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特色条目评选/引力波天文学(第四次)

引力波天文学 编辑

结果7支持,1反对 => 未能入选 核对者:--14.209.134.221留言2014年6月18日 (三) 15:39 (UTC)[回复]
 

引力波天文学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46,088位元組)

投票期:2014年6月4日 至 2014年6月18日
提名类别:特色条目候选
說明:拜託,每次也差票數....—知捉常樂留言2014年6月4日 (三) 10:35 (UTC)[回复]

符合特色条目标准 编辑

如果认为条目符合特色条目标准,使用#{{yesFA}},說明理由並簽名;
  1.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提名人票。--知捉常樂留言2014年6月4日 (三) 10:35 (UTC)[回复]
  2.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這是引力學專家Suiseiseki的精心傑作,雖然有兩大部分被搬移,仍舊內容全面,並且更為簡明扼要。--老陳留言2014年6月8日 (日) 06:15 (UTC)[回复]
  3.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内容专业且重要,格式规范,支持原创内容。--Huandy618留言2014年6月11日 (三) 03:50 (UTC)[回复]
  4.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内容充实、易读、简明扼要,并未因条目的拆分而产生不全面的情况。遣词得当。观点中立。参考来源可以支持全文。语言组织条理、得当。格式符合要求,且所加内链得当。符合特色条目要求。--Leo Wang Talk 2014年6月13日 (五) 12:55 (UTC)[回复]
  5.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內容充足、語句順暢,參考資料足以支撐全文,段落大致上都有注腳,以支持票作獎勵。—ArikamaI 在沒有人有槍的國度裡,一把手槍的人就是國王謝絕廢話|戰鬥記錄2014年6月13日 (五) 13:50 (UTC)[回复]
  6.   符合特色列表标准:內容充足--Hikaru Genji留言2014年6月14日 (六) 02:00 (UTC)[回复]
  7.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內容非常詳盡,且在內容拆分後顯得更加簡明。作為中文維基上難得的原創大條目,值得feature。可惜內容近9年沒有更新了,有的資料(例如有關NASA退出空間引力波探測器LISA項目的信息)可能須要更新上去。我個人覺得條目還有長進的空間,例如首段可以適當縮減或拆分至正文,但天下哪裡有條目不須要改進的?鋼琴小子 打個招呼 查看貢獻 2014年6月15日 (日) 20:19 (UTC)[回复]

不符合特色条目标准 编辑

如果认为条目不符合特色条目标准,使用#{{noFA}},說明理由並簽名;
  1.   不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多个章节段落没有来源或来源不足,如果一个条目的内容只差下以前的四分之一都还能达到特色条目水准,那这意思是以前就有四分之三是冗余内容吗?--6+留言2014年6月11日 (三) 03:56 (UTC)[回复]
  2.   不符合典范条目标准:这么物理的条目,竟然连个方程都没有。应该有相关物理的简明扼要的介绍。Lijianqu留言2014年6月12日 (四) 09:52 (UTC)[回复]
    @Lijianqu:物理條目能否成為特色條目不是取決於有沒有方程,這一點很清楚?--知捉常樂 (自言自語殘破的信箱) 2014年6月16日 (一) 04:36 (UTC)[回复]

@Jarodalien一個條目的品質不是決定於篇幅。為什麼2007年热带风暴基科只有15,681 個位元組能夠獲得特色等級,而引力波天文學有36,175 個位元組就被指控缺乏內容了?我覺得重點是在於怎樣將這內容表達出來,編輯者可以仔細詳盡的編寫內容,也可以簡明扼要的編寫內容,同樣的內容,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只要順暢合理、易讀易懂,都有潛能成為特色條目。關於來源補充問題,我最近比較繁忙,沒有足夠時間完成這任務,假若您能撤除反對票,我會在一個月內補足參考來源。--老陳留言2014年6月12日 (四) 23:31 (UTC)[回复]

  • 我从来没有说篇幅决定品质,我的意思见此,里面这么大量的章节内容就这样没有了。这样的话,我觉得有理由提出疑问:如果这些内容可以没有,那之前为什么要有,是否之前这些都是可以没有的多余内容?特色条目并非越详细越好,里面还有一条是“无多余细节”,所以如果的确是多余细节,那去掉才合理,保留反而是WP:挂羊头卖狗肉。但是,此条目以前是特色条目,说明社群原有的共识中并不认为这四分之三的内容是“多余细节”,那么现有条目的品质就很值得怀疑了。--6+留言2014年6月13日 (五) 01:28 (UTC)[回复]
  • 這些編輯的作者不是我,因此,我不能代表發言,但是,我的評價是,整體而言,簡明扼要。至於細節方面,假若讀者要想知道引力波做天文觀測的原理,他可以點閱引力波探測器條目,假若讀者想要知道引力波的形成機制,他可以點閱引力波條目。從這些論點可以推論,這條目的編輯完全符合維基百科的「提供鏈出」精神:指引讀者了解更多相關背景或信息。我覺得,如果2007年热带风暴基科的15,681 個位元組能獲得特色等級,則引力波天文學的36,175 個位元組更能綽綽有餘地榮獲特色等級。--老陳留言2014年6月14日 (六) 04:21 (UTC)[回复]
  • @Jarodalien(?)疑問:仅就您对于内容的怀疑想要问几个问题:1)您是否了解这个条目内容大量减少是拆分,而非删减?2)您是否了解拆分原由及过程?(这些在这个条目的讨论页里有写)3)您是否真正详细读过并了解这个条目现在保留的以及之前的内容,再提出您关于这个条目的内容一系列怀疑的?虽然可能有违于善意推定的原则,但请原谅我的多事,我还是想问一下。--Leo Wang Talk 2014年6月14日 (六) 12:03 (UTC)[回复]
  • @Jarodalien(~)補充:如果上述三个问题的回答是“是”的话,我愿意就您的怀疑给您做出解释。因为敝人修习过有关课程,应该能对拆分出去的章节与现在条目保留下的内容的关系给您做出解释。--Harkalelibre (Talk) 2014年6月14日 (六) 21:03 (UTC)[回复]
  • @Jarodalien(~)補充:如果上述三个问题其中任意一个的回答是“否”的话(特别是第三个)或是选择沉默,那么请恕我同样对于您提出的上述论调的合理性,及提出的意图提出疑问。--Harkalelibre (Talk) 2014年6月15日 (日) 00:31 (UTC)[回复]

@Lijianqu這條目涉及到廣義相對論,為了顧慮到一般讀者的物理水平,所以才不列出相關方程,因為,每一個方程都需要大篇幅解釋,出力不討好,可能會使得讀者糊里糊塗,只好跳躍到下個章節。英文維基的相關條目也沒有列出任何方程。不清楚最後一句話指的是甚麼內容,請詳細指明,謝謝!--老陳留言2014年6月12日 (四) 23:46 (UTC)[回复]

中立 编辑

如果對這個條目的提名持中立態度,使用#{{中立}},說明理由並簽名;

意見 编辑

參考特色條目標準寫作指南,給予意見並簽名。
  1. (!)意見:內容詳盡,即使因拆分而失去部分名詞解釋,拆分後所帶來簡明扼要的文章顯然優於拆分前的繁雜,值得嘉許,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作者對於重力波源的些許誤解,文章之中表明"大多數重力波源很難或根本無法通過電磁輻射直接觀測到".然而,除了黑洞之外宇宙中仍有不少非黑洞所組成的雙星聚星系統,其組成的要素亦有可能是原恆星,主序星,白矮星,紅矮星,或者中子星,而就以上天體而言大部分皆可以通過電磁輻射進行觀測,所以兩者之間明顯仍有不少關聯.時空旅行者留言2014年6月17日 (二) 17:29 (UTC)[回复]

@時空旅行者至今為止,最先進的科學實驗尚未能直接探測到引力波。未來,首先直接被探測到的引力波源可能是超新星的塌縮核心、黑洞碰撞等等,而塌縮核心會被周圍的星際氣體遮掩、黑洞碰撞不會發射出電磁波。參考Kip S. Thorne' Gravitational Waves, page 2--老陳留言2014年6月18日 (三) 05:37 (UTC)[回复]

@老陳恕我直言,正是由於尚未觀測到重力波,所以目前所推知的重力波源還是透過分析以傳統電磁波望遠鏡或陣列觀測到的天體為大宗,是重力波源的天體不能因為未被首先直接觀測到而認為其非重力波源,而目前大部分我們認為是重力波源的天體都是可以觀測的.時空旅行者留言2014年6月18日 (三) 10:28 (UTC)[回复]



结果7支持,1反对 => 未能入选 核对者:--14.209.134.221留言2014年6月18日 (三) 15:39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