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數據元由以下兩部分組成:

  1. 數據元概念:數據元概念是能以一個數據元的形式表示的概念,其描述與任何特定表示法無關。
  2. 表示:表示由值域、數據類型、計量單位(如果需要)、表示類(可選)組成。

基於數據建模的視角,一個數據元概念由兩部分組成。

  1. 對象類:可以對其界限和含義進行明確的表示,且特性和行為遵循相同規則的觀念、抽象概念或現實世界中事物的集合。
  2. 特性:一個對象類所有成員所共有的特性。

參考文獻

  1. 信息技術 元數據註冊系統(第一部分:框架)


元數據理論中,數據元素是具有精確含義或精確語義的數據原子單元。數據元素具有以下屬性:

  1. 標識,例如數據元素名稱
  2. 清晰的數據元素定義
  3. 一項或多項表述術語
  4. 可選枚舉值代碼(元數據)
  5. 其他元數據註冊表中數據元素的同義詞環[1]

可以通過手動或自動應用程式發現和理解過程檢查軟體應用程式或應用程式數據文件來發現數據元素的使用情況。一旦發現數據元素,它們就可以在元數據註冊表中註冊。

電信中,數據元素具有以下組成部分:

  1. 命名的數據單元,在某些情況下被認為是不可分割的,而在其他情況下可能由數據項組成。
  2. 資料庫中表示的每個實體及其屬性的命名標識符
  3. 建立在標準結構之上的基本信息單位,具有獨特的含義和獨特的單位或值。
  4. 在電子記錄保存中,指代一項單獨的信息(例如姓名、地址或年齡)的字符或字節的組合。

在資料庫和數據系統領域,更一般地,數據元素是形成數據模型的一部分的概念。作為數據表示的元素,數據元素的集合形成了資料結構。

實際運用 編輯

在實際中,數據元素(欄位、列、屬性等)有時會「過載」,這意味著給定的數據元素將具有多種潛在含義。雖然過載是一種眾所周知的不良做法,但它仍然是理解系統正在做什麼的一個非常現實的因素或障礙。

參見 編輯

  1. ^ 同義環. 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2022-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