氛圍音樂

音樂類型

氛圍音樂[5][6][7](Ambient music)是在傳統音樂結構或韻律之上更着重於色調和氛圍的一種音樂類型,又譯為氣氛音樂環境音樂[8][9]。氛圍音樂擁有一種「環境的」、「視覺的」[10], 或者「不被人察覺的」特質,其與流行、商業化的音樂比起來大多更加冗長。氛圍音樂的先驅之一布萊恩·伊諾認為「氛圍音樂必須滿足各個聽覺注意力層次,不能只強調某一個特定的層次;也必須既能讓人忽略它的存在,但又非常地有趣。」[11]

氛圍音樂起源於英國,當時像合成器一類全新的音樂合成設備大規模出現在市面上。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氛圍音樂以試驗性的、針對當時的合成器的形式為基礎開始不斷發展。橘夢樂團Cluster英語Cluster (band)樂團和作曲家埃里克·薩蒂的作品,以及爾夫·泰博英語Irv TeibelEnvironments英語Environments (album series)系列的心理聲學音景,都對氛圍音樂的出現產生了影響。在1978年,布萊恩·伊諾透過他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專輯《Ambient 1: Music for Airports》提出了氛圍音樂的概念並開始推廣。寶球樂團英語The OrbAphex Twin在20世紀90年代透過氛圍音樂作品在商業上獲得成功。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Drone is now classified as a subgenre of ambient music, but early drone music influenced the origin of ambient. See the other note from Cambridge History of Twentieth-Century Music (Cook & Pople 2004, p. 502), and the note from Four Musical Minimalists (Potter 2002, p. 91).
  2. ^ Holmes, Thom. Electronic and Experimental Music: Technology, Music, and Culture. Routledge. 2008: 403 [1 April 2013]. ISBN 978-0203929599. 
  3. ^ Q&A with Isao Tomita
  4. ^ Isao Tomita, an Early Major Japanese Electronic Composer, Is Dead
  5. ^ 王晡著. 西方音乐史. 上海: 上海音樂出版社. 2020: 750. ISBN 978-7-5523-1896-8. 
  6. ^ 姚衛,姚寧馨編. 最新外国音乐专业术语汉语对照手册. 合肥: 安徽文藝出版社. 2013: 7. ISBN 978-7-5396-4492-9. 
  7. ^ 串流平台上的氛圍音樂(Ambient Music):從邊緣突進主流市場的意外商機. research.taicca.tw. [2023-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0) (中文(繁體)). 
  8. ^ 环境音乐.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 [2023-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0). 
  9. ^ 徐元勇,孫黃澍編著. 中外流行音乐基础知识. 南京: 東南大學出版社. 2019: 34. ISBN 978-7-5641-7894-9. 
  10. ^ Prendergast, M. The Ambient Century.. Bloomsbury, USA. 2001 (英語). 
  11. ^ Music for Airports liner notes. music.hyperreal.org. [2016-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