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浊法(名称源自浊度)是在悬浮颗粒的散射效应下所导致的透射强度下降的测量过程。光穿过滤光器,产生已知波长的光,然后穿过含有溶液的比色皿光电管收集穿过比色皿的光,然后测量所吸收的光量。 [1]

比浊法可用于生物学中对悬浮液中的细胞计数。 [2]浊度,是由散射和吸收波长的辐射引起的悬浮液光学外观的表达。光的散射是弹性的,因此入射辐射和散射辐射具有相同的波长。浊度计测量向前穿过流体的辐射量,类似于吸收分光光度法。比浊法标准品是将5克硫酸肼 (2+) (N2H4H2SO4) 和50克六亚甲基四胺溶解在1升蒸馏水中,定义为4000 比浊法浊度单位 (NTU) ,应用水的测定、药品和饮料的澄清度、实验室免疫分析,在测量低水平抗原抗体免疫测定的灵敏度方面,比浊法比浊度法几乎没有优势。抗原过量和基质效应是所遇到的限制。

免疫比浊法 编辑

免疫比浊法是临床化学广泛诊断领域的重要工具。它用于测定经典临床化学方法无法检测到的血清蛋白。免疫比浊法使用经典的抗原抗体反应。抗原-抗体复合物聚集形成颗粒,可以通过光度计进行光学检测。

也可以看看 编辑

参考 编辑

  1. ^ Mary C. Haven; Gregory A. Tetrault; Jerald R. Schenken. Laboratory Instrumentation. John Wiley and Sons. 1994. ISBN 0471285722. 
  2. ^ D. M. Vasudevan; DM Vasudevan; S Sreekumari; Vaidyanathan Kannan. Textbook of Biochemistry for Medical Students 6th. Jaypee Medical Publishers. 2010. ISBN 978-935025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