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K37防空导弹 (9K37 Buk;俄语:9К37 «Бук»山毛榉)是3M9 Kub库班(SA-6)中程中空面对空导弹系统的后继型号。它在每部战斗车装备导弹数量、射程、射高、制导精度、弹头威力等方面都有很大改进。9K37出口型号称作“恒河”(俄语:Ганг)。9K37是苏联及俄罗斯国防部授予的正式系统型号,北约命名SA-11牛虻(英语:Gadfly)。9K37与3M9 “库班”具有互操作性。

9К37 "Бук"
9K37 “山毛榉”地对空导弹
北约代号:SA-11“牛虻”(Gadfly)
9K37导弹车
类型地对空导弹
原产地 苏联
服役期间1979年至今
生产历史
生产商Tikhomirov/Lyulev
基本规格
重量1,521 lb(690 kg)
长度18 ft(5.55 m)
直径1.31 ft(0.4 m)
弹头高爆弹头
弹头量154 lb(70 kg)

发动机固体火箭推进器
作战范围4-30 km
飞行高度46,000 ft(14,000 m)
速度3马赫
制导系统半主动雷达导引
发射平台陆基9A310M发射车
海基垂直发射装置
9K37海基垂直发射装置

开发历史[1][2] [3]

编辑

根据1972年1月13日苏联部长会议的决议,开发替代军用防空系统“立方体”的综合体,由几乎与创建“KUB”防空系统相同的相关企业组成。

仪器工程研究所(原 OKB-15 GKAT)负责开发整合系统,首席设计师是A.A.拉斯托夫;

9S470指挥所的首席设计师G.N. Valaev,后来由V.I. Sokiran接任;9A38自行式射击系统的主要设计师V.V. Matyashev;9M38导弹的半主动雷达导引头9E50的首席设计师是I.G. Akopyan 。

测量仪器研究所(NIIP)MRP负责 9S18“圆顶”探测与目标指示雷达,首席设计师是A.P. Vetoshko,后来由Yu.P. Shchekotov接任;

OKB“Novator”负责开发9M38火箭,首席设计师是L.V.Lyulev;

MKB“Start”(前 OKB-203 GKAT)负责开发发射装置 9A39,首席设计师是 A.I. Yaskin;

OKB-40梅季希机械制造厂 (MMZ)负责开发防空系统的底盘,首席设计师 是N.A. Astrov;

同时也计划创建海军防空系统M-22“飓风”。

最初计划在1975年第二季完成防空系统的研制,但当时发现任务比看上去要复杂。根据1974年5月22日苏联部长会议决议决定将防空系统的研制分为两个阶段 :

  • •第一阶段包括开发9M38导弹防御系统和9A38自行火力系统,并将其作为9K37-1 Buk-1防空系统纳入2K12 Kub-M3防空系统。计划在 Kub-M3 防空系统的每个连中配备一套 9A38 自走系统。这种防空系统的联合测试计划于1974年9月开始。
  • 第二阶段规定建立Buk防空系统本身,包括9S18侦测站、9S470指挥所、9A310自行火炮系统、带有9M38防空导弹的9A39发射装置。

9K37-1 Buk-1防空系统的测试于1975年8月至1976年10月在Emba试验场进行,1S91M3自行式侦察和导引系统(SURN)、9A38自行式射击系统(SOU)的一部分,以及自行式发射装置(SPU))2P25M3,配备3M9M3和9M38导弹,配备9V881维修车(MTO)参与了测试。

该系统被命名为2K12M4“Kub-M4”防空系统,于1978年被苏联地面部队防空部队采用。


导弹与制导

编辑

9M37导弹长5.55米,弹径40厘米,翼展1.2米,战斗部重70千克,无线电近炸引信,复合制导,飞行中段为惯性与指令制导,末端半主动雷达制导,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23G过载,最高速度1230米/秒。外形酷似标准防空导弹,弹体中段安装4片长弦短翼展控制翼面,尾端安装4片截短三角翼形的活动控制舵面。先快速爬升,再俯冲瞄准目标。

导弹系统进入战斗状态需要5分钟,从目标跟踪到发射导弹需要22秒。

雷达

编辑

9K37使用9S18(北约代号"Tube Arm")或9S18M1СОЦ 9C18 "Купол",圆顶之意;北约代号“雪堆”"Snow Drift")搜索雷达,以及9S359S35M1(北约代号“毁灭之火”"Fire Dome")H/I波段跟踪制导雷达,安装在每部雷达车。

“雪堆”搜索雷达最大探测距离85公里,能够探测35公里处100米高度的飞机,10-20公里处更低高度的目标,10公里处30米高悬停的直升机。“雪堆”雷达可以从P-18旅级预警雷达(北约代号“匙架”Spoon Rest)获得早期预警信息。“雪堆”雷达安装在与导弹车同样的底盘上。Fire Dome雷达是单脉冲系统,可以跟踪射程3-32公里高度和15-22000米距离的导弹,可同时制导三枚导弹攻击一个目标。

9K37比3M9库班河(SA-6)更强的抗电子干扰能力,可选配光学制导系统。9K37系统还可使用3M9库班河(SA-6)1S91同花顺Straight Flush 25千瓦G/H波段连续波雷达。

指挥站负责搜索雷达与导弹发射车间的通信,每个指挥站可同时与6部发射车联通。

海军型的SA-N-7系统使用MR-750顶舵Top Steer D/E波段搜索雷达,最大探测距离300公里;3R90前罩Front Dome H/I波段跟踪与制导雷达,最大工作距离30公里。

载车

编辑

9K37使用的9A39装填车类似于9A310运输-起竖-发射-雷达车,但雷达被一部用于吊装导弹的起重机替换。装填车可以直接发射导弹,但要求有一部导弹发射车上的跟踪雷达为其制导。“雪堆”搜索雷达安装在一部类似的底盘上称为9S18,指挥车也使用类似底盘称为9S470。从装填车到发射车吊装导弹需要13分钟,从储存处到装填车的吊装需要15分钟。

每个导弹营包括一部指挥车,一个搜索雷达车,六部导弹车(运输-起竖-发射-跟纵雷达一体),三部装填车。每个导弹连则包括两部运输-起竖-发射-雷达车,一部装填车。

型号

编辑

9K37导弹的是9K37导弹家族的最原始版本,它长5.55米,弹径400mm,翼展0.86米,发射重量690千克,有70千克高爆碎裂弹头,飞行速度越3m,最大有效射程25公里,飞行高度15-14020米,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一枚导弹击伤或击毁飞机的概率为88.5%[4]

9K37M1

编辑

9K37M1是9K37的改进版,被称为“恒河”,用于出口。

9K37M1-2(SA-17)

编辑

9K37M1-2被北约称为SA-17,9K37M1-2使用的是9M38导弹,之后使用1998年入役的9M317ME导弹。它于1995年进入俄罗斯陆军服役.

9K37M1-2的海军型被美国防部命名为SA-N-12,共享北约代号“灰熊”。它是一种俄罗斯研制的舰载中程防空导弹系统,命名为“施基利/无风”,采用单臂倾斜发射架发射,甲板下有自动再装填系统,后备弹舱中12枚导弹呈环状排列,一般每部发射架配备两个后备弹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现代级驱逐舰052B型驱逐舰即装备此种导弹系统。而据简氏的说法,9K37M1-2的海军型称为EZH,美国防部命名SA-N-7B灰熊(用9M317导弹)然后用“无风”的名字出口的9M317ME导弹系统被命名为SA-N-7C古林原鲨[5]。简氏还报道说,俄海军有一种3S90M海龙卷式系统。

9M317由俄罗斯阿尔马兹·安泰设计局下属的革新者机械制造联合体生产,与9M38M1相比,弹体中部的控制翼面后移,射程达45公里,具有20公里反巡航导弹与反弹道导弹能力。2005年推出的9M317ME放弃了单臂倾斜发射、转轮再装填的模式,改为冷发射垂直发射,改进后的燃料使导弹最高速度达到1550米/秒。改进后的VLS发射系统命名为“无风-1A/3S90E-1A”。NIIP研究所05年报道说使用9M317A导弹的Buk-M1-2A "OKR Vskhod"(幼芽)正在进测试[6]。目前,格里戈洛维奇海军上将级使用该导弹。

3K90 M-22飓风

编辑

使用9М38(9М38М1)导弹的作战系统3K90 M-22 Uragan'(Russian Ураган – 飓风)是“山毛榉”的海军舰载型号,弹体重690KG,射程32KM,系统由9M38导弹和单臂发射装置和3R90“奥列姆”火控装置和据说有三百公里探测范围的MR-750“护卫舰”型三座标雷达[7]组成名为3S90«Штиль»-Shtil“施基利/无风”的系统,北约命名为SA-N-7牛虻。

9K37MB

编辑

2005年5月白俄罗斯展出了他们的改进型——9K37MB[8]

9K37M3(Buk-M3)

编辑
 
俄军的最新改型Buk-M3,采用9A316M平台,拥有两套6连装的防空系统

现代化版本,更新了电子设备,导弹改为6装发射筒,2016年起交付俄军[9]。最新的Buk M3导弹已证明击落乌克兰无人机[来源请求], ATACMS、Tochka-U 弹道导弹和 HIMARS 多管火箭系统(MLRS)发射的火箭弹。[10]该系统还配备了数字控制界面和侧面摄像头,以实现更好的驾驶体验[11]

各型号对比

编辑
导弹系统
(北约命名)
3M9
"Kub"
(SA-6)
9K37
"山毛榉"
(SA-11)
9K37M
"山毛榉-M1"
(SA-11)
9K37M1
"山毛榉-SAR"
(SA-11)
9K37M1-2
"山毛榉-M1-2"
(SA-17)
入役 1966 1980 1984 1995 1998
每部战斗车导弹数量 3 4 4 4 4
导弹重 599 kg
(1321 lb)
690 kg
(1521 lb)
690 kg
(1521 lb)
690 kg
(1521 lb)
710-720 kg
(1565-1587 lb)
射程 3-24 km
(2-15 miles)
4-30 km
(3-19 miles)
3-35 km
(2-22 miles)
3-42 km
(2-26 miles)
3-50 km
(2-31 miles)
射高 800-11000 m
(2,600-36,000 ft)
30-14000 m
(100-46,000 ft)
30-22000 m
(100-72,000 ft)
30-25000 m
(100-82,000 ft)
30-25000 m
(100-82,000 ft)
最大速度
马赫数
2.8 3 3 3 3
最大目标速度
马赫数
2 2.5 4 4 4
同时
交战目标数量
1 2 6 6 6

系谱

编辑
 
 
 
 
 
 
Kub立方体{{{Kvadrat平方}}}
 
 
 
 
 
 
 
 
 
 
 
 
 
 
 
 
 
 
 
 
 
 
 
 
 
 
 
 
 
 
Kub-M1
 
Kub-M
 
 
 
 
 
 
 
 
 
 
 
 
 
 
 
 
 
 
 
 
 
 
 
 
 
 
 
 
 
Kub-M3
 
 
 
 
 
 
 
 
 
 
 
 
 
 
 
 
 
 
 
 
 
 
 
 
 
 
Kub-M4
 
 
 
 
 
 
 
 
 
 
 
 
 
 
 
 
 
 
 
 
 
 
 
 
 
 
 
 
 
 
 
 
 
 
Buk
 
 
 
 
 
 
 
 
 
UraganShtil无风
 
 
 
 
 
 
 
 
 
 
 
 
 
 
 
 
 
 
 
 
 
 
 
 
 
 
 
 
 
 
 
 
 
 
 
 
 
 
 
 
 
 
 
Buk-M1
 
 
Buk-1
 
 
 
 
 
 
 
 
 
 
 
 
 
 
 
 
 
 
 
 
 
 
 
 
 
 
 
 
 
 
 
 
 
 
 
 
 
 
Buk-M1-2Gang恒河
 
 
 
 
 
 
 
 
 
 
 
 
 
 
 
 
 
 
 
 
 
 
 
 
 
 
 
 
 
 
 
 
 
 
 
 
 
 
 
 
 
 
 
 
 
 
 
 
 
 
 
 
 
 
 
Buk-M2UralBuk-M2EBuk-M2EK
 
 
 
 
 
Ezh
 
 
 
 
 
 
 
 
 
 
 
 
 
 
 
 
 
 
 
 
 
 
 
 
 
 
 
 
 
 
 
 
 
 
 
 
Buk-M1-2ABuk-M3
 
 
 
出口版
 
本土版
 
{{{Smerch海龙卷}}}Shtil无风-1
 

注:Uragan是飓风的意思,smerch是海龙卷风。

服役状况

编辑

实战使用

编辑

马来西亚航空17号班机空难调查报告称,事故客机被属于俄军第53防空导弹旅的一辆山毛榉导弹发射车发射9K37导弹击落。

参考文献

编辑
  1. ^ Основные системы и средства противовоздушной обороны. militaryarticle.vibrokatok.by. [2024-06-14]. 
  2. ^ 9К37 Бук - SA-11 GADFLY | MilitaryRussia.Ru — 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енная техника (после 1945г.). militaryrussia.ru. [2024-06-14]. 
  3. ^ Важные даты - АО "НИИП имени В.В. Тихомирова". www.niip.ru. [2024-06-14] (俄语). 
  4. ^ 资料:俄罗斯“BUK-M1施基利”防空导弹. [2014-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1). 
  5. ^ 存档副本. [2011-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03). 
  6. ^ 存档副本. [2012-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22). 
  7. ^ Фрегат (радиолокационная станция). [2020-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3). 
  8. ^ Вестник ПВО. [2012-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9). 
  9. ^ 存档副本. [2023-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5). 
  10. ^ Поражает снаряды HIMARS, баллистические ракеты ATACMS, «Точка-У»: что известно о модернизированном ЗРК «Бук-М3». www1.ru. [2024-06-14] (俄语). 
  11. ^ 存档副本. [2023-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3). 
  12. ^ 烏俄戰車中損失的俄軍車輛圖輯 (不斷更新). 尖端科技 军事数据库. [2023-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5). 
  13. ^ Source: Military Balance 2016, page 206
  14. ^ Hristoforov, Vladislav. Україна модернізує зенітні установки ЗРК "Бук М1". 2018-03-03 [2018-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04). 
  15. ^ Kazakhstan receives first Buk-M2E air-defence system from Russia. Janes.com. [2022-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3). 

参阅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