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大腺炎(英語:bartholinitis),為前庭大腺出現的炎症,多為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鏈球菌腸球菌淋菌等混合感染。本病多發生於生育期年齡婦女,感染多為單側。

急性炎症通常會感受到局部疼痛,尤其是膿腫形成後,常伴有發冷、發熱、寒戰,有時還出現大小便困難。檢查時可發現在大陰唇下1/3處,局部紅、硬、觸痛明顯,若形成膿腫,可見雞蛋大小腫塊,表麵皮膚發紅,變薄,有觸痛及波動感,周圍組織水腫。常伴有腹股溝淋巴結腫大[1]。急性期病變擴散可引起直腸周圍膿腫。周圍血象中的白血球數增高,尤其中性粒細胞增高明顯。急性期後,如腺管口阻塞,腺體內分泌物不能排出,則可形成前庭大腺囊腫[2][3]

參考

編輯
  1. ^ 張岩. 前庭大腺炎. 中國社區醫師. 2004, 20 (15): 16–16 [2014-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28). 
  2. ^ 朱培艷. 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庭大腺炎 34 例. 河北中醫. 2004, 26 (4): 290–291 [2014-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28). 
  3. ^ 孫美鳳. 脓肿造口术治疗前庭大腺脓肿 38 例临床分析. 中原醫刊. 2002, 31 (7): 23 [201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