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人人可編輯自由百科全書

特色條目

2018年8月上旬,熱帶風暴伊萊亞娜吹襲墨西哥西部,雖規模較小,但仍然引發洪災並奪去多條人命。伊萊亞娜源自7月26日離開非洲西海岸的東風波,8月4日清晨進入東太平洋。接下來系統快速發展,當晚便成為熱帶低氣壓。氣旋起初層次分明,但很快就因北向風切變大幅削弱並降級。8月5日成為熱帶風暴,並於次日達到風力時速100公里,氣壓998毫巴(29.47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此時已經開始發展出風眼牆結構。接下來,伊萊亞娜逐漸同附近的颶風約翰相互交織,結構漸遭擾亂,最終在8月7日被後者吸收。

你知道嗎?

優良條目

颱風妮妲2004年太平洋颱風季的第四個熱帶氣旋和第二個獲命名的風暴。妮妲是2004年颱風季的第二個超級颱風,達到風力時速260公里(一分鐘平均)的最高強度。風暴在菲律賓東南方形成。颱風掠過菲律賓東部,導致整個菲律賓群島出現大雨。妮妲後來向東北加速,在轉變成溫帶氣旋的同時掠過日本以東海域。妮妲合共造成130萬(2004年美元)的損失,亦導致31人死亡。

每日圖片

新聞動態

嫦娥六號
嫦娥六號

歷史上的今天

6月27日吉布堤獨立日1977年

1977年
法屬阿法爾和伊薩領地正式脫離法國近100年的統治而獨立,並定名為吉布堤共和國
1991年
南斯拉夫人民軍開始進攻在兩日前宣佈獨立的斯洛文尼亞十日戰爭(圖)爆發。
1994年
奧姆真理教在日本松本市釋放沙林毒氣,造成八人死亡、五百多人受傷。

參與維基百科

維基百科是一個多語言內容自由任何人都能參與的協作計劃,其目標是建立一個完整、準確且中立的百科全書。

中文維基百科的成長依靠您的參與,無論是創建新條目編輯現有條目,或者為條目增加插圖,您都可以為維基百科作出貢獻。

維基百科提醒您

維基百科由非營利組織維基媒體基金會運作。基金會旗下尚有其他數個多語言、內容開放的維基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