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达康纳尔岛战役期间,日本海军常在夜间以高速驱逐舰突破美军的封锁,向瓜岛输送兵力及物资。[1]美国海军对此补给作业称之为“东京快车”。而日军则称之为“老鼠运输”(鼠輸送)。

东京快车
1942年日军登上“东京快车”的驱逐舰。

存在时期1942年8月 – 1943年11月
国家或地区 大日本帝国
效忠于大日本帝国海军
部门 大日本帝国海军
种类临时 后勤组织
功能为防卫所罗门群岛新几内亚的日本陆军和海军部队提供后勤和增援
规模不定
驻军/总部新不列颠岛拉包尔
所罗门群岛肖特兰群岛
巴布亚新几内亚布因
别称Cactus Express
鼠输送
蚁输送
参与战役埃斯帕恩斯角海战
塔萨法隆加海战英语Battle of Tassafaronga
ケ号作战日语ケ号作戦
布莱克特海峡海战英语Battle of Blackett Strait
库拉湾海战
科隆班加拉岛海战英语Battle of Kolombangara
维拉湾海战
维拉拉维拉海战
圣乔治角海战
指挥官
著名指挥官三川军一
田中赖三日语田中頼三
桥本信太郎日语橋本信太郎
伊集院松治


背景 编辑

1942年8月7日,美军登陆瓜达康那尔岛,为了保住该岛,日军派出一木支队增援,为了求快因此不用运兵船而用航速快的驱逐舰运送,该部队成功登陆,这是东京快车运用的开始。

一开始,因为战前的作战计划,日本驱逐舰是渐减作战的重要角色,所以运输任务只被当成临时性的; 然而美国启用了亨德森机场后,日军失去制空权,航速低的运兵船根本无法安全抵达瓜岛,因此只能继续运用驱逐舰,趁着夜晚美军无法有效使用飞机轰炸的时候运兵增援。日军内部因为这专跑夜间的行动模式好像老鼠,所以戏称为鼠输送。另外还有用大发动艇这类登陆艇的,因为鼠输送的名称联想到,被称为蚁输送日语蟻輸送

运输效率 编辑

驱逐舰航速远高于运兵船,因此可以在夜晚接近瓜岛,午夜时刻抵达,卸下军队和运补物资后趁着黎明前离开到安全水域。然而驱逐舰并非为了两栖作战设计的,一艘货轮或运兵船可以运送相当本身空排水量的物资,但一艘2500吨级的阳炎级驱逐舰却只能搭载15-20吨,相当于150名士兵。另外货轮的起重机可以吊挂大炮卡车等重装备,提供完整的部队作战支援,驱逐舰只能输送拆解的炮管等零件,上岸后组装,因此运输效率远比货轮差。然而在丧失制空权的状况下,日军也别无他法。

结果和影响 编辑

瓜岛战役期间,日军总共派出350船次的驱逐舰,总共运输了约2万人以上。盟军也发现了日军这样的运用,因此也派机舰拦截,发生数次海战。半年间为了运输任务,日军损失14艘驱逐舰,63艘损伤,损失相当的重。因为发现原有驱逐舰设计不适合这种任务,因此在开发新型的丁型驱逐舰时,也特别考虑了运输任务和生存性,也是这种作战行动的教训。

相关海战 编辑

为中断东京快车,美国海军的驱逐舰多次截击东京快车,而与日方驱逐舰交战。

参见条目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Speller, Ian. Amphibious Warfare: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Amphibious Operations in the 20th Century [两栖战: 二十世纪两栖作战的理论与运用]. Argun. 2007: p.124. ISBN 9789867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