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文章事件

馬丁文章事件」即「馬丁事件」是指1985年11月2日,《工人日報》的「社會之聲」欄目,發表了一篇題為《當代我國經濟學研究的十大轉變》的文章,署名「馬丁」。由於在報導過程中的曲解其意、斷章取義,引起驚動朝野的波瀾[1][2]

馬丁其人 編輯

「馬丁」的本名宋龍祥,是南京大學哲學系青年講師。1957年生於江蘇鹽城農村。高中畢業後曾在家務農,當過會計、民兵大隊長。1977年恢復高考後,考入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此事爆發後,宋龍祥受到衝擊[3]

事件過程 編輯

1985年11月2日,《工人日報》的「社會之聲」欄目,發表了一篇署名馬丁的文章《當代我國經濟學研究的十大轉變》。其主要內容包括有[4]

12月11日,日本時事通訊社從北京發出電訊,稱「馬丁先生在這篇文章中倡議:為了適應中國改革所面臨的任務,要明確提出《資本論》等馬克思著作已失去有效性,並大膽採用凱恩斯等西方現代經濟學的成果」,「高度評價了」西方近代經濟學的「實用性、合理性、科學性」,「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之後被《朝日新聞》和《讀賣新聞》採用發表。

12月19日,紐約出版的中文報紙《中報》發表了題為《揚棄學術功利主義——論中國對經濟學研究應有的態度》的社論,指責馬丁認為《資本論》已失去「有效性」和主張「大膽引進」凱恩斯理論

1986年1月25日,出版的《紅旗》雜誌內刊《理論交流》,以「紐約《中報》論我國的經濟學研究」為題,轉發了《中報》的社論,新華社的《參考資料》也予以轉發。

2月21日,新華社專供中央領導參閱的《國內動態清樣》第380期,以《紐約<中報>批評我國某些經濟學家「食洋不化」,認為馬克思的經濟學說有強大的生命力》為題,報導了《中報》的社論。

時任中央書記處書記的鄧力群對《工人日報》發表馬丁文章提出了批評,說這是「高層次的精神污染」,是「典型的資產階級自由化」。

《工人日報》堅信馬文無錯,白紙黑字,沒有《資本論》「失去有效性」的字眼,沒有否定《資本論》,又何來所謂「精神污染」和「自由化」?《北京周報》和《新華文摘》則要求新華社澄清事實,作出糾正。3月13日,又給主管部門中宣部外宣局呈上報告,要求新華社就此作出說明。

3月14日,主管《新華文摘》的人民出版社也給中宣部寫了報告,說:馬丁的《當代我國經濟學研究的十大轉變》是對經濟體制改革以來我國經濟學研究狀況和發展趨勢的概括,是和實際情況基本符合的。文中的觀點和對一些問題的分析,從總體上來看,也是比較中肯的,並不存在如紐約《中報》所批評的這類問題。根本沒有《資本論》「已失去了有效性」這樣的話。而就一些具體的經濟問題在《資本論》中找不到現成答案與《資本論》已失去了有效性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馬丁對西方經濟學的觀點是[3]

  1. 從本質上來說仍舊是庸俗的和非科學的;
  2. 但它還有合理的和有價值的成分;
  3. 對一些有價值的研究成果應採取科學地批判、分析、借鑑的態度。

原文中根本沒有「大膽引進」凱恩斯理論,「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現成答案」這種提法,《中報》的批評越出了馬丁的範圍。《中報》只用了「據報導」三字就據此發表議論,進行批評和指摘,而新華社摘發時在編者按中卻說,紐約《中報》的社論是根據英文《北京周報》的介紹寫的,顯然是失實了。3月21日,出版的《國內動態清樣》(第624期),以「日本報紙報導《北京周報》的文章有歪曲,紐約《中報》對馬丁的批評不科學」為題發了消息,對《國內動態清樣》第380期的報導予以糾正。

3月22日,中宣部以理論局的名義舉行了30多人參加的座談會。新華社國內部副主任喻權域在會上對未認真核對作了自我批評,「馬丁事件」塵埃落定。4月1日,上海《社會報》發表題為「學術要自由,探索要大膽——『馬丁事件』引起我國理論界關注——人們再也不允許破壞學術生態環境的怪現象繼續存在下去」的文章。4月7日,《世界經濟導報》重新刊登了馬丁文章的全文,並轉載了《中報》的社論以及日本《讀賣新聞》的報導。 緊接著,《文匯報》、《經濟學周刊》、《長江日報》、《新華日報》紛紛發表有關「馬丁事件」的評論文章。

參考文獻 編輯

  1. ^ 肖岩,汪平主編. 20年理论风云. 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1998.09: 106–107. ISBN 7-205-04137-6. 
  2. ^ 思想解放进程 “马丁事件”始末. 鳳凰網. [2018-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0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 ^ 3.0 3.1 鄭雄著. 他们影响中国.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0.02: 207–209. ISBN 978-7-5326-2988-6. 
  4. ^ 澄清“马丁事件”瞭望中国. 瞭望中國. [2018-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0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書籍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