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王》旬刊,是中國的第一份企業刊物,「永、久、黃」團體的內部刊物,由范旭東決定創辦,創刊號於1928年9月20日在天津出版,范旭東創刊號上親自撰寫發刊詞《為什麼要辦旬刊》,以明宗旨。[1]該刊物,在歷經戰亂的數次停刊之後,一直作為天津鹼廠的企業刊物延續至今,並以天津鹼廠生產的「紅三角牌」純鹼的品牌更名為《紅三角報》。

1928年的《海王》旬刊複印件

內容

編輯

《海王》初期在天津租界出版,為四開單頁報紙,所刊文章大多短小精悍,但也不乏充實的內容。《海王》的頭條一般刊登化工業界相關的工程和管理上的文章,接着則是依照慣例刊登「永、久、黃」團體各部門工作梗概,並在刊尾開闢「家常瑣事」專欄,頗受員工歡迎和喜愛。1932年,《海王》創刊的第五個年頭,由天津遷至塘沽出版,由久大、永利、永裕、黃海聯合辦事處主任閻幼甫兼任主編,改為十六開裝訂本,內容也更加充實豐富多彩,也不局限於化學工業的專題。1934年後,每期的《海王》封面的右上角醒目位置,都刊登「永、久、黃」團體的四大信條。[2]《海王》除了贈送職工之外,還寄送給國內外有關人士、機關團體、學術界和金融界人士,不僅起到廣告的作用還起到了增進了解、溝通情感的作用。

出版變遷

編輯

1928年至1932年在天津租界出版,1932年至1937年7月7日由天津遷往塘沽出版。1937年7月7日到19387月7日因日軍侵華,當年的第33期不能發出而停刊,此後《海王》社自塘沽搬遷到長沙出版;1938年在長沙復刊到1939年3月,因長沙大火《海王》旬刊曾短暫停刊;1939年3月30日在四川樂山復刊至1946上半年在樂山洙泗塘出版,1947年遷到南京大悲巷出版至1949年解放軍佔領南京後停刊。其中除兩次因戰爭破壞導致的短暫停刊外,每年都出滿36期,前後共出版了700餘期。[1]從1959年起,作為天津鹼廠刊物的《海王》旬刊跟隨中國政治局勢的變化七易刊名:《永久職工報》、《社教報》、《前進報》、《鹼廠戰報》、《天鹼工人報》、《天鹼報》,從1989年起以「紅三角牌」純鹼的品牌為名,更名為《紅三角》報至今,四開四版,每周一期,內部發行1500份。[1]

相關著作

編輯
  • (中文)趙津. 《“永久黄”团体档案汇编:永利化学工业公司专辑》.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0年11月1日. ISBN 7-80515649-2.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王曉亮. 中国第一个企业刊物——《海王》旬刊. 《中國內刊》. 2010-04-09 [June 16,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9月20日). 
  2. ^ 張克生. 我国早朝企业文化的结晶──“永久黄四大信条”. 道德與文明. 1994-04-10.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