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路,是中國上海市徐匯區的一條街道,東西走向,東起高安路,西至華山路,中間與吳興路宛平路餘慶路天平路4條南北向道路交匯,是一條全長不到一公里的柏油馬路,路寬15公尺至16公尺,道路兩側法國梧桐成蔭。

康平路 西
E Kangping Rd. W
康平路街景(餘慶路-天平路段)
原名麥尼尼路
命名緣由遼寧省康平縣
命名日期1943年
類型普通道路
道路長度0.999公里(0.621英里)
地點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徐匯區
附近主要建築物上海市委辦公廳大院
道路走向東-西
東端高安路
西端華山路
建造
動工1930年代
通車日期1930年代

道路歷史 編輯

康平路原名麥尼尼路(Route Magniny Marcel)[1]據有關資料記載,1922年這一地塊上有三個自然村——許家宅(西瀕天平路,南臨康平路,東接吳興路)、袁家宅(康平路南、宛平路兩側)和周家宅(康平路吳興路口東北面)。1930年代,法租界內華人和外僑人口激增,分別是1865年的9倍和65倍,住房、交通問題日益突出,康平路就是在這種形勢下修築的。康平路由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築,以法國僑民名命名為麥尼尼路,1943年汪精衛政權接收上海法租界時改名康平路。[2]

1949年之後,康平路因中國共產黨上海市委員會辦公廳位於此地(康平路165號,簡稱康辦)而聞名,有「上海的中南海」之稱,[3]有時也被用為中共上海市委的代稱,為上海實際的政治權力中心。沿路為上海著名住宅區,居住過諸多中國政商名流。

沿街建築 編輯

康平路兩側建築物的時間跨度較長,既有20世紀初建造的類似官家大院式的「宅院」和老城廂平民住房,也有1940年代中建造的歐美風格的花園別墅和成片的西式里弄洋房,還有在1980年代以前為數不多的高樓建築和很罕見的平房式洋房。[4]康平路95號,是原上海體委的家屬樓,建造於1980年代,與周邊老洋房相比屬於較為現代的建築,NBA籃球明星姚明從小生活在那裡。

西班牙與現代派建築 編輯

1930年代,康平路建造的房屋以西班牙式為主,住房和花園面積都較大。康平路189-191號、 188號、192-198號是這一時期的代表性建築,主要集中在天平路至餘慶路之間的康平路兩側。1930年代後期到1940年代,這一時期建築以現代派建築。從1941年到1948年,房地產開發商(「大包築頭」)進入康平路,如今康平路203弄和康平路154—168號就是這一時期建造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住房和花園面積最大的為康平路71號榮家的住宅。 [2]

康平路黃園 編輯

康平路4弄3號內的西洋式平房,是上海法租界內十分罕見的平房式洋房,室內衛生設備、上下水的管道、壁爐等一應俱全。該房屋是上海紡織大王吳昆生於1940年出錢建造的,此後連同周圍土地出租給了著名園藝家黃岳淵。黃岳淵將建在真如日陷區的黃氏畜植一分場(又稱黃園)遷至康平路,這一期間黃岳淵培育了幾百盆珍稀盆景,幾百種西洋杜鵑、中國杜鵑、茶花、月季和龍柏、雪松、白皮松等一些名貴的庭園樹木的樣本,很快康平路黃園就成為上海園藝愛好者經常光顧的地方。1944年10月,蓄鬚明志的梅蘭芳為了躲避日本人的糾纏,在康平路黃園內居住了一段時間並度過了自己的50歲生日。[4]

愛麗公寓 編輯

位於康平路餘慶路交叉路口東北角的康平路182號是一棟建成於1934年的法式建築「愛麗公寓」,以建築師女兒名字命名。該建築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最特別的是入口平台位於車庫之上,設計十分巧妙。這座大樓一層樓為一個狹長形火柴盒狀建築,全部為汽車庫,面積約占整幢大樓建築面積的三分之一;二至十層住房建造在汽車庫的北端,周圍居民稱其為「九層樓」,是1985年之前康平路的最高建築。[4]

徐匯區文物保護點[5] 編輯

序號 名稱 地址
128 康平路172弄35、36號住宅 康平路172弄35、36號
129 康平路207弄1號花園住宅 康平路207弄1號
130 康平路4弄2號花園住宅 康平路4弄2號
131 康平路63號花園住宅 康平路63號

特色花園住宅 編輯

康平路205號,建造於1923年,是一棟具有巴洛克風格的花園住宅建築。其外牆面用水泥砂漿粉刷,底層突出敞廊,敞廊由白色愛奧尼柱支撐,敞廊上部為二層露台,露台飾有古典式白色欄杆。建築的層間配有水平齒形裝飾帶,窗上冠戴三角形山花。三層的女兒牆中部風格突出,飾有巴洛克圖案。整幢建築厚重,呈現古典的藝術感,是上海市第四批優秀歷史建築。這棟建築傳說最初是陳果夫陳立夫兄弟的房子,現為徐匯區老幹部局用房。[6]

建於1930年的康平路1號花園住宅,兼具了現代派和西班牙式風格的花園住宅。屋頂為平緩的等坡屋面,錯落有致,鋪以紅色圓筒瓦,高挑的煙囪略有圓弧形收口。立面幾無裝飾,僅窗洞周邊做簡化線腳。底層局部架空,形成了深遠的入口門廊,門廊和柱子均為簡單的幾何體。小樓形體、線條水平流暢,裝飾簡潔,與道路轉彎地形的退讓空間相呼應,也是上海市第四批優秀歷史建築[7]實業家、大收藏家李祖夔,哲學家、教育家周抗都曾居住在康平路1號花園住宅,周抗還曾創作過一幅名為《康平路一號》的油畫。[8]

重大事件 編輯

康平路1號兇殺案 編輯

緙絲與田黃收藏大家、前上海縣知事、大中華火柴公司老闆李祖夔於1949年11月(一說1951年)在上海康平路1號寓所內遇害身亡,時稱「上海康平路1號兇殺案」。兇殺案後查明為犯罪分子貪財冒充警察入室搶劫,用浸泡三氯甲烷的藥棉堵住李祖夔口鼻最終導致其中毒太深、窒息而亡。殺害李祖夔的犯罪嫌疑人周占平及同夥趙某最終伏法,周隨後被判處死刑執行槍決。[9]

康平路事件 編輯

1966年12月28日,張春橋策劃了康平路事件工總司赤衛隊在上海市委所在地康平路進行了一次大規模武鬥。十幾萬人造反隊員包圍了兩萬人的赤衛隊,雙方發生激烈衝突,近百人重傷送院,康平路事件是文革時期的上海也是全國發生的第一次大規模武鬥。此後上海赤衛隊的市、區負責人240多被抓,組織土崩瓦解,為張春橋1967年的一月奪權製造了有利的力量對比和政治態勢。[10]

其他信息 編輯

交會道路(東向西) 編輯

其他公共機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盛致和; 顧延培. 《上海市地名交通指南》. 上海: 上海文化出版社. 1987年: 233. ISBN 170773034 請檢查|isbn=值 (幫助). 
  2. ^ 2.0 2.1 金可. 康平路上被遗忘的时光. 新浪上海. 2009-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2-05). 
  3. ^ 趙元三. 康平路165号纪事. 《江淮文史》雜誌. 2011年1期. 
  4. ^ 4.0 4.1 4.2 成彥. 撒落在康平路上的记忆. 網易-新民晚報. 2008-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5. ^ 关于将“来斯别业”等204处三普登录点公布为徐汇区文物保护点的公告. 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政府. 2017-04-27. 
  6. ^ 上海市徐匯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 康平路205号巴洛克风格的花园住宅. 2011-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7. ^ 康平路1号. 新浪網. 2009-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8. ^ 周南征(口述); 馮遠(編寫). 康平路1号的周抗. 上海政協-聯合時報. 2009-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9). 
  9. ^ 劉正才. "上海县知事"被害案. 《檢查風雲》雜誌. 2004年7期: 64–65. 
  10. ^ 范衛平. 解密:张春桥阴谋策划“康平路事件”震惊全国. 新浪-新聞午報. 2005-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