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舉(6世紀—618年),河東郡汾陰縣(今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人,其父薛汪時徙居蘭州金城郡(今甘肅省蘭州市),中國隋代末年群雄之一。大業十三年(617年)四月,薛舉起兵反隋,自稱西秦霸王,年號秦興。大業十三年(617年)七月,薛舉稱帝,遷都秦州。武德元年(618年),薛舉與唐軍交戰,在第一次淺水原之戰大敗秦王李世民,正欲乘勝直取長安,卻突然病逝。

秦武帝
統治617年-618年8月9日
出生6世紀
逝世618年
王后鞠皇后
年號
秦興
尊號
西秦霸王
諡號
武帝
政權
父親薛汪

生平 編輯

父親薛汪時移居到金城,薛舉武勇豪邁,家中巨富,在地方上結識了許多豪傑人士。後擔任金城的校尉大業13年(617年),隋朝衰落,各地大亂,金城一帶飢民眾多,盜賊蜂起,金城令郝瑗募兵鎮壓。薛舉在出征前的宴會中劫持郝瑗,以他的名義發兵逮捕地方官,開倉救齊災民。

他號稱西秦霸王,年號秦興,擊敗隋的地方軍隊,佔領隴西(高原)地區,正好位於關中的大後方,隨即稱帝於蘭州。其後欲進攻關中(平原),即所謂「秦涼定,則關中安」,但為李世民所敗,薛舉因此有降唐之心。但郝瑗反對,於是欲聯合突厥莫賀咄設合攻長安,但因莫賀咄設被李世民所懷柔未發兵而失敗[1]

618年6月,薛舉與梁師都聯合出兵,薛舉兵分兩路,一路進擊漢中,主力進涇州,逼近長安,梁師都則欲發兵進擊靈武,遙為策應,更欲聯合突厥[2],爆發第一次淺水原之戰,再度與唐朝軍隊作戰,主帥李世民因病以及唐朝將領劉文靜殷開山等因輕敵而被薛舉擊敗,欲順勢進攻長安時病死,由他的兒子薛仁果繼任,給他諡號武帝

史書上記載薛舉性格較為殘忍,對戰俘加以殺害,甚至使用割舌鼻等酷刑,因此無法獲得人民廣泛的支持。

家庭 編輯

妻子 編輯

子女 編輯

部將 編輯

腳註 編輯

  1. ^ 《舊唐書·卷五十五 列傳第五 薛舉...》:「瑗又勸舉連結梁師都,共為聲勢,厚賂突厥,餌其戎馬,合從並力,進逼京師。舉從其言,與突厥莫賀咄設謀取京師。莫賀咄設許以兵隨之,期有日矣。會都水監宇文歆使於突厥,歆說莫賀咄設,止其出兵,故舉謀不行。」
  2. ^ 《舊唐書·卷五十五 列傳第五 薛舉...》:「瑗又勸舉連結梁師都,共為聲勢,厚賂突厥,餌其戎馬,合從並力,進逼京師。舉從其言,與突厥莫賀咄設謀取京師。」

延伸閱讀 編輯

[]

 舊唐書/卷55》,出自劉昫舊唐書
 新唐書·卷086》,出自《新唐書

參考資料 編輯

前任:
秦帝
617年-618年
繼任:
薛仁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