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門口腔後部進入咽喉的開口。[1]它是位於軟齶根之間的狹窄通道。[2]

咽門
透過口腔看到的咽門。臉頰被橫向切開,舌向前。(咽門記為Isthmus faucium,位於右側中間位置。)
基本資訊
系統淋巴系統
動脈面動脈
靜脈面靜脈
神經臂叢神經
淋巴頸部淋巴結
標識字符
拉丁文Fauces
TA98A05.2.01.002
TA22846
FMAFMA:55006
格雷氏p.1110
解剖學術語

咽門是口腔口咽的一部分,上面是軟齶,外側是齶舌弓齶咽弓,下面是。這些弓構成了咽門柱:前柱為由齶舌肌形成的齶咽弓,後柱為齶咽肌形成的齶咽弓。口咽側壁兩弓之間是齶扁桃體所在的扁桃體窩[3] 兩弓也被統稱為齶弓


每個弓都向下、向側、向前延伸,從軟齶到舌側。齶舌肌的收縮會使兩弓靠近、使咽喉收縮,對吞咽來說至關重要。

咽喉炎 編輯

動物身上可見咽喉部炎症,稱為咽喉炎。在貓身上,症狀一般是出現食欲不振、口腔觸痛,無法擦洗自己。臨床可見齒齦炎、侵蝕性舌潰瘍和咽喉炎。咽喉炎通常是齒齦炎的繼發症,但也可能是原發症。在這一物種中,雖然任何診斷中都需排除食物過敏的因素,但咽喉炎一般是細菌病毒性疾病感染引起的。治療一般是對症治療,包括廣譜抗生素,嚴重情況下,若貓食欲不振,可用皮質類固醇(以積存注射形式給藥,如甲強龍)或化學療法(如苯丁酸氮芥)。

參考 編輯

  1. ^ Saladin, Kenneth. Anatomy & Physiology: The Unity of Form and Function. 2011-01-13: 958. ISBN 9780073378251. 
  2. ^ Definition of FAUCES. [2022-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7). 
  3. ^ Singh, Vishram. Textbook of anatomy head, neck and brain. Volume 3 Second. Elsevier. 2014: 208–210. ISBN 978813123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