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里高海峽海戰

太平洋战争一次战役

蘇里高海峽海戰(英語:The Battle of Surigao Strait)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帝國海軍艦隊和美國於1944年10月25日凌晨展開的一場海戰。這場戰役是雷伊泰灣海戰的一部分,也是史上最後一次戰艦對決兼完美使用T字戰法英語Crossing the T的例子。

蘇里高海峽海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雷伊泰灣海戰的一部分

蘇里高海峽海戰圖:日本西村艦隊北上時遭埋伏而被殲滅
日期1944年10月25日凌晨
地點
結果 盟軍決定性勝利,西村艦隊基本被全殲
參戰方
美國海軍 大日本帝國海軍
指揮官與領導者
傑西·B·奧爾登多夫英語Jesse B. Oldendorf 西村祥治日語西村祥治 
兵力
6艘戰艦
8艘巡洋艦
28艘驅逐艦
39艘魚雷艇
2艘戰艦
1艘重巡洋艦
4艘驅逐艦
傷亡與損失
1艘驅逐艦被友軍炮火和山城號擊傷
50人陣亡
5,000人陣亡
2艘戰艦沉沒
1艘重巡洋艦沉沒
3艘驅逐艦沉沒

參戰艦隊

編輯

日軍

編輯

日本攻擊部隊由兩支艦隊組成。由西村祥治日語西村祥治海軍中將指揮的艦隊,包括兩艘扶桑級戰艦扶桑號山城號(旗艦),重巡洋艦最上號,驅逐艦時雨號朝雲號日語朝雲 (駆逐艦)滿潮號日語満潮 (駆逐艦)山雲號日語山雲 (駆逐艦);由志摩清英海軍中將指揮的艦隊,包括重巡洋艦那智號足柄號,輕巡洋艦阿武隈號,驅逐艦曙號潮號不知火號霞號日語霞 (朝潮型駆逐艦)

西村艦隊是捷1號行動計劃的一部分。西村在指揮第4水雷戰隊驅逐艦中隊)時已在爪哇海戰役中成名。西村知道日軍在晝戰中沒有勝算,從而希望利用自身的長處:夜戰以擊敗美軍。因為日本海軍驅逐艦隊,尤其是西村所指揮的驅逐艦隊曾接受非常良好的夜間作戰訓練,這可是比起在情報、雷達、規模、火力都有絕對優勢的美軍艦隊的唯一,甚至是有等於無的優勢。

美軍

編輯

美軍傑西·奧爾登多夫少將的艦隊包括6艘戰艦(馬里蘭號西維吉尼亞號密西西比號田納西號加利福尼亞號賓夕法尼亞號)、8艘巡洋艦(路易斯維爾號英語USS Louisville (CA-28)波特蘭號英語USS Portland (CA-33)明尼亞波利斯號英語USS Minneapolis (CA-36)、澳大利亞海軍施洛普郡號英語HMS Shropshire鳳凰城號英語USS Phoenix (CL-46)波夕號英語USS Boise (CL-47)丹佛號英語USS Denver (CL-58)哥倫比亞號英語USS Columbia (CL-56))、28艘驅逐艦、39艘魚雷艇,針對西村中將的企圖,美軍艦隊部署在海峽入口處,以攔截西村艦隊,從而防止其與栗田健男的艦隊在塔布拉斯海峽會合。美軍的PT魚雷艇正守候在西村的前進路線旁。39艘艇分成三個艇群,環繞在保和海和蘇里高海峽南口周圍的島嶼旁。[1]

戰役過程

編輯

1944年10月24日,西村艦隊在棉蘭老海中行進,航向直指蘇里高海峽。在上午與第3艦隊偵察機部隊短暫而激烈地交戰後,艦隊已經恢復完好。由於空中偵察報告在蘇里高海峽入口處出現許多美軍PT魚雷艇,西村決定在把他的兩艘戰艦帶入蘇里高海峽之前先派巡洋艦「最上號」和4艘驅逐艦前出對這一海域進行偵察。晚6時30分,「最上號」偵察隊離開戰艦,前進到棉蘭老海北部海域進行偵察。

美軍PT魚雷艇攻擊

編輯

10月24日晚10時36分,PT-131號艇在雷達屏幕上發現兩個大型回波信號正以20節速度從西邊駛來。彼得·加德少尉拿起夜間專用望遠鏡掃視海平線,很快看到了敵人:雙路縱隊,4艘驅逐艦打頭陣,其後是2艘帶有獨具特色的寶塔形塔樓的戰艦,最後是「最上號」巡洋艦。

當加德用無線電發出敵情報告時,日軍也發現了PT魚雷艇群,並向這個方向打出了照明彈。照明彈在頭頂上點亮,整個戰場頓時灑滿了強烈的紅光。加德的三艘魚雷艇立刻開足了馬力。它們的引擎轟鳴著,艇體躍出了水面,艇尾拖出長長的白色尾跡。「時雨號」驅逐艦的探照燈罩住了它們,艦上的5英寸炮隨即開火。以超過30節的速度接近目標時,這些木質小艇的周圍掀起了白色的水柱。「我們被探照燈逮住了,」PT-152號艇上的一名艇員說,「我只知道這艇在飛奔,那聲音大得難以想像。」[2]

PT-152號艇的40mm炮組向「時雨號」開火,想要打滅它的探照燈,但未能成功。「時雨號」和日艦縱隊中的其他幾艘軍艦向進攻方迎面轉來,減少被彈面並準備躲避魚雷。魚雷艇射出魚雷之後便轉彎脫離。所有魚雷都沒有命中。在之字形航行、施放煙幕高速脫離時,PT-152號艇的艇尾被一枚炮彈直接命中。艇上的37mm火炮被擊毀,炮手當場陣亡,艇後部艙室內燃起大火。PT-130號艇也被擊中了,擊中它的可能是「山城號」一門副炮射出的6英寸炮彈,但是這枚穿甲彈把艇上的桃花心木艇殼打了個對穿,沒有爆炸。儘管如此,這些魚雷艇還是完成了它們的首要任務,即在敵人接近時提供早期預警。當日艦迎擊時,炮火和照明彈照亮了夜空,在很遠之外就能看到。據「西維吉尼亞號」的日誌記載:凌晨2時6分,「看見東南方遠處出現照明彈」。2分鐘後:「180°正方向觀察到炮火。」[3]

路過利馬薩瓦島時,日軍艦隊重新編成雙縱隊,驅逐艦在兩翼護衛。德懷特·H.歐文上尉指揮的第12魚雷艇中隊的3艘艇在近距離上看到了它們。當西村來到帕納翁島南端附近時,歐文的魚雷艇衝出岸邊的陰影區,發動了進攻。151號和146號兩艇頂著周圍不斷升起的水柱,沖向探照燈,在1 800碼距離上射出了魚雷。這兩艘艇隨即轉彎,以之字形航線逃生。在混戰中,戰艦「扶桑號」將巡洋艦「最上號」誤認為是敵艦並短暫向其開火,但沒有造成嚴重損傷。

日軍艦隊在帕納翁島旁轉彎,向北駛入蘇里高海峽時,突然陷入了四面八方蜂擁而來的攻擊之中。羅伯特·利森少校指揮的3艘魚雷艇(PT-134、PT-132和PT-137號艇)向日軍縱隊中央衝過去,被罩在了一艘戰艦令人目眩的探照燈光中,可能射自「山城號」。它們衝到1500碼的距離上,放出了7枚魚雷,之後急轉彎脫離。[4]

美軍驅逐艦攻擊

編輯

傑西·科沃德上校的第54驅逐艦中隊正從北面快速駛來。科沃德把他的驅逐艦分成兩個分隊平行前進,意圖從兩翼包抄日軍縱隊。雙方以高達40節的相對速度彼此接近——科沃德的驅逐艦以20節速度南下,西村則以相同速度向北衝刺——兩軍在相距5英里時同時目視發現了對方。科沃德的東側縱隊與日軍幾乎是迎頭對進,出現在日軍先導艦右前方僅僅10°處。美軍接近時施放煙幕,以進一步降低能見度。日軍在遠距離上開了火,但第一輪射擊毫無準頭,彈著水柱距離目標近了2000碼。[5]由於緊貼著蘇里高海峽的海岸線航行,科沃德的艦隊藏身於多山島嶼下的「雷達陰影區」。據「時雨號」驅逐艦艦長西野繁中佐說,這一戰術達到了目的。日軍炮手緊盯著雷達屏幕,「無法區分陸地和敵艦。屏幕上只是一大片回波信號。我們不顧一切地射擊,但我覺得那十分無效」。[6]美艦沒有還擊,以免自己的炮口焰成為敵人的瞄準點。科沃德要求他的中隊僅使用魚雷攻擊。

10月25日凌晨3點,他東側分隊的三艘驅逐艦射出了27枚魚雷,日艦的瞭望哨看到了來襲的魚雷尾跡和掀起的綠色磷光,日軍縱隊隨即轉彎規避。「扶桑號」的14英寸火炮向正在逃離的驅逐艦開火,還對「麥克格萬號」取得了跨射,卻未能命中。然而幾乎同一時刻,「扶桑號」的右舷中部挨了兩枚,也可能是三枚魚雷。它的鍋爐艙被海水淹沒,艦體向右嚴重傾斜,並突然喪失了電力。它掉了隊。跟在它後方的巡洋艦「最上號」不得不緊急轉彎,以免碰撞。科沃德的另一半驅逐艦——由「蒙森號」和「麥克德莫特號」組成的西側分隊——在接近到八九千碼時扇面射出了20枚魚雷。西村艦隊正在轉回正北方的基本航向時,這批魚雷抵達了目標。結果是災難性的。三分鐘內,日軍縱隊4艘驅逐艦中的3艘被擊中。[1]滿潮號被兩枚魚雷擊中,但仍在水面上,朝雲號失去了艦首而沉沒,而山雲號被三枚魚雷擊中,船身被炸成數段。

日軍各艦陷入了巨大的混亂,西野中佐一直以為被擊中的是旗艦「山城號」而不是「扶桑號」。實際上「山城號」仍在繼續以25節航速北上,但西村將軍和他的幕僚們並不知道「扶桑號」和三艘驅逐艦已經中雷,整個縱隊總噸位中的一半已經沉沒或者喪失了戰鬥力。和旗艦待在一起的只剩下「最上號」。唯一倖存而且還能航行的驅逐艦「時雨號」加快了速度以逃出魚雷攻擊區,但隨後它就和艦隊其餘各艦失去了聯繫。西野一度無法通過無線電聯繫上任何一艘友艦,於是他轉向南「去看看『山城號』怎麼樣了,可能的話去接收命令,然後轉回來繼續北上」。[6]

凌晨3時34分,奧爾登多夫命令驅逐艦前出攻擊。率領這最後一輪驅逐艦進攻的是坐鎮「紐康姆號」的羅蘭·斯穆特上校。他的第56驅逐艦中隊各艦被分成3個分隊,每隊3艘弗萊徹級,排成縱隊——分別攻擊西村的左翼、右翼和正前方。它們沿著海峽以25節航速直撲而來。當距離接近到6000碼時,各縱隊都轉向用側舷對敵,射出了魚雷——每艘艦5枚,共計45枚。之後它們繼續以最高速度開向海峽邊緣,並用煙囪施放大量煙幕,脫離射擊區域。當斯穆特的最後一枚魚雷從發射管鑽入海中時,右翼巡洋艦上的6英寸和8英寸炮率先開火,戰艦的14英寸和16英寸主炮齊射緊隨其後。[7]

美軍戰艦攻擊

編輯

凌晨3時50分,美軍巡洋艦和戰艦開始利用雷達引導進行炮轟,炮轟集中攻擊日軍大型艦隻。美軍一艘驅逐艦格蘭特號在準備攻擊時不幸的被扶桑號發現,並多次遭到炮擊,漂浮在海面上被另一艘驅逐艦拖行前,艦上有50人陣亡。

凌晨3時53分,「西維吉尼亞號」的首輪齊射落地。槍炮官打開送話器喊道:「首輪達陣」。赫伯特·V.威利上校用望遠鏡觀察目標,看見目標在第二輪齊射落地時爆炸開來。[3]這個目標正是西村的旗艦「山城號」,這艘日軍戰艦很快遭到了至少12艘美軍巡洋艦和戰艦的集中射擊。「丹佛號」的戰報寫道:「幾乎從3時50分開始射擊時起,敵艦在我艦瞭望哨眼裡便成了一團團爆炸的火球。」[8]

早上大約4時04分,「山城號」的右舷又挨了2枚魚雷,可能來自驅逐艦「紐康姆號」和「拜尼恩號」。這使得它的中雷總數達到4枚。軍艦開始向左傾斜,航速銳減到6節。全艦燃起大火,但是仰仗上層建築高處艦橋裝甲的保護,西村和他的參謀們還活著。他告訴參謀長:「向本隊司令發報。我們繼續向萊特前進,直至玉碎。」[9]該艦向美軍戰艦進行回擊,最後遭到了一輪大口徑火砲的轟擊,終於在大約早上4時20分沉沒。

最上號作為殘存的大型艦隻試圖偷偷逃走,但一陣8寸的炮彈破壞了艦橋並炸死艦上的高層人員,艦體遭受嚴重損害,因而未能倖免。戰役至此刻,凌晨4時30分,進入第二階段-海軍中將志摩清英的艦隊進入海峽。當時他在那智號上。志摩到達日本戰艦扶桑號遺骸漂浮的地點,看到了扶桑號斷裂的兩個部分浮在水面上。他誤認為這是西村轄下的兩艘大型戰艦。這時志摩和他的觀察員看到前方有一列戰艦,志摩便下令對目標實施魚雷攻擊,並立即調頭逃走。這次攻擊被證明是徒勞的,實際上只是一列被誤認為是敵人艦艇的島嶼。然而,志摩的艦隊,已成為美軍下一個目標。奧爾登多夫的艦隊已經發現了志摩的艦隊並動員準備實施攻擊。但栗田薩馬海的進攻迫使奧爾登多夫的艦隊趕往增援,從而使志摩逃脫了與西村相同的命運。最上號遭受了嚴重的破壞,10月25日黎明時遭到美軍飛機攻擊,它擊落了一些美軍攻擊機,美軍經調查後,發現其已經是漂浮在海面上沒有動力的垃圾。後來該艦倖存船員被轉移到一艘驅逐艦上,並在棉蘭老海把最上號自沉以避免被俘虜。該艦沉入超過5公里深的棉蘭老海海底。

日軍在該戰役中共有5,000人陣亡。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伊恩, 托爾. 《诸神的黄昏》. 中信出版集團. 2021. ISBN 9787521735604. 
  2. ^ Wooden Boats at War: Surigao Strait. World War II Magazine. 2014-02, 28 (5). 
  3. ^ 3.0 3.1 Action Report, USS West Virginia, 「Action in Battle of Surigao Straits 25 October 1944,」 Serial 0538, November 1, 1944.
  4. ^ Lone PT Attacked Japanese Fleet. New York Times. 1944-11-14 (英語). 
  5. ^ Bates, Richard W. The Battle for Leyte Gulf. October 1944. Strategical and Tactical Analysis. Volume V. Battle of Surigao Strait October 24th-25th. Fort Belvoir, VA. 1958-01-01. 
  6. ^ 6.0 6.1 USSBS, Interrogations of Japanese Officials, Nav No.79, USSBS No.390, Commander Shigeru Nishino, IJN.
  7. ^ Samuel, Morison.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Naval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Vol12: Leyte: June 1944 – January 1945. : 228. ISBN 9780762854318. 
  8. ^ 「Battle Experience: Battle of Leyte Gulf,Information Bulletin No.22,」 U.S.Navy Department, March 1, 1945, p.[78—20].
  9. ^ Tully, Anthony P. Battle of Surigao Strait.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14-10-21: 228 [2024-02-18]. ISBN 978-0-253-009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18)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