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恺(555年—612年11月6日),字安乐北周隋朝大臣,鲜卑人。许国公宇文贵之子,杞国公宇文忻弟。

生平 编辑

宇文恺生于西魏恭帝二年(555年),父亲宇文贵以弓马显名。三岁赐爵双泉伯,七岁晋封为安平郡公。宇文恺少好学,博览书记,解属文多技艺,号名父公子。官至御正中大夫。大象二年(580年),为匠师中大夫。宇文恺擅建筑。隋代著名工程,多有参预。担任营宗庙副监、太子左庶子,庙成,别封甑山县公。开皇二年(582年),隋文帝下诏营建新都大兴城(今陕西西安),以恺为营新都副监,高颎为大监,开皇二年六月动土兴建,隔年三月初步竣工,其规模计划皆出自宇文恺。开皇四年(584年),主持开凿广通渠,把渭水导入黄河。拜莱州刺史。六年(586年),宇文忻被诛,宇文恺除名于家。后率命修鲁班故道。十三年(593年),为检校将作大匠,监仁寿宫。历任仁寿宫监、将作少监。仁寿二年(602年),与杨素监建文献独孤皇后山陵,复爵安平郡公。大业元年(605年)主持规划建造东都洛阳城,城分宫成、皇城和外廓城。为副监,转任将作大匠。又制定舆服,甚得隋炀帝赏识。

炀帝北巡,宇文恺能造“大帐”,其下可以坐几千人;又能制造观风行殿,能够容得下侍卫百人,而且下装轮轴可推移。

大业四年(608年),拜工部尚书,规画修筑长城。大业八年,进金紫光禄大夫。十月甲寅(612年11月6日),宇文恺去世[1],谥康。著有《东都图记》二十卷、《释疑》一卷、《明堂图议》二卷。

家庭 编辑

兄弟姐妹 编辑

子女 编辑

  • 宇文儒童,隋朝尚书左丞
  • 宇文温,隋朝尚食直长
  • 宇文氏,嫁隋朝光禄大夫、江南道元帅总管、尚书左仆射、耿国公王士隆

延伸阅读 编辑

[]

 北史·卷075》,出自李延寿北史
 隋书·卷68》,出自魏徵隋书

参考书目 编辑

  • 隋书·卷六十八·列传第三十三·宇文恺》
  • 北史·卷六十·列传第四十八.宇文贵 子善 忻 恺》
  1. ^ 《隋书·炀帝纪下》:冬十月甲寅,工部尚书宇文恺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