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捷(1919年6月—1997年6月22日)[2]湖北省英山縣紅山鎮金家墩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軍事將領,大校軍銜。

袁捷
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副司令員
任期
1982年10月至1985年6月
個人資料
性別
出生1919年6月[1]
 中華民國湖北省英山縣
逝世1997年6月2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
籍貫湖北省英山縣紅山鎮金家墩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生平 編輯

1930年,袁捷參加蘇維埃童子團,任中隊長。1937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任支部宣傳委員。1940年7月,因部隊整編,他到江蘇省天長縣汊澗鎮新四軍江北指揮部軍政幹校學習。10月,幹校隨劉少奇到達蘇北鹽城,與陳毅部隊會合,幹校與蘇北指揮部幹部學校、皖東幹部學校合併組成抗日軍政大學第五分校。陳毅兼任校長,馮定任副校長,謝祥軍任教育長。袁捷是1中隊1班的學員,當選為中隊支部書記(中隊長陳賢義,指導員郭淮)[3]

袁捷畢業後任新四軍第一師連政治指導員,營政治教導員,營長兼政治教導員。先後參加高林橋、三垛河、黃四梁、黃橋戰役興化戰役等。1941年7月,任「聯抗」部隊第四大隊政治教導員[4]。1942年年底,部隊整編改任第一連,他擔任政治指導員。1943年10月,任「聯抗」部隊第一團營政治教導員。1944年10月,隨「聯抗」部隊整編,任蘇中軍區第三軍分區特務第五團營政治教導員。1945年8月,在泰興攻堅戰中,他帶領突擊分隊率先突破城牆,佔領偽軍師部,俘偽軍千餘名,該營突擊連榮獲「泰興第一連」的光榮稱號[5]

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任華中野戰軍第六縱隊第五十三團、第五十二團參謀長,第二十四軍第二一四團副團長,先後參加蘇中戰役、漣水戰役、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中,1947年5月,袁捷帶領6縱先頭部隊53團奪取垛莊,封閉合圍口,切斷國軍整編74師的退路;之後他帶領主攻分隊同其他部隊一起攻破孟良崮指揮部[6]豫東戰役中,他率團圍攻龍王店,從坦克里揪出國軍第7兵團司令區壽年、參謀長林祥[7][8]。之後他繼續率領所部參加淮海戰役渡江戰役。1949年8月11日,解放軍發動長山列島戰役,袁捷率領214團1、2營作為第一梯隊[9],率先渡海進攻登陸南長山島[10]

1952年8月,袁捷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二十四軍第七十師參謀長,率部參加韓戰,並參與指揮五聖山守備戰和上甘嶺戰役,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勳章。1955年10月回國。1956年4月,任第七十師師長,榮獲三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二級解放勳章。1956年、1957年兩次率部參加國慶閱兵大典[5]。1958年3月,袁捷被選入高等軍事學院基本系第一期深造,畢業後歷任第六十六軍第一九六師師長。1960年,袁捷晉升大校[1]。1964年12月至1975年,任河北省軍區副司令員。1971年至1975年,任中共河北省委常委[11]邢臺地震期間,他陪同周恩來李先念視察災區,組織協調抗震救災部隊完成了安置重建任務[12]。後任內蒙古軍區第一副司令員。1977年,中央軍委針對軍隊院校的嚴重破壞和部隊未來建設的需要,作出《關於辦好軍隊院校的決定》,他負責重建北京軍區步兵學校石家莊陸軍學院前身),任校長[13][14]並在1978年3月20日舉行開學典禮,用100天時間重建學校[15]。1982年10月至1985年6月,擔任北京軍區副司令員。1985年6月,袁捷退休[1]。他主持編寫了《步兵分隊指揮員知識手冊》,編著出版了《簡明軍事教育學》、《參謀業務知識大全》、《烈焰騰騰》等。1997年6月22日,在北京逝世[16]

參考 編輯

  1. ^ 1.0 1.1 1.2 劉均孔,卞振 (編). 新时期老兵新传. 瀋陽: 白山出版社. 1990-03: 70. ISBN 7-80566-105-7. 
  2. ^ 周新民主編. 中国近现代名人生平暨生卒年录 1840-2000. 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2009.05: 588. ISBN 978-7-5096-0322-2. 
  3. ^ 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編. 院校 回忆史料. 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1995.08: 313–315. ISBN 7-5065-2777-4. 
  4. ^ 鍾兆雲著. 开国将领丛书 贺敏学的风雨人生.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5.10: 588. ISBN 978-7-203-09238-4. 
  5. ^ 5.0 5.1 董輝,鄒新萍編著. 长山岛战役. 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2005.06: 82. ISBN 7-80199-195-8. 
  6. ^ 豫穎主編. 解放河南. 北京:軍事誼文出版社. 1997.09: 112. ISBN 7-80027-899-9. 
  7. ^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 彭冲纪念文集. 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2015.03: 30–31. ISBN 978-7-5098-3039-0. 
  8. ^ 侗楓著. 虎啸血野 华东野战军征战录.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01: 558. ISBN 7-208-03912-7. 
  9. ^ 本社編. 世界经典战例 江河海岛作战卷. 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2010.01: 360. ISBN 978-7-5065-5993-5. 
  10. ^ 彭相泰著. 烈焰狂飙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四军征战纪实. 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2004.01: 283–284. ISBN 7-5033-1680-2. 
  11. ^ 中共河北省委黨史研究室編. 中国共产党河北历史大辞典. 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1990.09: 818. ISBN 7-80136-696-4. 
  12. ^ 中共河北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共邢臺市委員會編. 邢台地震与抗震救灾.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6.03: 180. ISBN 7-5073-1549-5. 
  13. ^ 宋雙來著. 我是一个兵. 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 2008.01: 200. ISBN 978-7-80755-279-6. 
  14. ^ 《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辭典》編委會編.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辞典. 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1990.05: 161. ISBN 7-80021-189-4. 
  15. ^ 冒雨吉主編. 将军·开拓者 袁捷同志军事生涯. 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 1993.02: 173–182. ISBN 7-80076-286-6. 
  16. ^ 中國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編. 人物辞典 下 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 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2016.09: 828–829. ISBN 978-7-5098-38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