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伏依伯国(法语:Comté de Savoie意大利语Contea di Savoia)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邦国,在11世纪勃艮第王国崩溃后,它与瑞士的自由公社一同诞生。


萨伏依伯国
1003年—1416年
萨伏依神圣罗马帝国旗 (第一批伯爵使用该旗以向神圣罗马皇帝表忠)
神圣罗马帝国旗
(第一批伯爵使用该旗以向神圣罗马皇帝表忠)
萨伏依国徽
国徽
13世纪中叶左右神圣罗马帝国疆域内的萨伏依伯国及其领地(  红色)。  淡黄色区域为勃艮第王国的其余部分。请注意,萨伏依的部分领地位于该王国之外(为意大利王国的一部分)。萨伏依核心地带是领土中最西端的领地。萨伏依核心地带西北方未标记的领土布雷斯于1272年获得。
13世纪中叶左右神圣罗马帝国疆域内的萨伏依伯国及其领地(  红色)。  淡黄色区域为勃艮第王国的其余部分。请注意,萨伏依的部分领地位于该王国之外(为意大利王国的一部分)。萨伏依核心地带是领土中最西端的领地。萨伏依核心地带西北方未标记的领土布雷斯于1272年获得。
地位神圣罗马帝国邦国
(自1032年或1313年起)a
萨伏依国英语Savoyard state核心区
首都尚贝里 (自1295年起)
政府君主制
萨伏依伯爵 
• 1003年–1048年
翁贝托一世
• 1391年–1416年
阿梅迪奥八世
历史时期中世纪盛期
1003年
• 继承都灵藩侯国英语March of Turin
1046年
• 亨利七世宣告其为帝国直辖领地英语Imperial immediacy
1331年
• 获得尼斯伯国
1388年
• 获得日内瓦伯国
1401年
• 西吉斯蒙德将其升格为公国
1416年
前身
继承
阿尔勒王国
萨伏依公国
  1. 1032年,勃艮第国王鲁道夫三世去世,对该伯国拥有宗主权勃艮第王国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1331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七世宣告萨伏依伯国为帝国直辖领地英语Imperial immediacy

历史

编辑
 
萨伏伊早期的徽章

萨波迪亚英语Sapaudia莱芒湖,以南、自罗讷河一直延伸到阿尔卑斯山西部的部分。从公元9世纪中叶起,萨波迪亚一直属于上勃根地的一部分,并由博索尼德王朝公爵胡克贝特英语Hucbert统治。萨波迪亚与勃根地的自由领(今天的弗朗什-孔泰)合并。

1003年,“白手”翁贝托一世被勃根地的鲁道夫三世立为伯爵。他支持亨利二世的继承权利,并以坎特伯雷的安瑟莫的死亡为因,从主教手上篡夺奥斯塔伯国。在他对康拉德二世在鲁道夫的死亡后割让阿尔勒表达支持后,他镇压了厄德二世英语Count Odo伯查德主教英语Burchard (bishop of Aosta),他还获得莫里耶讷伯国英语County of Maurienne(原为维埃纳省总主教所管辖)与穆捷大主教所掌管的沙布莱塔朗泰斯领地。

虽然阿尔勒王国依旧是名义上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王国,翁贝托的后裔(即后来的萨伏依家族)仍然以伯国的地位维持独立。公元1046年,厄德与苏萨侯爵乌尔里克·曼弗雷德二世英语Ulric Manfred II of Turin的女儿阿德莱德英语Adelaide of Susa结婚。阿得雷德优先其他兄弟与亲属继承了其父的领地[注 1],厄德借此控制了都灵藩侯国英语March of Turin的广大地区,并且借由自己从兄长那里继承的领地而统一了萨伏依。

 
尚贝里城堡

此时,萨伏依伯国持续进行扩张。公元1218年,萨伏依自哲林根王朝处继承了沃州北方、日内瓦湖附近的土地。1220年,萨伏依伯爵托马索一世占领了皮内罗洛镇和尚贝里(后来萨伏依的首都)。公元1240年,托马斯的小儿子彼得罗二世被其外甥女婿英王亨利三世邀请至英格兰(因亨利三世与普罗旺斯的埃莉诺结婚,后者为拉蒙·贝伦格尔四世与亨利之妹萨伏依的贝亚特丽斯英语Beatrice of Savoy的次女)。彼得被任命为五港总督里士满伯爵。此外,彼得罗也在伦敦建立了萨伏依宫

1313年,萨伏依伯爵阿梅迪奥五世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七世宣告成为皇帝的直辖领地,并在1349年转移多菲内给未来的法王查理五世与在1365年指派萨伏依伯爵阿梅迪奥六世为阿尔勒的教区代理主教后,勃根地王国不再拥有全部的直接统治权。

阿梅迪奥七世于1388年透过收购尼斯伯国获得了通往地中海的通道。其子阿梅迪奥八世于1401年买下日内瓦伯国。141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吉斯蒙德终于将萨伏依自伯国升格为萨伏依公国

注释

编辑
  1. ^ 其中一人可能就是圣安瑟莫的父亲贡道夫。

参考文献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 Taylor, A.J. and Lewis is Savoy. "A Letter from Lewis of Savoy to Edward I" The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 Vol. 68, No. 266 (Jan., 1953), 56–6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