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相篇》是荀子書中的一章,以說唱形式闡述隆禮的重要性。

《荀子·成相篇》經常被視為說唱文學的遠祖,「相」是一樂器,可以是舂牘或搏拊,成相即是早期先民舂米時用杵擊節的民間說唱。《漢書·藝文志》著錄有《成相雜辭》十一卷,已佚。

「成相篇」是以民歌形式寫成,共有五十六段,每段採三、三、七、十一的句式,有說有唱,文字通俗易懂,劉師培在《論文偶記》中說:「觀荀卿作《成相篇》,已近賦體,而其考列往跡,闡明事理,已開後世之聯珠。」。倪鍾之認為《荀子》中的《成相篇》是「採用當時民間流行的一種說唱形式來宣傳政見的作品」[1]

注釋

編輯
  1. ^ 倪鍾之《中國曲藝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