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長海

中国武术家·格斗搏击功夫家

何長海(1912年—1981年),浙江諸暨人,定居於杭州,中國武術家和技擊家,是20世紀後半葉浙江省武術界泰斗和領軍人物。

何長海

生平

編輯

何長海於陰曆1911年末出生於浙江紹興諸暨縣趙家鎮花明泉村,幼時家貧,隨之在當時紹興人遷徙杭州的潮流中移居杭州。[1]

何長海自幼好武、勤習不輟;後隨同鄉蔣玉堃於杭州城隍山藥王廟拜韓慶堂為師,得以系統修習長拳械、摔跤擒拿[永久失效連結]等技藝;再拜劉百川為師,精習羅漢神打技擊及各類拳械。此外,在多年的習武生涯中,何長海還主要從學於田兆麟劉金聲(韓慶堂之同鄉好友),也曾受教於李景林孫祿堂王子平黃元秀高振東楊澄甫丁彪等諸師。

由於何長海極佳的身體素質和悟性,再加上明師指點和多年苦練,功夫爐火純青。1933年,通過第二屆國考並獲甲等;1936年通過我國第十一屆奧運會拳擊選拔賽入選為集訓隊員;1948年,獲第七屆全運會重量級摔跤第二名(在平手時謙讓)和重量級舉重第二名(並以501磅打破486磅的全國紀錄)...

與其老師韓慶堂、劉百川一樣,何長海精於傳統武術技擊,並對拳擊等也頗有造詣,具有極為豐富的實戰經歷。根據《東南日報》連載,1935年,曾作為武術界代表擊敗白俄大力士馬嘉樂夫[2];1939年,擊敗一日本柔道黑帶高手...

 
1935年擊敗馬嘉樂夫報載

何長海原本即愛好飲酒,又受若干宵小弟子的影響,長期菸酒過量,於西元1981年11月因意外而血管破裂猝死。

民國時期,傳統武術/技擊有了空前的內外部交流和驗證,從而得到了大發展。而何長海一系的傳統武術/技擊,最大優點即在於無論是長拳短打、內家外家、單練對練、徒手器械、套路實戰、踢打摔拿、點穴推拿傷科,通過該時期諸多明師的傳授,而保留了一個高質量的體系。

何長海在世時登門求教者極多、影響極大。1949年之後,何長海及其師弟肖忠義、高小毛等一系的武術被外界通稱為「何派」,為我國武術強省浙江的最大武術派系。其主要弟子包括許大鑒(亦為傅劍秋關門弟子)、沈炳虎、唐水泉、何子楚(次子)和陳惠中等,浙江省武術隊歷任教練秦德純、陳順安等亦為何長海弟子或再傳弟子。

據不完全整理,何長海原本留存的武術體系主要內容包括: 韓慶堂系 練步拳、功力拳、十路彈腿、一至十路查拳、大小洪拳、新編三路炮拳、擒拿、擒拿拳、擒拿串、摔跤、三才劍、三才對劍、昆吾劍、七星刀、風磨棍、楊家十三槍、各類雜兵等; 劉百川系 羅漢單操手十大形、羅漢十八式、羅漢神打拳、羅漢變式、羅漢神打技擊、羅漢蹲山樁、羅漢排山功、三意拳、劉氏太極拳、追風劍、骨傷科技法、推拿等; 田兆麟系 太極大架、太極老六路、太極老架、太極推手、太極對拳、太極搓球功等; 劉金聲系 太宗螳螂拳、螳螂鐵爪功等; 黃元秀系 武當對劍等; 王子平系 石擔打花技法等; 國術館/其它/未能確定來源 拳擊、點穴、劈劍、刺槍、八極拳、八極對接、八卦掌、武松獨臂拳、武鬆脫銬拳、純陽劍一路、純陽劍二路、五虎斷門刀、五虎斷門槍、六合對棍等; 何長海創編 三路活拳、跤拳。

何長海儘管是一位極有成就的武術家和技擊家,掌握了民國時期諸多明師所傳授的大量技藝,但其生涯後期在武術改革的道路上也犯了諸如大幅改編一些原有優秀傳統套路、在對諸入室弟子因材施教的同時未能系統傳授其它技藝等明顯錯誤。原因在於:一、民國時期傳統武術和技擊有了空前的交流,也受到了空前的衝擊,如何繼承傳統是一個頗有爭議的問題;二、20世紀後半葉中國大陸的武術開始向樣板化、舞蹈化方向發展;三、何長海認識到了武術套路主要的健身而非技擊作用,卻沒有進一步認識到任何運動均應遵循客觀的生理規律,以及傳統武術套路的文化意義;四、何長海缺乏相應的科學文化知識,對武術的理性認識遜於其高度的感性認識;五、何長海要求較高、不輕易授予真傳。

參考資料

編輯
  1. ^ 杭州萝卜绍兴种. [2012-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2. ^ 吴山国术研究所. [2012-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