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古度(1580年—1666年),字茂之。福建福清人。[1]

林章之子。萬曆八年(1580年),寓居江寧。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屠隆與名士宴集福州烏石山鄰霄台,古度奮袖擊鼓,以《撾鼓行》詩受知屠隆,與曹學佺友善。[2]又與鍾惺譚元春交遊。[3]明亡後以遺民自居,時人稱「東南碩魁」。晚年家產殆盡,雙眼失明。康熙五年(1666年)卒,得年八十七歲。[4]有《林茂之詩選》二卷,今存。

註釋

編輯
  1. ^ 《晚晴簃詩匯·卷一十六》:「林古度,字茂之,號那子,莆田人。」
  2. ^ 《清詩紀事》明遺民卷「林古度」條引陳文述《乳山訪林古度故居》載:「古度……孝康章子。章字初文,負大志,嘗獻書胸下,不報。歸而下居金陵華林園側,具亭榭池館之美。古度與君遷,皆好為詩。與曹學佺友善。少賦《撾鼓行》,為東海屠隆所知,遂有名。」
  3. ^ 王士禎《林茂之先生掛劍集序》云:「萬曆己酉、壬子間,楚人鍾煌伯敬、譚元春友夏先後游金陵,翁一見悅之。」
  4. ^ 《金陵詩征》卷四十載《林古度小傳》載:「康熙甲辰,年八卜五,見新城王阮亭於揚州。攜其詩稿日:千秋之事,一以付子。又一年,丙午,卒,年八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