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軒,遼寧省開原縣人,中國共產黨高級統戰幹部,曾任八路軍洛陽辦事處處長。

生平 編輯

東北講武堂畢業。東北軍軍官。

1936年8月,張學良楊虎城分別派袁曉軒和梁靄然到天津接高崇民回陝西,與高商量聯合各方抗日和對蔣介石的問題。

1937年3月18日,周恩來《用東北群眾的力量來推動東北軍的團結》的工作指示,調宋黎、袁曉軒二人到北方局參加東北軍工作,做計劃與推動東北群眾工作。因為袁曉軒在東北局第五十三軍上層有很多關係。[1]實際派遣宋黎和劉瀾波,袁曉軒沒有去。

1937年9月平型關戰役孫楚第73師棄關南逃,閻錫山急令孟憲吉獨立第八旅於19日急行軍趕往平型關。9月21日該旅搶占平型關前開設陣地,22日抗擊自廣靈縣進犯的日軍,日軍轉攻團城口高桂滋第84師。八路軍115師9月22日從平型關以南偷越長城,隱蔽於預設伏擊陣地。9月23日第115師師長林彪派聯絡高參袁曉軒赴孟旅,要求孟憲吉所部堅守「口袋底」(地名)陣地,共同完成對日軍的伏擊圍殲。袁曉軒隨後到大營(地名),把115師進入敵後伏擊陣地的情報通知孫楚。

袁曉軒後任八路軍總指揮部司令部二科科長。1940年10月,袁曉軒正式接替劉子久八路軍駐洛辦事處處長。1942年1月12日蔣鼎文接替衛立煌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令「洛八辦」於一月內撤銷。1月底,「洛八辦」自行決定撤退。1月30日,袁曉軒去一戰區司令長官部領返延安的護照時被扣留,隨即秘密叛變。1月31日下午,袁曉軒在「洛八辦」召開會議,部署撤退計劃。2月1日晨,譯電員等6人按指定路線行至孟津縣海資村口時,遭襲擊,1人逃離,其餘5人被捕。1942年2月3日袁曉軒偕妻公開自首。1942年3月17日八路軍總部發布了《關於駐洛辦事處緊急撤銷的啟事》。[2]

1945年8月25日,軍統局渝特區成立「特別工作組」,袁曉軒任組長。

1947年2月國防部保密局局長毛人鳳在長春設立東北特種技術組,組長袁曉軒少將。1948年2月該組併入保密局北滿站。袁曉軒任軍事組長,負責在長春招聘社會人員編組「東北吉黑地區人民剿匪義勇總隊」特務武裝。[3]

袁曉軒1949年被捕,1975年作為最後一批在押國民黨將校被特赦。[4]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第40頁《用東北群眾的力量來推動東北軍的團結》(1937年3月18日)
  2. ^ 常国栋:“八路军驻洛办事处始末”,《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第17-23页. [2018-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2). 
  3. ^ 關夢齡:《黑皮自白 一個軍統上校的筆記》 新華出版社,2007年3月版,ISBN 9787501179282
  4. ^ 黄金生:“袁晓轩 统战岗位上的变节者”,《国家人文历史》 2015年03期. [2018-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