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SU YIQI/沙盒 馬賽塔羅牌 Tarot of Marseilles

馬賽塔羅牌

編輯
 
1751 年的賀卡

馬賽塔羅牌是意大利式塔羅牌的標準樣式,共有 78 張牌,在 17 和 18 世紀的法國非常流行,是一種玩塔羅牌遊戲的牌組,至今仍在使用。它可能是在米蘭發明的,後來傳播到法國、瑞士和意大利北部的大部分地區。國際撲克牌協會推薦的名稱為「馬賽塔羅牌」 [1]正是這副牌導致了塔羅牌被用於神秘學,但是現今人們已經為此目的製作了專門的牌組。

起源

編輯
 
卡里 (Cary) 紙張,一張未切割的米蘭紙張,約 1500 年。

米高·達米特 (Michael Dummett ) 等人的研究表明,塔羅牌於 15 世紀初在意大利北部發明,並在 1499 年法國人征服米蘭和皮埃蒙特時傳入法國南部。馬賽塔羅牌的前身大概在那個時候被引入法國南部。意大利以外的所有意大利式塔羅牌都源自米蘭-馬賽式,但一些早期的法國和比利時塔羅牌除外,這些塔羅牌受到了塔羅牌博洛尼亞的影響(見下文)。 [2]現存最早的馬賽圖案撲克牌是由馬賽的菲利普·瓦謝爾 (Philippe Vachier) 於 1639 年製作的,並於 2023 年開始出售,最近被蒂埃里·德保利斯 (Thierry Depaulis ) 發現。 [3] [4]

詞源與英語翻譯

編輯

馬賽塔羅牌這個名字並不是特別古老的,它是由法國紙牌歷史學家羅曼·梅林 (Romain Merlin) 於 1856 年創造的,並由法國紙牌占卜師埃利法斯·列維 (Eliphas Levi)傑拉德·昂科斯 (Gérard Encausse)和保羅·馬托 (Paul Marteau) 推廣,他們使用這個集合名稱來指代法國南部城市馬賽製作的各種密切相關的設計,馬賽是撲克牌製造中心,並且(在早期、同時期和後來)也在法國其他城市製作。馬賽塔羅牌是 19 世紀及以後許多塔羅牌的標準之一。 [5]

其他人也傾向於使用首字母縮寫詞 TdM,這樣就無法確定其中的 M 代表馬賽 (Marseille)還是米蘭(Milan)(據稱米蘭是該圖像設計的起源地)。 [6]

出於對該風格的通用稱謂「馬賽」的尊重,也為了承認該牌組出現在其他地方,有時也會使用「馬賽風格」這一術語。

結構

編輯
 
傳統的北意大利撲克牌,例如馬賽塔羅牌,通過使用直線和曲線來區分權杖和劍。

和其他塔羅牌一樣,馬賽塔羅牌包含四種標準花色五十六張牌和二十二張塔羅牌。在法語中,這四種花色以其法語名稱Bâtons (棍棒)、 Épées (劍)、 Coupes (杯子)和Deniers (硬幣)來識別。這些從 A 到 10 數。還有一種古老的做法,就是將牌從 10 到 A 排列成聖杯和硬幣花色,與法國和西西里島以外的所有其他塔羅牌遊戲一致。

套裝        
英語 杯子 硬幣 俱樂部
意大利語 科佩 迪納利 巴斯托尼
西班牙語 艾斯帕達斯 科帕斯 奧羅斯 巴斯托斯

同樣,每套牌都有四張面牌男僕(侍從)、騎士騎士)、女爵(皇后)和國王(國王)。在法語中,宮廷牌有時被稱為les honneurs (榮譽牌)或les lames mineures de figures (小畫牌)。對於valet de bâtons (法語 >「權杖侍從」)來說,該牌的名稱通常出現在牌的側面,而在某些舊版本的馬賽塔羅牌中,該牌以及部分或全部其他牌均未命名。

在馬賽塔羅牌中,與意大利花式撲克牌的標準一樣,寶劍花色中的點數牌被繪製成曲線的抽象符號,形成一種讓人聯想到曼陀羅的形狀。在偶數卡片上,只有抽象的曲線。在奇數卡片上,抽象圖案內呈現了一把完整的劍。在數字較大時,接力棒套裝被畫成直線狀物體,相互交叉形成一個格子;在奇數接力棒卡上,一根垂直的接力棒穿過格子的中間。在劍和棍棒的數十個面上,兩個完全呈現的物體出現在抽象的圖案之上。 [7]直線的權杖和彎曲的劍延續了馬穆魯克撲克牌的傳統,其中劍代表彎刀,權杖代表馬球槌[8]

1 2 3 4 5 6 7 8 9 10 Jack Knight Queen King
Coins                            
Cups                            
Swords                            
Clubs                            

在這種抽象概念中,塔羅牌和意大利撲克牌傳統與西班牙撲克牌有所不同,在西班牙撲克牌中,劍和警棍被畫成不同的物體。杯子和硬幣被畫成不同的物體。大多數牌組都會用花卉裝飾來填充牌的空白處。兩個聖杯上通常都有一個類似花的雙蛇杖的符號,末端是兩個紋章海豚頭。兩枚硬幣通常通過絲帶圖案連接在一起;絲帶是製造商寫上其名稱和日期的常規位置。 [9]

還有一套二十二王牌。在馬賽塔羅牌中,愚人牌沒有編號,與其他二十一張編號的王牌相比,愚人牌是獨立且附加的,因為它通常無法贏得一墩牌。

卡片上貼標籤的做法源自法國,意大利人則能背誦自己的名字。索拉布斯卡(Sola Busca) 牌組是個例外:所有王牌都有名字並配有羅馬數字,花色牌用印度-阿拉伯語編號,頁面以外的面花色也有名字,亞歷山大大帝為寶劍之王。在馬賽塔羅牌的各種古代和現代版本中,XIII 牌通常沒有標籤,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諾布萊特的牌組(約 1650 年)中,這張牌被命名為 LAMORT(死亡)。在格里莫牌組的一些法英雙語版印刷品中[10] ,第 XIII 張牌在法語中被稱為「La Mort」,在英語中被稱為「Death」。在許多現代紙牌占卜塔羅牌(例如,韋特塔羅牌)中,第十三張牌被稱為死亡。

馬賽王牌的名稱與早期意大利資料中的名稱不同。法語中的la Force (力量)與意大利語中的la Fortezza (堅韌)相反,後者表示勇氣這一基本美德L'Amoureux (情人)在意大利是l'Amore (愛情)。 Le Jugement (審判) 是l'Angelo (天使) 或le Trombe (號角)。 L'Ermite (隱士)要麼被稱為il Gobbo (駝背),要麼被稱為il Vecchio (老人),要麼被稱為il Tempo (時間)。 Le Pendu (倒吊人)是il Traditore (叛徒)。 La Torre/la Maison Dieu (塔/上帝之家)可以是la Sagitta (箭), la Saetta (閃電), la Casa del Diavolo (魔鬼之家), la Casa del Dannato (詛咒之家), il Fouco (火焰),或l'inferno (地獄)。王牌的等級根據地區或時間段而有所不同。 [11]

以下王牌圖像取自 18 世紀初在里昂印刷的 Jean Dodal 牌組。與大多數其他塔羅牌一樣,它使用加法羅馬數字,因此用「IIII」代替「IV」。英文名稱基於IPCS術語。 [12]杜米特將塔羅牌 I 稱為「江湖騙子」, [13]這個詞與牌上的名字bataleur一樣,意為「街頭藝人」。

變體

編輯

貝桑松和瑞士模式

編輯
Juno
Jupiter

從文藝復興時期到現在,由於「教皇」、「魔鬼」、「死神」和「最後的審判」等明顯的基督教傳統形象以及「教皇夫人」等有爭議的形象的描繪,這些形象引發了不少爭議。雖然沒有確鑿的歷史證據表明存在女性教皇,但這張卡片可能是以神話中的教皇瓊為原型的。

皮埃蒙特和倫巴第圖案

編輯

十八世紀初,馬賽塔羅牌從撒丁王國開始傳入意大利北部,該王國還包括薩伏依(現法國境內)和皮埃蒙特,但那裏的紙牌製造業在嚴重的經濟衰退後崩潰了。皮埃蒙特的玩家們並不難接受馬賽塔羅牌,因為圖像相似,而且法語字幕在皮埃蒙特的許多地區都很廣泛傳播。1820 年左右,一些活躍於撒丁王國首都都靈的製造商開始生產馬賽圖案的塔羅牌,但幾年後,他們推出了意大利語標題並對某些圖形進行了細微的改動。比如,愚者並沒有被野獸追趕,但他面前卻有一隻蝴蝶。經過幾十年的演變,皮埃蒙特塔羅牌的圖像逐漸成型,因此它必須被視為馬賽塔羅牌的衍生品。 [14]它是目前意大利使用最廣泛的塔羅牌。

Transformation of the Fool from the Marseilles to modern Piemontese pattern
Dodal of Lyon (1701-1715)
Vergnano of Turin, 1827 and 1830
Modern

在奧地利統治的米蘭公國(今倫巴第大區),馬賽圖案也於 1810 年左右開始在意大利語字幕中紮根。不同的製造商給「死亡」牌賦予了多個名稱,例如il Tredici (十三)、 lo Specchio (鏡子)和Uguaglianza (平等)。這種型號的生產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就停止了。[15]

1835年左右,米蘭的卡洛·德拉·羅卡(Carlo Della Rocca)雕刻了馬賽圖案的精緻版本。 [16]在整個 19 世紀,它在整個倫巴第大區都很流行。它傳到了皮埃蒙特,在那裏,雙頭版本根據當地人的口味進行了改編,並且一直流行到 20 世紀 50 年代。 [17]

早期法國甲板和比利時甲板

編輯

一些早期的法國紙牌展現出某些奇妙之處。 1557 年裏昂的 Catelin Geoffrey 製作的豪華塔羅牌、17 世紀早期的巴黎塔羅牌以及 Jacques Viéville 的巴黎塔羅牌(約 1650 年)彼此之間以及與馬賽模式有許多共同之處,但也有一些設計似乎源自博洛尼亞-佛羅倫薩傳統,如Tarocco Bolognese和Minchiate所見。

星星 (塔羅牌)|L'Étoile,出自雅克·維埃維爾的法國北部塔羅牌 (c.1650)
《Le'Toille》,出自比利時塔羅牌,約 1780 年
月亮(塔羅牌)|La Luna,來自 19 世紀晚期的Minchiate

魯昂的 Adam C. de Hautot 在 18 世紀下半葉製作了一副與維埃維爾的牌類似的牌,其中la PapesseLe 'Spagnol Capitano Eracasse (意大利語 > 「西班牙船長」 Fracasso ,即意大利即興喜劇中的一個典型角色)所取代。教皇通常被描繪成手捧聖球或聖餐杯,但現在被巴克斯巴克斯,希臘酒神)所取代,他手捧酒杯或酒瓶,手拿結滿果實的葡萄藤或葡萄串,跨在啤酒桶或葡萄酒桶上;這是從一些德式套裝圖案中的「兩橡子」圖案複製而來。圖中倒吊人仍處於吊墜狀態,但正面朝上。禁酒令的捲軸上刻有座右銘FAMA SOL (拉丁語「傳聞或預兆的日子」),可能勸告人們要忍耐,直到他們從西班牙獲救的那一天。這座塔被重新命名為La Foudre (法語「閃電」),並描繪了一名坐在樹下被閃電擊中的男子。這幅星圖顯示一名男子手持指南針,在塔旁仰望天空。月亮畫中描繪的是一名手持紡錘的女子,而太陽畫中描繪的是一名騎在馬背上舉着旗幟的男子。 《世界》描繪的是一個裸體女人站在一個地球儀上,地球儀分為兩部分:一是星空中的月亮,另一是陸地上一座塔樓上方藍天上的太陽。不同尋常的是,愚人牌被編號為王牌 XXII,這可能表明它起着最高王牌的作用。直到 19 世紀初,奧屬尼德蘭(今比利時)也開始生產非常相似的紙牌。包裝表明它們在當地被稱為「Cartes de Suisse」。 [18]這可能表明比利時玩家受到了源自瑞士的一種新遊戲模式的影響,在這種新模式中,愚人牌被視為最高王牌,就像在Troggu中一樣。 [19]

杜米特推測,這類紙牌,尤其是維埃維爾設計的紙牌,起源於薩沃伊-皮埃蒙特-倫巴第地區,並一直使用到 17 世紀末當地紙牌製造業崩潰(如上所述)。維埃維爾的王牌順序與 16 世紀帕維亞蒙多維的王牌順序幾乎相同。然而,據了解,該地區 18 世紀之前沒有留下任何紙牌來證明或反駁這一理論。 [20] [21]

後續歷史

編輯

所有卡片最初都是用木刻版印刷的;後來用手工或模板給卡片上色。據記載,塔羅牌在 16 世紀和 17 世紀初在法國各地非常流行,但後來除了法國東部和瑞士以外,它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17 世紀的馬賽圖案卡片保存下來的非常少,其中主要有諾布萊特 (Noblet) 的卡片。相比之下,有數十副 18 世紀的撲克牌保存到了現在。從法國東部和瑞士開始,該遊戲從 18 世紀中葉向北傳播到瑞典,向東傳播到俄羅斯,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紙牌遊戲之一,直到 19 世紀被惠斯特取代。

尼古拉斯·康維爾 (Nicolas Conver)(約 1760 年)是製作馬賽圖案塔羅牌的著名工匠之一。康維爾牌組,或者說是一副與康維爾牌組十分相似的牌組,在 18 世紀末引起了安托萬·庫爾·德·熱柏林 (Antoine Court de Gébelin)的注意。 Court de Gébelin 的著作對塔羅牌及其符號的埃及起源進行了大量推測,引起了神秘學家對塔羅牌的關注。因此,從埃特拉 (Etteilla)設計的卡牌開始,康維爾 (Conver) 的卡牌就成為了大多數後續深奧卡牌的典範。到 18 世紀末,用塔羅牌占卜的習俗已在法國各地盛行;亞歷克西斯·文森特·查爾斯·貝爾比吉耶 (Alexis-Vincent-Charles Berbiguier)聲稱,他在 18 世紀最後十年在阿維尼翁遇到了兩位用塔羅牌占卜的「女巫」。

從 18 世紀中葉到 19 世紀初,歐洲大部分地區的馬賽塔羅牌和貝桑松塔羅牌被法式動物塔羅牌所取代。隨後,這些塔羅牌被《工業與幸福》等風俗藝術塔羅牌所取代。法國玩家忽視了動物塔羅牌,但在 20 世紀,他們轉向了新塔羅牌流派。 [22]直到 20 世紀 70 年代,法國卡車司機仍在使用法國塔羅牌的馬賽圖案。

1985 年,《塔羅牌冥想》一書首次以英文出版。它是塔羅牌大阿卡那的一系列二十二個所謂的「字母冥想」,並使用馬賽塔羅牌作為基礎,以 22 封信的形式開始其「冥想」,這些信是寫給「親愛的陌生朋友」的。它受到各行各業許多人的高度讚揚,被認為是對基督教赫耳墨斯傳統的驚人貢獻和具有獨特意義的作品。

1997 年,亞歷桑德羅·喬多羅斯基和菲利普·卡莫因完成了馬賽塔羅牌的重建版本。 [23]此後,喬多洛夫基與瑪麗安·科斯塔合作,出版了一本以重建的馬賽牌為基礎的塔羅牌書。 [24]

對法國和英國塔羅牌設計和使用的影響

編輯

在英語世界,幾乎沒有使用塔羅牌作為撲克牌的傳統,塔羅牌只是通過受到法國塔羅牌學者(如埃特拉(Etteilla) 以及後來的埃利法斯·列維 (Eliphas Lévi))影響的神秘學家的努力才為人所知。這些神秘學家後來製作了反映他們自己思想的深奧紙牌,這些紙牌在英語世界廣為流傳。最常用的是各種深奧的塔羅牌,例如韋特塔羅牌(由AE Waite構思,帕梅拉·科爾曼·史密斯製作)和托特塔羅牌(由阿萊斯特·克勞利構思,弗里達·哈里斯夫人 製作)——以及受這兩副牌啟發的塔羅牌。韋特、科爾曼·史密斯、克勞利和哈里斯都曾在不同時期加入過維多利亞時代頗具影響力的金色黎明密教團;而金色黎明團又受到了萊維和其他法國神秘復興主義者的影響。雖然還有許多其他相應的影響(例如,韋特/科爾曼·史密斯筆下的埃特拉的點數牌含義),但韋特/科爾曼·史密斯和克勞利/哈里斯的牌組都受到了金色黎明會員使用的塔羅牌和金色黎明塔羅牌課程的極大啟發。

金色黎明密教團是英語世界中第一個涉足深奧塔羅牌的團體。法語神秘學家,例如Court de Gebelin 、 Etteilla 、 Eliphas Lévi 、 Oswald Wirth和Papus對法語世界的神秘塔羅牌的形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些神秘學家的影響甚至影響了馬賽塔羅牌本身的解讀。儘管馬賽塔羅牌本身並不「神秘」,但萊維聲稱馬賽塔羅牌的圖像受到了神秘學的影響(例如鍊金術天文學等)。提到塔羅牌,埃利法斯·萊維說道:「這本書可能比以書還要古老,儘管從未被翻譯過,但仍然完好無損地保存在分離的書頁上,保留了原始字符,就像古人的石板一樣......事實上,這是一部不朽的、非凡的作品,如金字塔建築一樣堅固而簡潔,並因此而經久不衰——它是所有科學的總結,它能通過無限的組合解決所有問題,它通過引發思考來表達,是所有可能概念的啟發者和調節者,也許是人類心靈的傑作。毫無疑問,它是古代留給我們的最偉大的禮物之一......」 [25]然而,達米特已經表明萊維的說法完全是虛構的。

在法語世界,使用塔羅牌進行占卜和其他深奧目的的人,如亞歷桑德羅·喬多羅斯基[26]克里斯·哈達爾和其他許多人,仍然使用馬賽塔羅牌。 20 世紀 90 年代中期,喬多羅斯基聯繫上了卡莫因家族的一位已故後裔,後者從 19 世紀就開始印刷馬賽塔羅牌。他們共同合作了近十年,製作了一副 78 張牌的撲克牌,包括原始細節和 11 張彩色印刷版。 [26]

保羅·馬托 (Paul Marteau) 率先採用數字+花色+設計的方法來解讀馬賽塔羅牌中的數字小阿卡那牌('點數牌')。在馬托 (Marteau) 的著作《馬賽塔羅牌》 (大約在 20 世紀 30 年代首次出版)出版之前,紙牌占卜含義(例如 Etteilla 的含義)通常是解釋馬賽點數牌的唯一出版物。即便是現在,許多法國塔羅牌大師也只使用大阿卡那牌進行占卜。認識到這一點,許多法語版的馬賽塔羅牌只討論大阿卡納的象徵意義和解釋。 </link>[需要引用]

韋特塔羅牌中的許多圖像都源自馬賽塔羅牌,儘管其他牌組的影響也很明顯。 </link>[需要引用]

儘管有這個名字,但如今在馬賽很少有人熟悉馬賽塔羅牌,而且塔羅牌讀者也很少。

複製品

編輯

由於其持續的流行,馬賽塔羅牌已有許多複製品、修復品和再版品:

  • 法國出版商格里莫於 1970 年出版的馬賽牌由保羅·馬托設計。
  • 意大利公司Lo Scarabeo印刷了由尼古拉斯·康維爾 (Nicholas Conver) 製作的 18 世紀撲克牌的複製品,但原版撲克牌中缺少一張重建的撲克牌。
  • Lo Scarabeo 還印刷了一個基於 Claude Burdel 於 1751 年出版的瑞士紙牌的版本,其中經過修改,在 Fou 上添加了一個「零」。 (但請參閱 Stuart Kaplan 的《塔羅牌百科全書》第 II 卷第 327 頁,其中展示了 Rochus Schär 於 1750 年製作的瑞士牌,其中 Le Mat 牌的編號為零)。
  • 法國公司 Héron 出版了法國國家圖書館收藏的 Conver 牌組完整版的照片複製品。
  • 西班牙出版商Fournier印刷了一個版本。
  • US Games Systems印製了由 Yoav Ben-Dov 創作的《CBD 馬賽塔羅牌》,該牌以尼古拉斯·康維爾 (Nicholas Conver) 牌為基礎。
  • Cartamundi發佈了一副以 1701 年馬賽多達爾塔羅牌為基礎的牌。
  • 法國國家圖書館收藏的《多達牌》由杜塞雷以照片形式出版。
  • Jean-Claude 和 Roxanne Flornoy 也出版過 Noblet 和 Dodal 牌組的版本。 [27]
  • 1998 年,亞歷桑德羅·喬多羅斯基和菲利普·卡莫因根據對所有現存最古老的牌組和木製模具的研究,出版了馬賽塔羅牌的修復版。 [28]
  • 2003 年,Le Mat 的 Daniel Rodes 和 Encarna Sanchez 出版了《馬賽塔羅牌:重建的舊塔羅牌》,其中介紹了一張重建的馬賽塔羅牌。 [29]
  • 伊戈爾·巴茲萊(Igor Barzilai)出版了尼古拉斯·康維爾塔羅牌的修復版,該塔羅牌是手繪的,並使用了舊紙技術。 [30]
  • 2019 年,科羅拉多州丹佛市 Artisan Tarot 的 Krisztin Kondor 和 William Rader 出版了尼古拉斯·康維爾塔羅牌的修復和重新繪製版本。添加藝術品使卡片達到流行的塔羅牌縱橫比 2.75 英寸 x 4.75 英寸。出版了法語和英語兩個版本。此外,Kondor 還發行了限量版 11-3/4」 x 16-1/2」 Le Bateluer 油氈版畫,採用八種顏色的墨水在檔案級紙張上印刷。 [31]

參考

編輯
  1. ^ Pattern Sheet 002. Retrieved 20 August 2021.
  2. ^ Dummett, Michael; McLeod, John. A History of Games Played with the Tarot Pack. Lewiston: Edwin Mellon Press. 2004: 15–19. 
  3. ^ Tarot de Marseille (type 1) at cdn.drouot.com. Retrieved 17 March 2023.
  4. ^ Depaulis (2023), pp. 194–200.
  5. ^ Depaulis, Thierry. The Tarot de Marseille – Facts and Fallacies part I. The Playing-Card. 2013, 42 (1): 23–43. 
  6. ^ Depaulis, Thierry. The Tarot de Marseille – Facts and Fallacies part I. The Playing-Card. 2013, 42 (1): 23–43. 
  7. ^ Sedillot, below, pl. 1-4.
  8. ^ Huson
  9. ^ Sedillot, op. cit., plates 1-2.
  10. ^ Grimaud tarot deck. 7Tarot. [17 October 2019]. 
  11. ^ Dummett, Michael. The Game of Tarot. London: Duckworth. 1980: 387–417. 
  12. ^ Tarot de Marseille, Type I at i-p-c-s.org. Retrieved 12 October 2022.
  13. ^ Dummett (1980), p. 108l.
  14. ^ See. Giordano Berti, Old Italian Tarot. 78 cards engraved by Stefano Vergnano, Turin, 1830 ca. Booklet attached to "Vergnano Tarot 1830", Araba Fenice, Boves 2014.
  15. ^ Mann, Sylvia. All Cards on the Table. Leinfelden: Jonas Verlag. 1990: 31–33. 
  16. ^ Tarocchino Milanese at the International Playing-Card Society. Retrieved 5 March 2017.
  17. ^ Piedmontese Della Rocca Tarot at the International Playing-Card Society. Retrieved 5 March 2017.
  18. ^ Belgian Tarot at the International Playing-Card Society. Retrieved 3 March 2017.
  19. ^ Dummett, Michael. The Tarot Packs of Vieville and de Hautot. The Playing-Card. 1985, 14 (1): 1–14. 
  20. ^ Dummett, Michael. A Brief Sketch of the History of Tarot Cards. The Playing-Card. 2005, 33 (4): 236–246. 
  21. ^ Dummett, Michael; McLeod, John. A History of Games Played with the Tarot Pack. Lewiston: Edwin Mellon Press. 2004: 111–114. 
  22. ^ Dummett, Michael; McLeod, John. A History of Games Played with the Tarot Pack. Lewiston: Edwin Mellon Press. 2004: 89–91. 
  23. ^ Tarot -- Philippe Camoin -- Camoin Tarot de Marseille (Tarot of Marseilles). 
  24. ^ Alejandro Jodorowsky & Marianne Costa (authors), Jon E. Graham (translator), The Way of Tarot: The Spiritual Teacher in the Cards, Destiny Books (2009)
  25. ^ Eliphas Levi Transcendental Magic, pp. 3-4, Samuel Weiser Inc., 1995 ISBN 0-87728-079-7; 1st English edition 1896
  26. ^ 26.0 26.1 David Coleman. When the Tarot Trumps All. Fashion & Style (New York Times). 2011 [13 November 2011]. 
  27. ^ Roxanne and Jean-Claude Flornoy. tarot-history.com. tarot-history.com. 2010-02-15 [2013-08-17] (法語). 
  28. ^ Camoin Tarot Restoration. [2021-03-01]. 
  29. ^ tarotmarsella.com. tarotmarsella.com. [2013-08-17]. 
  30. ^ Tarot Artisanal - Restauration du tarot de Marseille de Nicolas Conver - Éditions artisanales. Tarot-artisanal.fr. [2013-08-17]. 
  31. ^ Artisan Tarot. [2021-03-01]. 

文學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喬達諾·貝爾蒂的Vergnano Tarot 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