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濁法(名稱源自濁度)是在懸浮顆粒的散射效應下所導致的透射強度下降的測量過程。光穿過濾光器,產生已知波長的光,然後穿過含有溶液的比色皿光電管收集穿過比色皿的光,然後測量所吸收的光量。 [1]

比濁法可用於生物學中對懸浮液中的細胞計數。 [2]濁度,是由散射和吸收波長的輻射引起的懸浮液光學外觀的表達。光的散射是彈性的,因此入射輻射和散射輻射具有相同的波長。濁度計測量向前穿過流體的輻射量,類似於吸收分光光度法。比濁法標準品是將5克硫酸肼 (2+) (N2H4H2SO4) 和50克六亞甲基四胺溶解在1升蒸餾水中,定義為4000 比濁法濁度單位 (NTU) ,應用水的測定、藥品和飲料的澄清度、實驗室免疫分析,在測量低水平抗原抗體免疫測定的靈敏度方面,比濁法比濁度法幾乎沒有優勢。抗原過量和基質效應是所遇到的限制。

免疫比濁法 編輯

免疫比濁法是臨床化學廣泛診斷領域的重要工具。它用於測定經典臨床化學方法無法檢測到的血清蛋白。免疫比濁法使用經典的抗原抗體反應。抗原-抗體複合物聚集形成顆粒,可以通過光度計進行光學檢測。

也可以看看 編輯

參考 編輯

  1. ^ Mary C. Haven; Gregory A. Tetrault; Jerald R. Schenken. Laboratory Instrumentation. John Wiley and Sons. 1994. ISBN 0471285722. 
  2. ^ D. M. Vasudevan; DM Vasudevan; S Sreekumari; Vaidyanathan Kannan. Textbook of Biochemistry for Medical Students 6th. Jaypee Medical Publishers. 2010. ISBN 978-935025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