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田中奏摺

由116.48.173.21在話題請不要偽造蔣立峰的意見上作出的最新留言:13 年前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日本專題 (獲評未評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日本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日本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田中奏摺」因為內容矛盾點多,是假信的這樣的看法日本強。詳細請看日語版。Kamakura 15:46 2004年2月19日 (UTC)

可否將日語版翻譯成中文? 大将军, 都督中外诸军事 (talk) 16:33 2004年2月19日 (UTC)
You can try using babelfish.altavista.com/tr to translate it into English...
Only that "上奏文" is translated as "Playing Sentence". Ha Ha Ha. Hillgentleman 16:56 2006年8月15日 (UTC)
"As for the playing sentence on Tanaka, according to the description 26thgenerationprime minister Tanaka justiceone1927(1927),after doingto Emperor Showa strictly confidential, is the playing sentence,procedurein order to conquer Mengas a clueof the Chinese invasion world conquest full is described...." Hillgentleman 16:56 2006年8月15日 (UTC)

中日關係史上一大公案 《田中奏摺》研究新動態 編輯

本報記者: 蔣 淡遠


最近,日本外相川口順子公開要求中國修訂歷史教科書,要求中國對抗日戰爭中描述「不恰當」的部分予以修正。儘管川口順子沒有詳盡羅列具體的細節,但有關《田中奏摺》(現在日本一般稱之為「田中上奏文」)的問題,必會列入清單。《田中奏摺》的真偽問題,已成為二十世紀中日關係史上一樁最著名的歷史公案,圍繞其神秘莫測的傳奇色彩,中日兩國的政治家、學者展開了激烈的爭論,至今未有定論。

筆者初次接觸《田中奏摺》真偽問題,是在三年前的一次學術討論會上。當時中國某著名大學的歷史學教授赴日講學,提及中國的學者正對《田中奏摺》展開新一輪研究這一動態。出乎意料的是,筆者的大學院指導教授,突然站起來要求作補充發言。這位老先生是著名的日中友好人士,也是日本左翼力量的一份子,但在這個問題上他是超乎尋常的嚴厲。他說:「《田中奏摺》的真偽問題,不僅你們中國的學者在做,我們日本的學者也很投入。現在問題的關鍵是:日本學者已拿出足夠的證據,證明這份『上奏文』是偽照的,偏偏中國方面不肯正視這個現實,懷疑日本學者的學術良心,這是非常遺憾的。作為學者,在揭露戰爭罪惡方面我們日本的學者確實是在努力,但歷史的真實只有一個,不能將偽照的歷史留給後人,這也是作為學者應該具備的基本良心」。

老先生說得很動情,這也激發了筆者對《田中奏摺》問題的濃厚興趣。中國學者劉濟桐先生撰過長文,詳細介紹《田中奏摺》真偽之爭,他是從中國的觀察視角來切入話題,介紹中國方面的觀點多了一些。在此,筆者就《田中奏摺》問題的一些日本方面的論證包括最新研究進展等作個簡單歸納,希冀對這一歷史公案能提供一個較為清晰的輪廓。


這裏有必要先簡單介紹一下《田中奏摺》出台的來龍去脈。1929年2月中國南京出版的《時事月報》刊出一條令全世界震驚的新聞:《驚心動魂之日本滿蒙積極政策──田中義一上日皇之奏章》,在這裏公開披露了《田中奏摺》的主要內容。奏摺里明確稱:「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支那完全被我國征服、其他為小亞細亞及印度南洋等異服之民族、必畏我而降於我、使世界知東亞為日本之東亞、永不敢向我侵犯、此乃明治大帝之遺策、是亦我帝國存亡上必要之事也。」

「寓明治大帝之遺策、第一期征服台灣、第二期征服朝鮮、既已實現、惟第三期滅亡滿蒙、以及征服支那領土、使異服之南洋及亞細亞全帶、無不畏我仰我鼻息之云云大業。尚未實現、此皆臣等之罪也。」

這份奏摺,全面披露了日本政府侵略中國的詳細戰略,暴露了其征服世界的勃勃野心。而「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這段文字早已載入中國的歷史教科書,成為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典型象徵。

《田中奏摺》的問世,在全世界引起強烈反響,當時日本的政界要員紛紛出面予以否認。二戰結束後,在相對寬鬆的政治氣氛下,日本政壇的一些關鍵人物仍堅持稱,他們是當事人、知情者,但確實對《田中奏摺》一無所知。日本的學者則指出:這份奏摺在奏程上不符合日本的格式,而且一些問題表述得不倫不類,不應該出現在上奏天皇這種正式奏摺中。歷史學家秦郁彥在《追蹤昭和歷史的秘密》一書中,更是詳細地羅列了奏摺中的史實錯誤:

第一,奏摺稱田中義一在歐美旅行的歸途中在上海遭到刺客襲擊,而事實上田中義一上海遭刺是在馬尼拉的歸途中。對於這樣受過皮肉之苦的事件,當事人在上奏文中寫錯應該是可能性極小的。 第二,奏摺中稱大正天皇與山縣有朋等人商談9國條約的執行問題,而事實上在9國條約簽字前山縣已經去世。 第三,關於中國政府鋪設吉海鐵道問題。事實上吉海鐵道的開設是在昭和4年5月,上奏的時期是昭和2年,也就是說,奏摺是予知了2年後發生的事情。

秦郁彥還列舉了其他一些根本史實的錯誤,最後認定這份奏摺是偽照的。儘管《田中奏摺》有10多種的中國語版本,還包括英文版、德語版等,但《田中奏摺》的日文原件,一直沒有被發現,這也是日本學者集中置疑的一個地方。對主張奏摺真實性的學者來說,有兩種解釋: 一是毀於戰火。1945年的美軍東京大空襲,曾將皇宮作為重要的轟炸目標,當時宮內燒死50餘人,文書典章損失慘重,奏摺原稿也可能毀於空襲。

二是日本統治當局為銷毀罪狀故意燒毀文書。日本於1945年8月15日投降至美軍8月30日東京登陸,這半個月內日本各級政府拼命燒毀文件,政府大廈頂上一直濃煙滾滾。這兩種解釋當然有其合理性,但歷史事實不是推測,未能發現奏摺原件,終究無法令公案有個明確的交待。日本學者另一處集中置疑的地方便是《田中奏摺》流出曝光的過程。中國方面透露文件是通過台灣籍富商蔡智堪抄自日本皇家書庫。日本許多學者認為:一個台灣商人象007那樣闖入戒備森嚴的皇宮,在書庫中躲藏兩個晚上,抄下即便是中譯文也要25頁的文件,這總覺得象是個傳奇而非真實的故事。

圍繞着這一系列的疑點,日本學者花了不少研究精力,早在1965年,日本學者江口圭一、橋川文三分別在《人物往來》、《中國》等雜誌上發表文章,介紹日本各派對《田中奏摺》的認識,並分析《田中奏摺》存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

中國方面,礙於當時的國內政治形勢,學者們紛紛發表文章,竭力捍衛《田中奏摺》的真實性。進入80年代,特別是8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學界對《田中奏摺》的真實性也發出不同的聲音,北京出版社1993年出版《田中奏摺探隱集》,收錄了一批有關這方面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但值得注意的是,《田中奏摺》中譯本的組織者、也可以說是這一公案的直接當事人王家楨,從1983年到1984年逝世,曾多次發表證言,堅持認定《田中奏摺》是確確實實存在,不是臆說更不是偽照。王家楨的堅定「表態」,令奏摺的真偽問題更顯撲朔迷離。


《田中奏摺》真偽問題的新進展、新解說不斷湧現。1999年9月7日日本《產經新聞》朝刊發表文章,提出《田中奏摺》系前蘇聯情報機關的「傑作」這一驚人的解釋。《產經新聞》在日本是相當著名的右翼報紙,刊登這樣的文章,是否有其深層的動機有待論考,但作為一家之言,其拿出的歷史論據,是否經得起檢證,這還是頗為耐人尋味的。

《產經新聞》的報道稱:托洛茨基在被暗殺前的1940年,曾經向《第四國際》這本雜誌投稿,在這份遺稿中,留下了關於《田中奏摺》最珍貴的證言。托洛茨基作為斯大林的政治勁敵,在列寧逝世後遭到斯大林的無情清洗,被迫逃亡國外,但在20世紀20年代前中期,他作為蘇維埃的重要領導人,接觸到最機密的文件是完全可能的。據托洛茨基介紹,1925年夏天前後,當時蘇維埃的情報機關頭子捷爾任斯基匯報說:東京方面的特工送來絕密的文件。其內容是日本為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同時也設想了與美國作戰的可能性等等。這一方案亦得到天皇的認可。

當時,托洛茨基表示:僅僅憑這份文書是不可能引發戰爭的,再說天皇沒有直接的署名。但這份文件因透徹地暴露了日本的好戰性和帝國主義政策,成為當時蘇聯共產黨政治局的一個重要政治議題。政治局會議採用了托洛茨基的提案:即如果蘇聯公佈這一文件,容易遭世界輿論的懷疑,因此,可以通過美國國內的蘇聯友人,有意識地將消息透露給新聞媒體。

所謂美國國內的蘇聯友人,據推測應該是指美國共產黨為核心的左翼人士。據美國共產黨的內部文件記載,當時美國共產黨積極準備,邀請在美國活動的日本共產黨成員着手文件的日本語翻譯,從這裏也可以推斷《田中奏摺》的確沒有日本版的原稿。

以上的分析導出的結論是:蘇聯情報機關在1925年左右通過潛伏於日本的特工,從外務省盜取出有關日本未來帝國戰略的重要內部文件。《田中奏摺》就是以這些盜出的內部文件為底稿,加以組裝和編輯,在1927年以田中義一首相署名的上奏文形式推向全世界的。


《產經新聞》的報道是否有助於《田中奏摺》真偽問題的最終解決,這還有待時間來考察。筆者認為,圍繞《田中奏摺》真偽問題的爭論,中日兩國都有意無意地夾雜了一些現實政治的操作成分,這無疑增加了辨別歷史真實的難度。現在日本有一批右翼學者在《田中奏摺》上大做文章,希望藉此突破口,摧毀中國在歷史教科書問題上佈下的嚴密陣牆。但誠如《產經新聞》的報道也承認的那樣,即便《田中奏摺》是偽照,但其偽照的底本依舊是從日本外務省盜取出來的機密文件,也就是說,日本欲征服中國、稱霸世界的構想的確存在,其帝國戰略的流程,其犯下的滔天罪行,不是一部《田中奏摺》的真偽所能左右的。還有一個事實值得一提:公開否認奏摺真實性的重光葵在回憶錄中透露,他曾當面向田中義一查問奏摺的情況,田中回答說:「非出本意」,就是說,這份奏摺並非田中本人之意,當然也不是出自他的手筆,但奏摺的內容的確是反映了日本的帝國戰略,是客觀存在的,這點田中本人並不否認。

中國的學者,對《田中奏摺》真實性持肯定態度的居多,這裏有抗衡日本右翼的合理動機,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自我獨善、排除了與日本一些正直學者間正常學術探討的可能性,這是頗為令人遺憾的。中國學者的一個最強有力的論調是:日本在1927年之後採取的侵略擴大行動的步驟和事實,都與《田中奏摺》所作的戰略規劃如出一轍。因此,從結果來看,否認《田中奏摺》毫無道理。但從結果的有效性來反證《田中奏摺》,其論證方式還是有一定問題的。事實上,日本的帝國擴張戰略,不僅僅體現於《田中奏摺》,100年前的1823年,佐藤信淵就炮製了《宇內混同秘策》,指出日本如欲角逐天下,則必先佔領中國。之後的明治天皇要開拓萬里波濤,布國威於四方,再加上山縣有朋1890年的《施政方略》等等,這些都已確定了日本對外擴張的基本理論。僅憑《田中奏摺》的予想吻合於日本帝國的發展軌跡就斷定其真實性,總有某種說服力不足之嫌。另外,遠東軍事法庭在審判日本戰犯時,也提及《田中奏摺》,後因證據不足而未加採用。中國學者斷定這是美國縱容日本戰犯,出於美國本國的最高利益的考慮等等,對這些問題,現在看來還是有討論的餘地的。

總之,有一點是必須肯定的,無論《田中奏摺》真偽如何,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征服世界的基本國策,是誰也無法否認的,日本軍國義的罪惡歷史,也是誰也無法抹殺的。

值得欣喜的是,中國的官方教科書對此也採取了一系列明智之舉,最新的教科書在介紹《田中奏摺》時,特意在腳註中指出:對於這一問題學界有各種各樣的爭論,並提及到奏摺的真偽這一敏感問題。在教科書的正文中,指明《田中奏摺》最早發表於1929年中國的某家新聞,這裏沒有絕對肯定《田中奏摺》的真實存在,而以 「存在這樣一種說法」的委婉語調對這一事實進行客觀表述。應當說,如果中日雙方都能抱着客觀冷靜的治史態度,那麼,揭開《田中奏摺》公案之謎的日子,應該不會太遙遠。

條目內容是暗示我們田中奏摺其實是真的? 編輯

日文聯結第一段就說是偽書分類也分在偽書裏,英文也說歷史學者大多不採信,中文是標新立益?更新緩慢?還是學校教你們的就是這份文件是真的,是真是假也不說清楚。說真的某一群人你們就別在丟臉了,又不是所有人都沒有外文能力,一連到資料比較多的其他語系維基百科比一下公信跟可查證立判,被當成比偽基百科還歡樂很得意嗎?

  1. 請簽名,打~~~~
  2. 「是暗示我們」是什麼意思? 你的問題不太合語法,難以理解。
  3. 條目正文中已列出雙方論據觀點.Hillgentleman 18:31 2006年8月26日 (UTC)

我提出本條開始一段應作修改,目的是把田中奏摺「由誰發現」/「何時發現」等題目帶出。田中奏摺既然被稱為密奏,那麼在「在1929年曝光」就非常不合理了。應改如下: <backquote> 《田中奏摺》(日語:田中上奏文 "たなかじょうそうぶん")是指在1929年指稱前日本首相田中義一較早前呈給昭和天皇的秘密奏章。

根據指稱,1927年7月25日,田中義一向天皇獻呈秘密奏摺,提出了侵略計劃「滿蒙積極政策」,主要闡述了侵略中國的方針政策,後世稱之為《田中奏摺》。奏摺提出日本的「新大陸政策」的總戰略是:「欲征服支那(指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日本獲取中國的資源後「就可以進而征服印度、南洋諸島、中小亞細亞以至歐洲。」「大和民族在亞洲大陸顯露身手,掌握滿蒙的權利則為首要關鍵。」

《田中奏摺》在被指稱後,一般被中國及美用作敵視日本的工具日本的侵略野心極大地震驚了中國各界和美國政界,造成日本與美國和中國的關係急劇惡化。不過該奏摺在多年後,被多數學者認為有偽造的嫌疑。 </backquote>

既然田中奏摺是偽造的證據遠遠比起真實的證據確實,就應該如是改變,避免把田中奏摺當作為事實之 POV 語調。 —Kittyhawk2(談♥) 2008年8月10日 (日) 04:40 (UTC)回覆

根本沒有任何此文件是偽造的證據! 116.253.15.66 (留言) 2010年3月15日 (一) 19:16 (UTC)回覆

田中奏摺的侵略思路就是豐臣秀吉和征韓論的思路延續 編輯

這個應是完全 POV, 無法改動.—Kittyhawk2(談♥) 2008年8月30日 (六) 10:07 (UTC)回覆


請不要偽造蔣立峰的意見 編輯

蔣立峰希望日方今後要進一步了解中國的歷史研究,看歷史、寫歷史必須客觀、全面。例如關於《田中奏摺》的真實性問題,中國史學界也是眾說紛紜,相當一部分學者認為《田中奏摺》為後來偽造的。再如,日方經常引用的清政府代表的「化外之民」一句話,其本意在於指出當時一部分台灣民眾與大陸民眾的發展水平的不同之處,並非如日方曲解的「台灣是無主之地」之意,也不能成為日本出兵侵略台灣的理由。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我們的歷史教科書中當然要明確寫上「我國台灣」,這毫不奇怪。當然,中國方面也要加強對日本歷史研究狀況的了解,這樣才能使中日雙方的意見和觀點有很好的交流。

Kk130 (留言) 2009年12月24日 (四) 10:13 (UTC)回覆

自由時報邏輯可笑可笑,「有很大部份歷史學者認為」竟然變成了「中國證實」。「很多日本歷史學者政客質疑南京大屠殺」,那不就變成「日本證實南京大屠殺不存在了」。 116.48.173.21 (留言) 2010年11月1日 (一) 06:00 (UTC)回覆

是否應當加入「日語原文」? 編輯

此問題與文書之真偽性關連甚大,如果此文書為偽造,則出處語言為中文,不應加入所謂「日語原文」。 綜合英語,西班牙語(我不懂,勉強通過Google翻譯看了摘要部分),日語版本及其部分參考資料,極有可能是偽造,我也一直不相信是偽造的。 --Cosmia (留言) 2010年5月20日 (四) 15:38 (UTC)回覆

印象裏田中奏摺乃偽造一事似乎已經是定論了。 編輯

西方學術界基本上都肯定它屬偽造﹝見英文維基頁面﹞。上次看報導,近年中日韓三國四十來名歷史學者聯合研究出版的東亞近現代史也肯定田中奏摺屬於偽造﹝沒存下當時看的新聞,若有買得到該教科書的網友還請幫忙確認﹞。

內容至今仍是爭議 編輯

實際上,許多研究都指出,田中奏摺其實已經比人多次修改,因而內容、格式上都不太可信。但日本入侵的野心卻從未因此而減退...田中奏摺的真偽,個人認為即使沒有答案,也不會影響到歷史...

《田中奏摺》和「讓領導先走」有一比 編輯

這份文字/語言本身真偽摻雜,事態的發展和這份文字/語言高度符合。2014年9月21日 (日) 09:45 (UTC)

返回 "田中奏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