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內政部

政府部门

馬來西亞內國部馬來語Kementerian Dalam Negeri、英語:Ministry of Home Affairs,簡稱內政部KDNMOHA),是馬來西亞政府的一個部門,職責為管理公共安全及公共秩序、處理民事登記外籍勞工事務、社會管理、禁毒、管理志願者、處理更生和實施懲罰、規範電影製作和發行活動以及控制出版,印刷分銷的印刷原料,以確保古蘭經文本的真偽,防止古蘭經文本的扭曲[1]。其總部設立在布城

 馬來西亞政府機構
馬來西亞內政部
Kementerian Dalam Negeri
Ministry of Home Affairs
馬來西亞內政部標誌
機構概要
成立時間2008年3月18日,​16年前​(2008-03-18
前身機構內政部
內部安全部英語Ministry of Internal Security (Malaysia)
機構類型馬來西亞部門[*]內政部
機構駐地Setia Perkasa 1, 2, 7 & 9,
Kompleks Setia Perkasa
Pusat Pentadbiran Kerajaan Persekutuan,
62546 Putrajaya
格言Keselamatan Tanggungjawab Bersama
僱員數187,343 (2017)
年度預算額12,814,921,100令吉 (2017)
隸屬部長賽夫丁納蘇迪安
隸屬副部長三蘇安努亞
機構首長秘書長:Datuk Haji Ruji bin Haji Ubi
副秘書長(政策及管制):Datuk Mohd Zamri bin Mat Zain
副秘書長(安全):Dato' Haji Abdul Halim bin Haji Abdul Rahman
副秘書長(管理):Abdul Gapar bin Haji Abu Bakar
上級部門馬來西亞內閣
網站馬來西亞內政部官網
備註
馬來西亞內政部的Facebook專頁
影像資料

組織結構[2] [3]

編輯
內政部部長
賽夫丁納蘇迪安
內政部副部長
三蘇安努亞
秘書長
副秘書長(政策及管制)副秘書長(安全)副秘書長(管理)
反販賣人口理事會國家戰略辦公室
策略規劃處
公共安全學院
國民及社團登記處
國際關係處
移民事務處
移民綜合系統特遣辦公室
內部審計處
法律顧問辦公室
警察部隊委員會
廉政科
組織通訊科
內政部附屬聯邦部門及機構安全及公共秩序處
執法及管制處
監獄、反毒品及志願警衛處
電影審查辦公室
罪案及暴力預防監視處
特赦局秘書處
管理服務處
會計處
發展處
人力資源管理處
採購處
財務處
信息技術管理處

聯邦部門

編輯
  1. 馬來西亞皇家警察 (RMP)(官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 馬來西亞海事執法機構 (MMEA)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 馬來西亞監獄局(PRIDE)(官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4. 馬來西亞移民局(JIM)(官網
  5. 馬來西亞國民登記局(JPN)(官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6. 馬來西亞社團註冊局(JPPM)(官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7. 馬來西亞關卡及邊境機構(AKSEM)
  8. 志願警衛局(RELA)(官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聯邦機構

編輯
  1. 國家反毒機構(AADK)(官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 馬來西亞公共安全學院(IPSOM)
  3. 反販運人口和非法移民委員會(MAPO)
  4. 預防犯罪及恐怖主義委員會
  5. 緩刑委員會
  6. 電影審查局(官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7. 馬來西亞國家印務有限公司(PNMB)(官方網站

立法

編輯

內政部負責管理幾項主要法案:

  • 1969年罪犯登記和不良人士法(第7條文)
  • 1948年煽動法令(第15條文)
  • 1959年國民登記法(第78條文)
  • 1972年官方保密法(第88條文)
  • 1966年護照法(第150條文)
  • 1975年出生和死亡(特別規定)註冊法(第152條文)
  • 1959/63移民法(第155條文)
  • 1976年法律改革(婚姻及離婚)法(第164條文)
  • 1957年爆炸物法(第207條文)
  • 1952年收養註冊法(第253條文)
  • 1959年預防犯罪法(第297條文)
  • 1959年保護區和受保護區法(第298條文)
  • 1957年出生和死亡註冊(第299條文)
  • 1984年印刷和出版法(第301條文)
  • 1984年國防基金會(解散和轉讓)法(第305條文)
  • 1985年危險藥品(特別預防措施)法(第316條文)
  • 1986年印刷古蘭經文字法(第326條文)
  • 1966年社團法令(第355條文)
  • 1967年警察法(第344條文)
  • 1953年刑事司法(第345條文)
  • 1965年住客註冊法(第381條文)
  • 1995年監獄法(第537條文)
  • 刑事訴訟法(第593條文)
  • 2002年電影審查法(第620條文)
  • 2004年國家反毒機構法(第638條文)
  • 2012年和平集會法(第736條文)
  • 2012年安全罪行(特別措施)法(第747條文)
  • 2012年馬來西亞志願團法(第752條文)
  • 2015年預防恐怖主義法(第769條文)
  • 2015年反對外國恐怖主義特別措施法(第770條文)

內政部職能

編輯

該部職能可以分為12個[1]

  1. 安全和公共秩序
  2. 註冊
  3. 移民和外國勞工
  4. 社會管理
  5. 禁毒
  6. 出版古蘭經文本控制
  7. 影片控制
  8. 志願者管理
  9. 更生和實施懲罰

法律制定

編輯

《聯邦憲法》允許國會制定有關內部安全的法律,其中包括:

  • 警察、刑事調查、罪犯登記、公共秩序
  • 消防救援防火易燃物質煙火
  • 民防、緊急管理、應急準備
  • 移民服務、護照簽證
  • 監獄、感化院、還押房屋、拘留地點、緩刑、青少年罪犯
  • 預防性拘留、居住地限制、
  • 海事安全、海上搜索和救援
  • 災害管理、災害防備、災害救濟
  • 邊界安全、反走私
  • 情報服務、國民註冊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Main Function of The Ministry. 馬來西亞內政部. 2018年 [2018-09-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5). 
  2. ^ Pengurusan_Tertinggi-12-September-2018 (PDF). 馬來西亞內政部. 2018-09-12 [2018-09-1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09-19). 
  3. ^ Carta Organisasi Kementerian Dalam Negeri (PDF). Kementerian Dalam Negeri. 06-06-2024 [2024-06-18] (馬來語).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