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孜(?—?),尊稱饒孜阿吉維吾爾族新疆喀什人,中華民國新疆省官員、富商。

生平

編輯

饒孜阿吉是喀什的維吾爾富商,不識字,對楊增新很忠實,在維吾爾族大地主、大商人階級中有一些聲望。思想上略有改良主義傾向。楊增新想通過他來羈縻維吾爾族上層人士,任命他擔任新疆省議會副議長。[1][2]新疆省議會議長安允昇病逝後,由副議長饒孜阿吉暫代議長職,此後楊增新調李溶任議長。[3]

1921年,富商饒孜阿吉在迪化南關「艾合塔日亞學校」設立維吾爾語、算術、史地、理化、俄語等等課程。[4]

1928年7月7日,新疆交涉署長兼軍務廳長樊耀南發動新疆七七政變,新疆省政府主席楊增新在出席新疆俄文法政專門學校畢業典禮時遇刺身亡。當天樊耀南被金樹仁處決。7月9日,金樹仁召見新疆省議會議長饒孜阿吉及地方官員,介紹事變經過。金樹仁旋即接到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復電,金樹仁遂與新疆省政府各廳署長及張培元黎海如等人決定先行就職。1928年7月16日,金樹仁遷入新疆省政府辦公,新疆省政府各委、廳、南北疆將領、各族王公,紛紛致電擁護。1928年8月26日,南京國民政府以平亂有功,任命金樹仁為新疆省政府主席兼新疆總司令,並頒發新疆省政府組織法。[5]

1931年,馬仲英退入玉門關後,和加尼牙孜曾經應新疆省政府代表饒孜阿吉等人的邀請,到哈密城內同哈密當局和談。但看到哈密殘破的情形,和加尼牙孜不禁說道:「哈密人的生命財產都完了,還談什麼和不和的問題呢!」於是他又離開哈密城,返回山里。[6]

1933年5月下旬,馬仲英攻入奇台縣。1933年6月初,前鋒越過孚遠縣(今吉木薩爾縣),駐孚遠團長馬壽福(他早年曾說降鐵木耳)舉城投降,趨向阜康縣盛世才的新疆省政府迅速派兵進攻奇台縣,此即「奇台戰役」。馬仲英在滋泥泉戰敗後迅速撤離奇台縣,這是因為他擔心和加尼牙孜抄他後路。當時和加尼牙孜已經同盛世才的新疆省政府互派代表商討共同對付馬仲英。盛世才派到和加尼牙孜處的代表有饒孜阿吉、那斯爾拜克。他們成功說服和加尼牙孜同盛世才合作。[7]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另一桩"七七事变":新疆王易帜惨遭刺杀,网易,2016-07-07. [2016-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 ^ 包爾漢,新疆五十年——包爾漢回憶錄,中國文史出版社,1994年,第73、101頁
  3. ^ 李溶在新疆民国史中的象征意义,天山网,2014-04-24. [2016-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4. ^ 夏迪婭·伊布拉音,維吾爾民族漢語教學歷史與現狀研究,新疆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
  5. ^ 臨夏文史資料選輯:憶金樹仁在新疆(陳灃),政協臨夏回族自治州委員會,2016-08-03[永久失效連結]
  6. ^ 包爾漢,新疆五十年——包爾漢回憶錄,中國文史出版社,1994年,第139頁
  7. ^ 包爾漢,新疆五十年——包爾漢回憶錄,中國文史出版社,1994年,第216-2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