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南開大學/創始人

張伯苓(1876年4月5日—1951年2月23日),名壽春,字伯苓以字行,天津人,中國近代教育家、體育活動家、政治家。張伯苓早年畢業於北洋水師學堂,曾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修高等教育,上海聖約翰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名譽博士。張伯苓南開大學南開中學等南開系列學校的創始人及校長,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創始人和常務委員之一;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理事長;中華民國考試院首任院長

張伯苓1895年畢業於北洋水師學堂,曾在北洋水師實習並親歷甲午海戰和北洋水師的覆沒,退役回到天津後轉而興辦教育,適逢天津紳士嚴修倡導興辦新學,聘張伯苓主持嚴氏家塾,此後張一生從事教育事業,創辦南開中學、南開大學等南開系列學校,接辦自貢曙光中學,從南開派員支援東北大學並義務擔任東北大學校董會委員,產業創辦並擔任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常務委員。因創辦新式教育,張伯苓被尊稱為「中國現代教育的一位創造者」,作為中國奧林匹克運動的最早倡導者,曾提出奧運三問,而被譽為「中國奧運第一人」。晚年,張伯苓曾介入政治領域,擔任中華民國考試院院長,同時與蔣介石、周恩來等人交好,國共內戰結束後一度在海峽兩岸評價兩極化。

張伯苓妻子王淑貞,二人育有四子一女。除四子死於抗日戰爭時期外,多名子女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受迫害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