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原站,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鐵嶺市開原市,是京哈鐵路開源鐵路上的一個車站,建於1903年,是由瀋陽鐵路局瀋陽車務段管轄的二等座。[2]

開原站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

Kaiyuan Railway Station
位置遼寧省鐵嶺市開原市
地理坐標42°32′39.120″N 124°1′34.680″E / 42.54420000°N 124.02630000°E / 42.54420000; 124.02630000
管轄機構瀋陽鐵路局瀋陽車務段
途經路線京哈鐵路遼開鐵路
其他資訊
車站編號53954[1]
電報碼KYT
拼音碼KYU
車站等級二等站


歷史

編輯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由中俄共建的南滿鐵路支線(長春至大連)完工,沙俄軍隊建立並管轄面積為6.1平方公里的「小孫家台附屬地」(即開原附屬地)[3]。1903年,沙俄在今貨物處北側(今孫台路西端),修築了簡易的火車站(第一代站房),稱孫台站,現已拆除[4]

1905年,日俄戰爭結束,日本從沙俄手中奪得了遼東半島的租借權,沙俄被迫將長春至大連的南滿鐵路連同附屬地轉讓給日本。附屬地改名為「滿鐵開原附屬地」,全稱「滿洲鐵路株式會社開原附屬地」,民間仍稱「小孫台附屬地」。1906年後,日本人又將孫台站改稱開原驛,民間仍稱孫台站或開原站[4]

第二代站房建於1915年,青磚、薄鐵覆頂,位置在俄建火車站北(今孫台路西)[4]

現役第三代站房建於第一代站房以北800米處,紅磚結構,二層,由滿鐵建築課設計,大同組施工,帶有20世紀初流行的表現主義阿姆斯特丹學派特色。此站於1927年施工,1928年竣工,1929年交付使用[4]。在建設開原站的時候,滿鐵方面充分地考慮到了近代化在附屬地建設中的重要性。因此,開原站的修建無論是設計、施工還是使用功能,都與城市近代化的發展相吻合。鋼筋混凝土的使用, 不僅增強了車站功能, 還延長了車站的使用壽命。

開原火車站屬南滿鐵路線上的大站,建築面積3049平方米。此站設計先進,為滿鐵車站之一流。站舍(候車室及地下室)建築面積為2093平方米,辦公樓(北樓)建築面積為956平方米。站舍建築規模僅次於長春、四平、瀋陽、大連等站。與之相適應,在站西十里的二寨子還建有軍用飛機場[4]

 
開原站[5]
 
開原站 站前廣場[5]
 
開原站車站紀念章[5]

開原站附屬地

編輯
俄治時期
編輯

沙俄建立的開原附屬地占地610公頃, 主要的建築包括車站站台、貨場、鐵路售票樓、車站辦公樓、護路軍兵營、水塔以及供乘客使用的旅館和飯店。在車站前修有站前廣場, 所有建築圍繞在廣場周邊。俄國採用的是歐洲流行的以中心廣場為核心, 在廣場四周的道路兩側修建建築, 以廣場和道路輻射整個城區。在當時的規劃中, 開原站僅為四等站, 附屬地規模較小。

附屬地的建築多為臨時性建築。因此, 在開原的俄式建築幾乎沒有使用混凝土, 這也減少了俄式建築的使用壽命和存在時間。 1900年,初步形成的開原新城在義和團運動中大部分被損壞。雖然後來俄國在辛丑條約之後, 再次復修了損壞的鐵路設施, 但限於財力、物力, 建築自身的規模和城鎮規劃都大不如前。

日治時期
編輯

1907年, 日本人在開原孫家台設置滿鐵附屬地, 割去開原縣土地184505萬坪。原來的附屬地僅剩少數俄式建築, 道路等相關設施也並不完善。滿鐵接手後, 不僅進一步完善了原有的鐵路附屬設施, 還修建了大量的商業建築, 同開原的商埠地連接起來, 成為開原地區新的中心。開原在這一時期, 經濟迅速發展, 帶動了城市規模的擴大。由於盛產大豆, 又為通衢, 中日商販往來不絕於途, 幾乎成為中心市場而壓倒鐵嶺, 其發展速度可稱沿線第一。1916年2月, 在大豆集散地長春和開原設立交易所, 交易物品為大豆、小麥、高粱和豆餅,通過實行「糧谷出荷」和「糧食配給」, 來掠奪大豆這種重要戰略物資和油料作物。

1912年3月, 街區已初具規模。先後修建了滿鐵醫院、滿鐵小學堂、郵局、警察署, 並依託車站修建道路, 進行近代街區的規劃和施工, 先後修建了奉天路、石家台街、車站街、孫家台街、開原大街和掏鹿大街等, 基礎設施中的公路也從最初的土路逐漸完善到添加碎石。到1939年時, 日本居民區和商業區以及主要街路完成了瀝青鋪設, 其他的道路也陸續完善成為砂石路。供水系統也從1915年開始以車站為中心向附屬地和商埠地擴展, 到1922年時完成了10萬英加侖的供水塔, 供給整個附屬地用水。1928年建成了新城地區的街內下水系統。

1930年, 工業已發展到8種行業24級。其中民族工業19家, 日本人開設的4家, 朝鮮人開設的1家。

附屬地的商業經濟帶動了人口的遷徙, 大批的中國人進入到附屬地從事商業活動, 附屬地內人口激增。

1931年時, 滿鐵開原附屬地的面積已達6634萬平方公里, 位列滿鐵附屬地面積的前十, 而開原老城則漸漸衰弱。

九一八事變之前, 開原附屬地已成為了集旅館,商埠、軍營、電話電報局、警察署、醫院、學校等為一體的新城區。

1939年3月, 縣公署從開原老城遷到了開原新城, 至此, 開原新城成為開原地區的政治和經濟中心。[6]

車站周邊

編輯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车站代码(GB/T 10302-2010). 中國標準出版社. 2010: 19. ISBN 155066140495. 
  2. ^ 开原火车站介绍. [2018-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9). 
  3. ^ 开原市地方志办公室. 開原: 遼寧人民出版社. 1995. 
  4. ^ 4.0 4.1 4.2 4.3 4.4 考察开原火车站历史_高清林_新浪博客. blog.sina.com.cn. [2021-03-19]. 
  5. ^ 5.0 5.1 5.2 開原. 植鉄の旅. [2021-03-20] (日語). 
  6. ^ 劉威. 铁路交通与近代开原城市的形成. 關東學刊. 2016, (3) [2021-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2). 

臨近車站

編輯
前一站  中國鐵路 後一站
北京站方向
京哈鐵路
終點站 開源鐵路
遼源站方向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