座新桥或地铁线)。而有人有不同的见解、立场,且并不害人,就应当通过坦承的讨论与对话,来辨清(不是辩清)问题、症结所在,寻求可以共同接受的解决方案,因为简单投票或强制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弄得更复杂,比如两岸问题、地心日心说、进化创造论、异性同性婚姻等等。如果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这样的方案,就只能搁置起来,而不能通过人数或力量解决(说难听一点,除非一方能把另一方干净俐落彻底地解决掉)。对于这个问题,本来我写了一些(见历史页面[1]的最底部),不过马上觉得并没有要将矛头指向你的意思(主要是想到先前在维基的一些事情)因而与题不符,就删掉了。维基是个很好的开放、自由、理性、基本平和的群体,所以我也在这里学到不少。关于设立“调查”社区,只要建一个调查分页就行了,比如“Wikipedia:调查/某某标题”。嗯,我这里时间不早了,就写这些,我们互勉进步吧。--roc (talk) 07:48 2005年5月8日 (UTC)

加油啊! 编辑

法律人常常要求凡事要明确,有时候就少了些暧昧的情趣。看到你给ROC留言说有点自责,其实大家都可能有值得检讨之处,但是检讨完下次改进就好了,不要感到灰心。大家政治主张或有不同,但还是一同编辑的伙伴。--Theodoranian|虎儿 (talk) 05:43 2005年5月9日 (UTC)

小声地回答 编辑

如果一个条目被我大部分改写充实,然后上了“你知道吗”栏目的话,可不可以给我一朵小红花的?

根据现在的规则是可以的。旧题目(五天以上)经大覆修改,修改者会得到小红花/小金星/小白兔。不过最好在推荐页内说明,因为多数时侯管理员都不会详细检查。Peterpan 20:24 2005年5月11日 (UTC)

谢谢你的建议 编辑

感谢你对我提出的建议,我会认真考虑的,我刚刚来,还不是十分熟悉,希望以后可以象你一样为WIKI做出贡献. Muchacho 07:42 2005年5月15日 (UTC)

消歧义 编辑

我不大赞同在不存在消歧义页的情况下,直接采用消歧义的条目命名方式。因为野战排 (电影)这样的名称,如果不存在野战排消歧义页,在其它文章中提到这部电影,不容易链接上野战排 (电影)条目。因此我比较倾向于如果存在消歧义页那么使用野战排 (电影)这样的名称,否则直接使用野战排。等到将来有人建立消歧义页,可以把野战排直接移动到野战排 (电影)。您认为呢?--

图像 编辑

那个图像来自美联社,是有版权的。英文版好像也提出删除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08:51 2005年5月18日 (UTC)

RE:关于间隔号的好办法 编辑

感谢你的建议,其实有时在大量需要编辑人名时,我也是用copy & paste的方法处理逗号,不过比较不同的是,因为我发现·在简繁体转换标签里不能使用(起因于标签里是用“;”当简繁体词汇的分隔,因此会造成系统的辨识冲突),但人名又是最容易有简繁体翻译差异的地方,因此我平常都是直接从维基的编辑页底下copy“·”贴到wordpad编辑窗中,提供参考!只不过,大部分的时间我都是趁补人名逗号的机会顺便校稿,所以费工一点是无妨啦,这可能是起因于出版业待久了,有职业病之故吧。--泅水大象 讦谯☎ 11:44 2005年5月18日 (UTC)

管理员 编辑

我想提名你作管理员,不知你是否有兴趣?--肉丝跑蛋 (留言) 21:05 2005年5月19日 (UTC)

我也会支持的。zzz....很困 (叫醒我) 21:21 2005年5月19日 (UTC)
我也有此想法。--用心阁(对话页)Wikimania 2005! 03:21 2005年5月27日 (UTC)

相话夜灯下 编辑

看到您是来自杭州的留日学生,非常有亲切感;因为我们去年去过杭州,就住在火车站左前方的红星文化广场;杭州的美,不到当地,无法体会;下次去会选择在冬天,我们想看冬天杭州的景致;有关翻译语法的问题,明天再谈,现在已经很晚,先说一声晚安,明天再见。 --李学忠& 林秀英 |一寸铁工作室 15:19 2005年5月24日 (UTC)

图像版权 编辑

英文班上的图像如果版权不明,或者是有版权的图像也随时可能会被删除。最近删除的版权自由的图像大部分是在wikicommons上有同样图像的,或者我把wikicommons上还没有的图像上传上去,这样比较节省资源。至于中文版上的用户制作的图像全部保留,以遵循相应的版权协议。至于从其他语言版本来的版权有问题的图像,如果在原始出处已经删除,或者版权不明,我则提交到删除投票,还有一些图像无法确定版权状况,我则会通知上传的用户注明版权。在维基百科上,如果图像版权不自由,或者版权不明,或者长期没有使用(主要是非自由版权的)都可以提交删除。您可以参看wikipedia:图像版权标志。(当然如果一个图像声称GFDL或者公有领域,但是非常令人怀疑,也可以提交删除)。不知道这样解释是否明白--百無一用是書生 () 16:36 2005年5月24日 (UTC)

一句投火,半偈亡躯 编辑

首先要先向您致谢,您建立的条目:“民法大全”,与“罗马法”,替我们解决了不少问题;尤其是后者,连结到罗马法教室,真是一座宝山也;这些都是我们研究罗马史所必备的资料;还有一些非常重要的罗马法学家,像:GaiusPapinianUlpianHerennius Modestinus,我们以为您不妨再多费心神将之译出,以造福广大的中文维基读者也。有关翻译语法的问题,因为牵涉到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一位是原作者,一位是翻译的人,必然会发生两种不同的问题。一是,舍己从人; 完全屈就于原文的风格。二是,舍人从己,完全屈就于译者的风格。究竟要选择哪一种?就看需要的是什么?英国大史学家吉本,他之所以定出Double translation的规矩,就是要求凡是翻译他著作人,必须尊重他的文章风格,不可破坏他的文彩;这种要求,近乎苛求,但是吉本之所以为吉本,其理由就在此也。我们检视英文版维基,有关罗马史条目,发现欧美的贡献者,几乎都读过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有些条目甚至明白的说出,要读者自己直接去看吉本的大作;就像: Belisarius,这个条目,直接要读者去看罗马帝国衰亡史第四十一章; 我们遂认为:既然有心在中文版的维基贡献有关罗马史的条目,就要替中国人保持一点尊严,于是我们采取吉本所说的Double translation的译法,等于是把欧美的贡献者,都当成像吉本一样第一流的作者,对欧美的贡献者来说,这是最高的敬意,可是我们却无法见容于中国人,所以,我们就像跳火坑一样,非死不可。我兄台专研罗马法,不是外行人,故敢诉说衷肠,尚期谅察。 --李学忠& 林秀英 |一寸铁工作室 09:33 2005年5月25日 (UTC)

若闻一句,未曾闻法,能生大欢喜,胜得三千满中宝。
若悟一偈,未闻正法,能深心不退,胜得种智转轮持。
若修一功,未曾闻法,能净菩萨行,胜得帝释无量天。
若发一心,未闻正法,能住千百劫,胜摄所图华藏池。

--李学忠& 林秀英 |一寸铁工作室 08:15 2005年5月26日 (UTC)

谢谢鼓励 编辑

主要是这段时间学校课业、团委活动实在太多……都快喘不过气了。我想啊,实际上管理员也无需天天进行几十次编辑,等回头考完试,我也会提名大人做管理员的。P.S,“警告:本页长度达30KB;一些浏览器将无法编辑长过32KB的文章。请考虑将本文切割成几个小段落。”又该存档了哦。--学习第一|有事找我:P 08:38 2005年5月27日 (UTC)

感谢 编辑

实在惭愧。近期比较闲,又有好为人师的恶习,所以写得多了些。这些溢美之词实在不敢当。--沐童 12:11 2005年5月29日 (UTC)

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编辑

因为出现在首页上的缘故,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条目已创建,但因资料不全,请帮助添加。谢谢--这个人很懒,什么也没留下:D 06:17 2005年5月31日 (UTC)

  • 又,最好为世界杯制作一个template,这样以后使用和修改的时候,比较方便。--这个人很懒,什么也没留下:D 06:17 2005年5月31日 (UTC)
    • 我可以做一个,先看看

首先,两者在显示效果上,肯定没有任何区别。

template主要是以后修改起来会简单很多,类似Java的口号“一次修改,到处变化”,在做某个专题的时候,比较容易统一风格。模板可以省掉非常多的重复代码,因为模板将表格分为两部分也就是格式与数据(类似于亚里斯多德的“质形论”),模板本身只负责显示格式(形),而引用模板的条目本身只负责数据(质)。换句话说,大家各司其职,只关心自己需要关心的内容。

当然,模板有时候由于底层技术的限制,确实会略显麻烦。

表格也有自己的好处,特别是同一系列的表格里面,今天这里多一行,明天那里少一列的时候。--这个人很懒,什么也没留下:D 06:52 2005年5月31日 (UTC)


你好 编辑

前辈好!关于体育人名翻译的问题,我一般是根据大陆人名翻译比较规范的体坛周报来翻译的。他们的一般翻译原则一是约定俗成,二是根据新华社的《外国人名翻译大词典》进行翻译。这点和中文维基的翻译原则是满一致的。说起来我和前辈还是同乡呢!以后我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希望前辈多多指教,以后有空多联系!--玻璃洋葱 10:45 2005年5月31日 (UTC)

人名表好像没有呢……不过一般常见的人名基本都是根据新华社的,他们应该有提供。其实我个人对人名翻译的问题一直有点在关注的……呵呵……说起来我表哥以前就是杭二中读书的。不过在读书和用功程度上杭二中的同学比效实的可是凶多了呢!--玻璃洋葱 11:09 2005年5月31日 (UTC)
“备受关怀的温暖”实在是不敢当……其实我这个人比较懒,较之脑力劳动更喜欢体力劳动,还是比较乐于做这样有点琐碎的工作呢。总之谢谢鼓励,以后多多合作吧--玻璃洋葱 13:48 2005年6月11日 (UTC)

关于水利学家的分类 编辑

我的印象中,似乎作水利的也算是工程师的一种,不知是不是可以把水利学家放到工程师 的分类底下。因为只是个印象,不十分确定,所以跟你讨论一下。另外虽然那不是你建的分类,但顺便请问一下建筑师和建筑学家是不是重复了还是其中有一些区别在?--Ffaarr 01:59 2005年6月2日 (UTC)

嗯!谢谢你的回应,我仔细看了一下建筑师和建筑学家的确是这样分的没错,只有少数条目放错边我也改了过来。水利学家我就暂时放到工程师底下了,以免从工程师找不到水利工程师,如果以后工程师要整个分开的时候再分开。--Ffaarr 06:58 2005年6月2日 (UTC)

关于主义 编辑

好呀,我对法学的某某主义不熟,可否告诉我那个要被剔除?zzz....很困 (叫醒我) 05:27 2005年6月4日 (UTC)

谢谢鼓励 编辑

虽然自己也还觉得不错,但有人说写得不错的感觉还是远比自己感觉要更高兴多了。谢谢你啰!--Ffaarr 03:59 2005年6月8日 (UTC)


谢谢 编辑

十分感谢你的不吝赐教,不过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如何用这些文件?还有从你的user页面上看到托马斯·吉尔丁是中文维基的第25000个条目,请问怎样才能知道?--尔玉 与我对话 05:52 2005年6月8日 (UTC)

不知最新的清史稿的味道如何? 编辑

虽然原文网上满天飞,但还是不想传播这些侵权的版本。除非哪里有前三个版本的在线阅读?玉米^ō^麦兜 12:53 2005年6月9日 (UTC)

倒不是古籍的版权问题,而是中华书局的点校本还在版权保护期内。就是这个样子。玉米^ō^麦兜 13:07 2005年6月9日 (UTC)

赵薇 编辑

暂时解封了。好好努力啊!可以的话,给赵薇用日语也写一篇吧! ^__^ -- 石添小草 17:49 2005年6月11日 (UTC)

我不是什么大人啊!请不要这样说吧!不会写也没打紧的。不要担心。--石添小草 18:03 2005年6月11日 (UTC)
解除了,请努力!^__^ -- 石添小草 10:51 2005年6月12日 (UTC)

布拉格之春 编辑

老弟,写这个条目也要注意不要犯禁啊,一不小心踩上地雷,大陆用户就要打不开了呦。所以说,正文不必太详尽,多列上一些外部链接就好了。

在下1998年就毕业了,和2001年的师弟们就踢过两场球而已,不熟不熟,不好意思。金翅大鹏鸟(talk) 03:42 2005年6月14日 (UTC)

关于九评 编辑

没错,是我将“犯下了...恶行”的表述修改的,“恶行”这样的词汇不适合出现在条目上吧!?即使在“二战”纳粹大屠杀之类的行为,也没有加上“恶行”啊。那很多人认为正义之师的美军在越南的小规模的“大屠杀”,那就更别期望有人能够加上“恶行”之类的言论了。既然要求中立,就不需要将这些具有强烈主观想法的词汇加到上面,即使我不改,我相信都还有其他人改的。而且,即使你相信,大陆的其他人也未必相信共X党在大陆有多大的恶行。

“普遍质疑”、“不上学术台面”,“普遍质疑”这些话也是我写的,FLG的大纪元之类的是什么性质,不知你的QQ里面有没有被这种人“骚扰”过,我真是不厌其烦啊。当然,如果你信的话,那又令当别论咯。另外,我自己觉着写得都还算客观,毕竟两方面都写了,没有只写大陆人的观点吧。“部分海外媒体”不是我的话。所以我也不用给出处。

另外,不知您看过九评全文没有,我是看了的,我还想将其“XX不亡,天理不容”之类的话加上,还将“具有强烈的煽动性”这样的此语写上,不知道算不算不中立。

还想说一句,你我都是年轻人,冲动和不理性是合理且正常的,对于您的批评,我接受,我希望能在维基里面认识不同的人,包括政见不同的人,也希望能和他们成为朋友,这样能让我的看法更为理性和合理。--冰封沙漠 要发飚请找我:-) 06:58 2005年6月14日 (UTC)

共产党的话您不信,但其他的话就是可信的?那你觉得是什么人的话可信呢?西方的观点就可信?!那日本人的所作所为共产党也说“伤害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感情。。。”啊,那您是不是也认为不可信呢?共产党也认为希特勒是“世界公认”的独裁者啊,那你信不信呢?!共产党还认为“中国人口现在超过了13亿”,是不是也不值得推敲呢?大跃进死亡人数共产党说的1500万人经不起推敲,1亿人是否就经得起推敲呢?你我不笨,1500万人的话是具有强烈反讽意味的,1亿人写上没有的话,是否就是中立呢?我在编辑社会主义国家系列的时候,浏览英文维基,我不知道该怎么写好,因为,苏联就几乎和法西斯德国没有什么两样。“soviet-nazi”之类的话不绝于耳。中立的原则就更不用去说了,而且,中立和自由不知道被多少人说了一遍又一遍,个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在执行维基的最高指示似的,我只不过是写了几句有利共产党的话而已,就招致你们如此大的批评,看来西方式的“洗脑”功夫果然了得。当然我绝对没有批评和贬低你的意思,我只是想说任何人都有立场,你我都有立场。我不赞同共产党的很多言论和做法,但我很现实,我相信共产党才能够带领中国变得富强和文明,才能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是一味地去将外国人的立场强加给我们自己。--冰封沙漠 要发飚请找我:-) 07:27 2005年6月14日 (UTC)

多谢 编辑

多谢帮忙。以后也请多多赐教:) --alvin 08:14 2005年6月15日 (UTC)

The goals 编辑

我只不过在整理历史上的今天的时候,看到英语版6月22日上有这样的记载,就放到了Template:6月22日里面,看到首页上开天窗,就找了点外部链接的资料,基本上只是翻译了一下,本来还想让你来整理的:P--这个人很懒,什么也没留下:D 06:48 2005年6月22日 (UTC)

玛丽莲·梦露 编辑

翻译得非常详尽。我也很喜欢她。现在还记得在阿姆斯特丹的性博物馆最显赫的位置摆放着的就是她的蜡像。一个真正的文化图腾。

PS,条目中的图片最好标明版权状态,呵呵。--沐童 08:34 2005年6月23日 (UTC)

阿凡提的朋友 编辑

Hamham,你好,我本来想把阿凡提这个智慧人物放在人名表的第一行,怕被人删除,没敢这么做!没想到你把阿凡提放到了首位,我代表阿凡提向你表示感谢,哈哈。希望能加个朋友,我的QQ:63974966,Msn:[email protected]孙悟空 04:45 2005年6月24日 (UTC)

Hamham 编辑

第一、很高兴你也是学法律的,我也是。我的法律学得不好,不过有人做我的法律顾问啦!哈哈...... 第二、Hamham,我建议你再取各中文名,那样称呼起来似乎更亲切些。我也想娶个英文名,与国际接轨嘛!

西藏 编辑

你用不着道歉,怎么想那是你自己的自由。绝大多数看过聊天室的人都不会认为发言的诸位是在涂脂抹粉,这就够了。如果你不愿意在聊天室再说,个人talk页呢?因为无论如何获得知识是wiki的宗旨,为了吵架而吵架也不会来到wiki。我是很想了解别人是如何看待西藏问题,你在聊天页说的很模糊。--wooddoo (呼…) 09:22 2005年6月27日 (UTC)

多谢回复。今天是因为个人的问题,我的语气也很硬,真不好意思。我个人因为是学文学出身,是绝对不支持对任何环境和文化的刻意破坏,像清朝满族那种占据高位还被汉族同化这样就不是汉人主观上的错(我对满族语几近消亡感到很可惜),但这个西藏问题的确是汉人的错。我之所以反对很多外国人让汉人撤出西藏,是因为目前已经是既成事实,那些进藏的汉人也是无辜的,大多数人并不是刻意去进藏破坏他们的文化之类的。如果要让汉人撤出,美国人就要撤出北美才对,这是一些外国人的可耻双重标准。目前的事实是,达赖喇嘛已经不再提西藏独立,而是转而要求更高的自治,这个我是绝对同意的。至于西藏是否再进一步独立我并不是很在意(我在意的是借西藏独立而攻击汉人的观点)。有的朋友还说我是偏西藏贬汉人,不过有的老外聊天却说我是歧视压制西藏人。我这种做法都是两头不讨好,不过也不在意。
至于经济发展,我所支持的是藏人为主导,限制汉人进藏。但有一个非面对不可的问题,藏族的确是缺乏建设的人才,一个解决办法是让藏人来中原学习,二是汉人去西藏教授,三是直接派汉人过去。政府现在的就是第三个为主,我是很反对的。我希望是第一二种结合才好。印第安人不管过去如何,现在的保护是很完善的,但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就是印第安人的生活水平要比白人低不知道多少。印第安人本身就希望穷吗,不可能的。不过现在的美国政府就是担心会对人家的文化产生刻意破坏而在帮助印第安人发展经济上有所遏制。这就是一个矛盾的地方,应该怎么样做的确是见仁见智。而中国政府在西藏现在就和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人的做法正好相反,不管破坏文化与否,就一个劲的去帮你发展经济。西藏的条件所限,如果给予完全自治,汉人克制进藏,差距会越来越大。到时候不定又有多少外国人批评汉人眼睁睁让藏人吃苦受冻了。这是一个完全里外不是人的事情。即使西藏真独立出去,也会有绵绵不断的人批评中国“占领西藏xx年,导致人家经济落后”之类的话。
西藏如何保护和发展,一定应该是藏人来作主。我反对一切以发展经济为借口刻意破坏的现象,但只要是发展就没有办法不在某种程度上破坏或同化西藏人。这是我觉得矛盾的地方。至于我为啥有那么多的牢骚,主要是因为现在无论汉人怎么做,都是两头不是人,这是历史遗留下的问题。既然当初进了藏,这就是后果,我再牢骚也改变不了别人的看法,只能偶尔叹息一下罢了。--wooddoo (呼…) 10:40 2005年6月27日 (UTC)
我的确是进一步替西藏人想了,不应该的。因为也许西藏人就不希望汉人来帮助发展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不过说来说去我们在这里不管怎么讨论,决策者是别人。CCP会给西藏像香港那个程度(至于具体的香港自治程度是高是低是好是坏咱们别讨论了,惹别的wiki人来就该跑题了)的自治吗?这我倒敢肯定现在是跟本不可能,也许要到大陆民主化才可能吧。不过这也是其他话题了我就不跑题了。至于我担心的形象问题,我是不理会ccp和政府在国际上的差形象的。我是担心因为他们的负面做法而导致国际对中国普通民众的偏见。俄罗斯普通人在美国的形象就因为好几十年的冷战变得不怎么好。这个不是我猜的,而是亲身体会过。中国大陆的普通民众,除自身的涵养礼仪素质较差造成影响不好以外,还要忍受各种莫名其妙的偏见。不用说别的地方,在wiki中就体现得很明显。以至于听到“大陆人”这三个字很多人就会立刻产生负面的想法,而不是把大陆人也当作普通人来看待。我最担心的是这个,因为我也是大陆人之一嘛,如果有人generalize我我会感觉很不舒服。--wooddoo (呼…) 09:43 2005年6月28日 (UTC)

有的时候我会拿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和中国现在比较。抛开政治之类的不谈,经济上迅速发展,环境上急剧恶化,社会分化极端严重,富人和上流社会光鲜体面,穷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大家都在一个劲地使用各种下三滥的手段来赚钱,狄更斯的小说改改人物名字放在今天的中国完全合适。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也是,坑蒙拐骗社会道德沦丧也是同样的现象。在我看来这应该是社会发展必经的阶段,中国起步太晚起点太低,别人都发展好了才开始,受到嘲笑和蔑视真是没有办法。说到美国其实中国也能找到安慰。我对欧洲文学倒是很熟悉,二战前的欧洲文学中美国人的形象真是不好,处处受白眼(虽然今天也不是很好,不过毕竟好多了)。美国依然发展到今天这个地位。中国慢慢发展应该也是会的。--wooddoo (呼…) 10:29 2005年6月28日 (UTC)

溯及力 编辑

刚看到我变成热新编辑了。很是惭愧呀。呵呵。。。

^^^^^^现在都什么级别了,这个还没有修改!--User:Sznscand

以前说过的话还是不能因为以后的历史而发生改变的。这叫没有溯及力。呵呵。--Hamham 06:29 2005年7月9日 (UTC)

  • 保存历史原貌,也是档案了,hoho,找到这里不容易


有没有不公开的聊天页面 编辑

互相讨论问题时用啊,比如交换地址什么的,不想其他人看见?--sznscand 09:49 2005年7月9日 (UTC)

  • 如何看他人写了什么词条尼? 我是说自己不公开提示的 --18:43 2005年7月9日 (UTC)

关于世界杯的吉祥物 编辑

看到你编写的历届世界杯条目,很不错了,也是个大工程。在右边的表格种为什么没安排世界杯吉祥物啊?我印象里好像是从70年代开始有的,以前好像没有选。--Smartneddy淘气的金丝猴 (Talk) 02:05 2005年8月25日 (UTC)

请帮忙检查版权,并且修改几个条目,谢谢! 编辑

费正清,赖肖尔(日文版更详细)

有没有兴趣加入足球专题小组?--者尺 (Talk) 12:12 2005年10月30日 (UTC)

没紧要呢,有空就上来逛逛!:)--者尺 (Talk) 09:10 2005年11月1日 (UTC)

管理员提名的回应 编辑

Hamham,你好,好久没联系了!shizhao提名你为管理员,投票正在进行。请在Wikipedia:申请成为管理员/Hamham处回应接受此项提名,提名及投票方为有效。--roc (talk) 04:24 2005年11月12日 (UTC)

恭喜成为管理员--百無一用是書生 () 09:16 2005年11月25日 (UTC)

玉音放送 编辑

我也没注意这么回事……是维基文库的文档吗?我记得以前我曾经看到过,不过那个中译本的名字不是终战诏书,而是个古怪的名字。我先找找看。--学习第一|有事找我:P 04:02 2005年11月13日 (UTC)

是V-J日中的条文,不过也已经被删除了,我想可能也是因为有侵权嫌疑吧。所以我就把玉音放送的翻译文也删掉了。向你通知一下:P--学习第一|有事找我:P 10:06 2005年11月18日 (UTC)
这说明你潜水脱离维基的时间太久啦~找找以前的感觉吧,倒是现在该我专心学业而潜水了。--学习第一|有事找我:P 08:59 2005年11月19日 (UTC)

回复[这位同乡,你好] 编辑

我来维基的时间不长,能在这里收到老乡的信息感到非常温暖,由于现在身在外地,所以手头关于杭州或者西湖的照片不多。寒假回去了一定多拍一些,GANBADE!!--shikosan

Huowax的回复 编辑

谢谢你对库尔斯克会战条目的评价,其实我只是将我收集的这方面资料进行缩写而已,我下一步准备写的条目是威廉·江恩,所以不会和你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冲突。--HUOWAX 09:15 2005年11月19日 (UTC)

中部与东部 编辑

答Hamham兄,这些概念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时官方制定的一些政策出现的比如: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等,因为这些政策会指明一些适用地区,于是媒体也开始使用,包括人民网等。而且四川、重庆这边的媒体好象特别热衷于使用东、中、西部的划分,反倒很少使用西南、西北了。--本本一世 04:20 2005年11月27日 (UTC)

请处理一个马甲 编辑

一小时前刚刚注册的用户SjgmUser_talk:3dball进行非常恶劣的人身攻击。请管理员处理一下。--Alexcn 09:41 2005年11月27日 (UTC)

关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模板问题的回复 编辑

能处理的我已经处理,最后那个英文我处理不了,我猜你这个条目是翻译英文wiki的,英文条目中运用了模板,很巧,中文wiki中也有同名模板,但你把模板的参数也翻译成中文了,且两个模板的参数也不完全相同,所有无法显示。最后那行英文是因为模板中又运用了一个模板(即苏德战争的战役列表),而这个模板还未被创建,解决办法是,1、创建这个模板,2、修改调用这个模板的模板。--带头大哥 08:01 2005年12月2日 (UTC)

分类 编辑

下午正好有空,所以捣鼓了一下午。你用GGTalk吗?用的话加我一下,地址在我的用户页上。 --farm (talk) 11:09 2005年12月2日 (UTC)

联邦论 编辑

抱歉,之前都没注意到流言版有新讯息,到今天才去看了下。

关于该书的名称问题,我觉得翻成《联邦党人文集》有几个问题:首先,federalist真仅等于“联邦党”人吗?如果这样翻,当时联邦党是否出现我不晓得,但我没看过有资料显示这三位作者当时是联邦党员。如果翻成“联邦党人”的文集,似乎不恰当。

其次,党在中文里的意思便略带有负面的意思。“党人”往往指的是一群为了搞某些见不得光的事情而组织在一起的人们,但这三位作者的情形这符合“党人”的描述吗?没记错的话,全书三位作者的作品最早是发表在报纸上,如果说党人似乎名不符实。

我不知道对岸怎么翻,不过以我手上那本20多年前的著作来看,起码《联邦论》这个名称存在也有四分之一个世纪。基本上,本书的内容都是在联邦存在之必要,故翻成《联邦论》也不至于脱离本意。如果觉得还不够妥切,变成《联邦论集》也无可厚非。只是,《联邦党人文集》这翻译只照字面翻译,似乎不太符合中文的习惯。阿儒 04:14 2005年12月8日 (UTC)

我想我与多人冲突跟台湾中心或大陆中心没多少关系吧?我只是说出理由而已,如果不予置评,那我也没啥好说的。如果用google搜寻等于全部的名词,那一定是对岸的网页多,那这样谁中心谁边陲也不需强调了。反正google大神决定一切,则前面那些理由当我没说过。阿儒 10:15 2005年12月8日 (UTC)

关于日本七大赛 编辑

其实像棋圣、名人、天元这几大赛都是中、日、韩都有的,要是你不反对的话,我就把他们改成消歧义了,好吗?金翅大鹏鸟(talk) 13:02 2005年12月29日 (UTC)

返回“Hamham/05年4月-12月讨论存档”的用户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