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田中奏折

最新留言:13年前由116.48.173.21在话题请不要伪造蒋立峰的意见内发布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日本专题 (获评未评级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日本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日本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田中奏折”因为内容矛盾点多,是假信的这样的看法日本强。详细请看日语版。Kamakura 15:46 2004年2月19日 (UTC)

可否将日语版翻译成中文? 大将军, 都督中外诸军事 (talk) 16:33 2004年2月19日 (UTC)
You can try using babelfish.altavista.com/tr to translate it into English...
Only that "上奏文" is translated as "Playing Sentence". Ha Ha Ha. Hillgentleman 16:56 2006年8月15日 (UTC)
"As for the playing sentence on Tanaka, according to the description 26thgenerationprime minister Tanaka justiceone1927(1927),after doingto Emperor Showa strictly confidential, is the playing sentence,procedurein order to conquer Mengas a clueof the Chinese invasion world conquest full is described...." Hillgentleman 16:56 2006年8月15日 (UTC)

中日关系史上一大公案 《田中奏折》研究新动态 编辑

本报记者: 蒋 淡远


最近,日本外相川口顺子公开要求中国修订历史教科书,要求中国对抗日战争中描述“不恰当”的部分予以修正。尽管川口顺子没有详尽罗列具体的细节,但有关《田中奏折》(现在日本一般称之为“田中上奏文”)的问题,必会列入清单。《田中奏折》的真伪问题,已成为二十世纪中日关系史上一桩最著名的历史公案,围绕其神秘莫测的传奇色彩,中日两国的政治家、学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至今未有定论。

笔者初次接触《田中奏折》真伪问题,是在三年前的一次学术讨论会上。当时中国某著名大学的历史学教授赴日讲学,提及中国的学者正对《田中奏折》展开新一轮研究这一动态。出乎意料的是,笔者的大学院指导教授,突然站起来要求作补充发言。这位老先生是著名的日中友好人士,也是日本左翼力量的一分子,但在这个问题上他是超乎寻常的严厉。他说:“《田中奏折》的真伪问题,不仅你们中国的学者在做,我们日本的学者也很投入。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日本学者已拿出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份‘上奏文’是伪照的,偏偏中国方面不肯正视这个现实,怀疑日本学者的学术良心,这是非常遗憾的。作为学者,在揭露战争罪恶方面我们日本的学者确实是在努力,但历史的真实只有一个,不能将伪照的历史留给后人,这也是作为学者应该具备的基本良心”。

老先生说得很动情,这也激发了笔者对《田中奏折》问题的浓厚兴趣。中国学者刘济桐先生撰过长文,详细介绍《田中奏折》真伪之争,他是从中国的观察视角来切入话题,介绍中国方面的观点多了一些。在此,笔者就《田中奏折》问题的一些日本方面的论证包括最新研究进展等作个简单归纳,希冀对这一历史公案能提供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


这里有必要先简单介绍一下《田中奏折》出台的来龙去脉。1929年2月中国南京出版的《时事月报》刊出一条令全世界震惊的新闻:《惊心动魂之日本满蒙积极政策──田中义一上日皇之奏章》,在这里公开披露了《田中奏折》的主要内容。奏折里明确称:“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支那完全被我国征服、其他为小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而降于我、使世界知东亚为日本之东亚、永不敢向我侵犯、此乃明治大帝之遗策、是亦我帝国存亡上必要之事也。”

“寓明治大帝之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既已实现、惟第三期灭亡满蒙、以及征服支那领土、使异服之南洋及亚细亚全带、无不畏我仰我鼻息之云云大业。尚未实现、此皆臣等之罪也。”

这份奏折,全面披露了日本政府侵略中国的详细战略,暴露了其征服世界的勃勃野心。而“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这段文字早已载入中国的历史教科书,成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典型象征。

《田中奏折》的问世,在全世界引起强烈反响,当时日本的政界要员纷纷出面予以否认。二战结束后,在相对宽松的政治气氛下,日本政坛的一些关键人物仍坚持称,他们是当事人、知情者,但确实对《田中奏折》一无所知。日本的学者则指出:这份奏折在奏程上不符合日本的格式,而且一些问题表述得不伦不类,不应该出现在上奏天皇这种正式奏折中。历史学家秦郁彦在《追踪昭和历史的秘密》一书中,更是详细地罗列了奏折中的史实错误:

第一,奏折称田中义一在欧美旅行的归途中在上海遭到刺客袭击,而事实上田中义一上海遭刺是在马尼拉的归途中。对于这样受过皮肉之苦的事件,当事人在上奏文中写错应该是可能性极小的。 第二,奏折中称大正天皇与山县有朋等人商谈9国条约的执行问题,而事实上在9国条约签字前山县已经去世。 第三,关于中国政府铺设吉海铁道问题。事实上吉海铁道的开设是在昭和4年5月,上奏的时期是昭和2年,也就是说,奏折是予知了2年后发生的事情。

秦郁彦还列举了其他一些根本史实的错误,最后认定这份奏折是伪照的。尽管《田中奏折》有10多种的中国语版本,还包括英文版、德语版等,但《田中奏折》的日文原件,一直没有被发现,这也是日本学者集中置疑的一个地方。对主张奏折真实性的学者来说,有两种解释: 一是毁于战火。1945年的美军东京大空袭,曾将皇宫作为重要的轰炸目标,当时宫内烧死50余人,文书典章损失惨重,奏折原稿也可能毁于空袭。

二是日本统治当局为销毁罪状故意烧毁文书。日本于1945年8月15日投降至美军8月30日东京登陆,这半个月内日本各级政府拼命烧毁文件,政府大厦顶上一直浓烟滚滚。这两种解释当然有其合理性,但历史事实不是推测,未能发现奏折原件,终究无法令公案有个明确的交待。日本学者另一处集中置疑的地方便是《田中奏折》流出曝光的过程。中国方面透露文件是通过台湾籍富商蔡智堪抄自日本皇家书库。日本许多学者认为:一个台湾商人象007那样闯入戒备森严的皇宫,在书库中躲藏两个晚上,抄下即便是中译文也要25页的文件,这总觉得象是个传奇而非真实的故事。

围绕着这一系列的疑点,日本学者花了不少研究精力,早在1965年,日本学者江口圭一、桥川文三分别在《人物往来》、《中国》等杂志上发表文章,介绍日本各派对《田中奏折》的认识,并分析《田中奏折》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中国方面,碍于当时的国内政治形势,学者们纷纷发表文章,竭力捍卫《田中奏折》的真实性。进入8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学界对《田中奏折》的真实性也发出不同的声音,北京出版社1993年出版《田中奏折探隐集》,收录了一批有关这方面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但值得注意的是,《田中奏折》中译本的组织者、也可以说是这一公案的直接当事人王家桢,从1983年到1984年逝世,曾多次发表证言,坚持认定《田中奏折》是确确实实存在,不是臆说更不是伪照。王家桢的坚定“表态”,令奏折的真伪问题更显扑朔迷离。


《田中奏折》真伪问题的新进展、新解说不断涌现。1999年9月7日日本《产经新闻》朝刊发表文章,提出《田中奏折》系前苏联情报机关的“杰作”这一惊人的解释。《产经新闻》在日本是相当著名的右翼报纸,刊登这样的文章,是否有其深层的动机有待论考,但作为一家之言,其拿出的历史论据,是否经得起检证,这还是颇为耐人寻味的。

《产经新闻》的报道称:托洛茨基在被暗杀前的1940年,曾经向《第四国际》这本杂志投稿,在这份遗稿中,留下了关于《田中奏折》最珍贵的证言。托洛茨基作为斯大林的政治劲敌,在列宁逝世后遭到斯大林的无情清洗,被迫逃亡国外,但在20世纪20年代前中期,他作为苏维埃的重要领导人,接触到最机密的文件是完全可能的。据托洛茨基介绍,1925年夏天前后,当时苏维埃的情报机关头子捷尔任斯基汇报说:东京方面的特工送来绝密的文件。其内容是日本为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同时也设想了与美国作战的可能性等等。这一方案亦得到天皇的认可。

当时,托洛茨基表示:仅仅凭这份文书是不可能引发战争的,再说天皇没有直接的署名。但这份文件因透彻地暴露了日本的好战性和帝国主义政策,成为当时苏联共产党政治局的一个重要政治议题。政治局会议采用了托洛茨基的提案:即如果苏联公布这一文件,容易遭世界舆论的怀疑,因此,可以通过美国国内的苏联友人,有意识地将消息透露给新闻媒体。

所谓美国国内的苏联友人,据推测应该是指美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左翼人士。据美国共产党的内部文件记载,当时美国共产党积极准备,邀请在美国活动的日本共产党成员着手文件的日本语翻译,从这里也可以推断《田中奏折》的确没有日本版的原稿。

以上的分析导出的结论是:苏联情报机关在1925年左右通过潜伏于日本的特工,从外务省盗取出有关日本未来帝国战略的重要内部文件。《田中奏折》就是以这些盗出的内部文件为底稿,加以组装和编辑,在1927年以田中义一首相署名的上奏文形式推向全世界的。


《产经新闻》的报道是否有助于《田中奏折》真伪问题的最终解决,这还有待时间来考察。笔者认为,围绕《田中奏折》真伪问题的争论,中日两国都有意无意地夹杂了一些现实政治的操作成分,这无疑增加了辨别历史真实的难度。现在日本有一批右翼学者在《田中奏折》上大做文章,希望借此突破口,摧毁中国在历史教科书问题上布下的严密阵墙。但诚如《产经新闻》的报道也承认的那样,即便《田中奏折》是伪照,但其伪照的底本依旧是从日本外务省盗取出来的机密文件,也就是说,日本欲征服中国、称霸世界的构想的确存在,其帝国战略的流程,其犯下的滔天罪行,不是一部《田中奏折》的真伪所能左右的。还有一个事实值得一提:公开否认奏折真实性的重光葵在回忆录中透露,他曾当面向田中义一查问奏折的情况,田中回答说:“非出本意”,就是说,这份奏折并非田中本人之意,当然也不是出自他的手笔,但奏折的内容的确是反映了日本的帝国战略,是客观存在的,这点田中本人并不否认。

中国的学者,对《田中奏折》真实性持肯定态度的居多,这里有抗衡日本右翼的合理动机,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自我独善、排除了与日本一些正直学者间正常学术探讨的可能性,这是颇为令人遗憾的。中国学者的一个最强有力的论调是:日本在1927年之后采取的侵略扩大行动的步骤和事实,都与《田中奏折》所作的战略规划如出一辙。因此,从结果来看,否认《田中奏折》毫无道理。但从结果的有效性来反证《田中奏折》,其论证方式还是有一定问题的。事实上,日本的帝国扩张战略,不仅仅体现于《田中奏折》,100年前的1823年,佐藤信渊就炮制了《宇内混同秘策》,指出日本如欲角逐天下,则必先占领中国。之后的明治天皇要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再加上山县有朋1890年的《施政方略》等等,这些都已确定了日本对外扩张的基本理论。仅凭《田中奏折》的予想吻合于日本帝国的发展轨迹就断定其真实性,总有某种说服力不足之嫌。另外,远东军事法庭在审判日本战犯时,也提及《田中奏折》,后因证据不足而未加采用。中国学者断定这是美国纵容日本战犯,出于美国本国的最高利益的考虑等等,对这些问题,现在看来还是有讨论的余地的。

总之,有一点是必须肯定的,无论《田中奏折》真伪如何,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征服世界的基本国策,是谁也无法否认的,日本军国义的罪恶历史,也是谁也无法抹杀的。

值得欣喜的是,中国的官方教科书对此也采取了一系列明智之举,最新的教科书在介绍《田中奏折》时,特意在脚注中指出:对于这一问题学界有各种各样的争论,并提及到奏折的真伪这一敏感问题。在教科书的正文中,指明《田中奏折》最早发表于1929年中国的某家新闻,这里没有绝对肯定《田中奏折》的真实存在,而以 “存在这样一种说法”的委婉语调对这一事实进行客观表述。应当说,如果中日双方都能抱着客观冷静的治史态度,那么,揭开《田中奏折》公案之谜的日子,应该不会太遥远。

条目内容是暗示我们田中奏折其实是真的? 编辑

日文联结第一段就说是伪书分类也分在伪书里,英文也说历史学者大多不采信,中文是标新立益?更新缓慢?还是学校教你们的就是这份文件是真的,是真是假也不说清楚。说真的某一群人你们就别在丢脸了,又不是所有人都没有外文能力,一连到资料比较多的其他语系维基百科比一下公信跟可查证立判,被当成比伪基百科还欢乐很得意吗?

  1. 请签名,打~~~~
  2. “是暗示我们”是什么意思? 你的问题不太合语法,难以理解。
  3. 条目正文中已列出双方论据观点.Hillgentleman 18:31 2006年8月26日 (UTC)

我提出本条开始一段应作修改,目的是把田中奏折“由谁发现”/“何时发现”等题目带出。田中奏折既然被称为密奏,那么在“在1929年曝光”就非常不合理了。应改如下: <backquote> 《田中奏折》(日语:田中上奏文 "たなかじょうそうぶん")是指在1929年指称前日本首相田中义一较早前呈给昭和天皇的秘密奏章。

根据指称,1927年7月25日,田中义一向天皇献呈秘密奏折,提出了侵略计划“满蒙积极政策”,主要阐述了侵略中国的方针政策,后世称之为《田中奏折》。奏折提出日本的“新大陆政策”的总战略是:“欲征服支那(指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日本获取中国的资源后“就可以进而征服印度、南洋诸岛、中小亚细亚以至欧洲。”“大和民族在亚洲大陆显露身手,掌握满蒙的权利则为首要关键。”

《田中奏折》在被指称后,一般被中国及美用作敌视日本的工具日本的侵略野心极大地震惊了中国各界和美国政界,造成日本与美国和中国的关系急剧恶化。不过该奏折在多年后,被多数学者认为有伪造的嫌疑。 </backquote>

既然田中奏折是伪造的证据远远比起真实的证据确实,就应该如是改变,避免把田中奏折当作为事实之 POV 语调。 —Kittyhawk2(谈♥) 2008年8月10日 (日) 04:40 (UTC)回复

根本没有任何此文件是伪造的证据! 116.253.15.66 (留言) 2010年3月15日 (一) 19:16 (UTC)回复

田中奏折的侵略思路就是丰臣秀吉和征韩论的思路延续 编辑

这个应是完全 POV, 无法改动.—Kittyhawk2(谈♥) 2008年8月30日 (六) 10:07 (UTC)回复


请不要伪造蒋立峰的意见 编辑

蒋立峰希望日方今后要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历史研究,看历史、写历史必须客观、全面。例如关于《田中奏折》的真实性问题,中国史学界也是众说纷纭,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田中奏折》为后来伪造的。再如,日方经常引用的清政府代表的“化外之民”一句话,其本意在于指出当时一部分台湾民众与大陆民众的发展水平的不同之处,并非如日方曲解的“台湾是无主之地”之意,也不能成为日本出兵侵略台湾的理由。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中当然要明确写上“我国台湾”,这毫不奇怪。当然,中国方面也要加强对日本历史研究状况的了解,这样才能使中日双方的意见和观点有很好的交流。

Kk130 (留言) 2009年12月24日 (四) 10:13 (UTC)回复

自由时报逻辑可笑可笑,“有很大部分历史学者认为”竟然变成了“中国证实”。“很多日本历史学者政客质疑南京大屠杀”,那不就变成“日本证实南京大屠杀不存在了”。 116.48.173.21 (留言) 2010年11月1日 (一) 06:00 (UTC)回复

是否应当加入“日语原文”? 编辑

此问题与文书之真伪性关连甚大,如果此文书为伪造,则出处语言为中文,不应加入所谓“日语原文”。 综合英语,西班牙语(我不懂,勉强通过Google翻译看了摘要部分),日语版本及其部分参考资料,极有可能是伪造,我也一直不相信是伪造的。 --Cosmia (留言) 2010年5月20日 (四) 15:38 (UTC)回复

印象里田中奏折乃伪造一事似乎已经是定论了。 编辑

西方学术界基本上都肯定它属伪造﹝见英文维基页面﹞。上次看报导,近年中日韩三国四十来名历史学者联合研究出版的东亚近现代史也肯定田中奏折属于伪造﹝没存下当时看的新闻,若有买得到该教科书的网友还请帮忙确认﹞。

内容至今仍是争议 编辑

实际上,许多研究都指出,田中奏折其实已经比人多次修改,因而内容、格式上都不太可信。但日本入侵的野心却从未因此而减退...田中奏折的真伪,个人认为即使没有答案,也不会影响到历史...

《田中奏折》和“让领导先走”有一比 编辑

这份文字/语言本身真伪掺杂,事态的发展和这份文字/语言高度符合。2014年9月21日 (日) 09:45 (UTC)

返回到“田中奏摺”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