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新技術局

中國科學院新技術局是1960年代中國科學院設立的科研管理機構。

歷史

編輯

1958年9月13日,院黨組碰頭會決定成立中國科學院黨組新技術辦公室,做為抓尖端研究的辦事機構。主要任務是:「幫助黨組梳辮子,與各方面掛鈎,掌握數字,具體工作仍由各職能局負責」。由計劃局副局長谷羽兼辦公室主任。[1]

1960年7月18日毛澤東在北戴河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上講話:「要下決心,搞尖端技術。」中國科學院黨組決定充分發揮科學院優勢,集中力量加強國防尖端科學研究工作,成立新技術局,統管科學院中承擔國防任務的單位,列入軍工待遇。 1960年7月20日,新技術辦公室撤銷,成立中國科學院新技術局,谷羽擔任局長,宋政為副局長,陸授觀為計劃處長,後來又有張和清王世珍蘇景一擔任副局長。中科院將科研所分為歸口計劃局和新技術局兩大類。以承擔尖端研究的科技人員超過該所全體科技人員60%為標準,把22個研究所劃入新技術局口。[2]此後隨任務擴大又有增加。到1965年的時候,新技術局歸口管理的研究機構發展到42個,儀器廠4個,共3萬人,中科院黨組決定由裴麗生分管。

1961年,毛澤東批示:「要大力協同做好這件工作。」為此,聶榮臻副總理提出:五院(即後來的七機部)、二機部、中國科學院,「三家要擰成一股繩」,共同完成任務。1961年7月,國防科委決定由劉傑錢三強張勁夫裴麗生劉西堯組成二機部和中科院的五人協作小組,由王諍、錢學森、張勁夫裴麗生劉西堯組成國防部五院和中科院的五人協作小組。

1965年6月,科學院向聶榮臻副總理呈送了《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技術工作,更好地為國防服務的請示報告》,建議成立中國科學院新技術委員會,得到批准。1966年1月中國科學院新技術委員會成立時,裴麗生任主任,副主任張從周(從力學所黨委書記、副所長調任)、李德仲、衛一清、楊剛毅、谷羽。

1967年3月聶榮臻向中央寫了《關於軍事接管和調整改組國防科研機構的請示報告》,先後經周恩來、毛澤東簽批。1967年10月25日,毛澤東批准聶榮臻《關於國防科研體制調整、改組方案的報告》,決定成立若干研究院,新技術局及其歸口的46個所、廠分別調整到對口的8個研究院,另有10個所未分配留在科學院。新技術局機關人員被分配到13個單位。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張勁夫:《請歷史記住他們》,發表於1999年5月6日《科學時報》
  2. ^ 谷羽:《把充沛的精力献给国防事业》,1994年1月,中国科学院院庆网站. [2019-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