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琦(1818年1月18日—?)字魏卿,號小韓效韓[1],室名主善堂[2]格濟勒氏滿洲正黃旗人,道光庚子科舉人,庚戌科進士[1]

生平

編輯

成琦是清朝道光咸豐時人[1]。《清代人物生卒年表》記其生於嘉慶二十二年十二月十二日(1818年1月18日)[2]。道光庚子科舉人,庚戌科進士,咸豐二年(1852)任戶部主事。咸豐三年「奉調赴巡訪處常川辦理文案」,並撰寫《巡防記略》。咸豐八年由通政使司副使詹事府詹事,不久改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咸豐九年戶部左侍郎倉場侍郎[1]。1861年,中方代表成琦與俄方代表卡札凱維奇(又譯「卡扎克維赤」)簽訂《中俄勘分東界約記[3]。咸豐十一年(1861年)辛酉政變後,以「為載垣等之黨援」罪名而革職[1]。咸豐九年,任會試副主考。著有《主善堂主人年譜》。

從雍正朝至道光朝,家族一門共出七位文科進士。

家族

編輯
  • 始祖格布庫。
  • 世祖巴顏布祿。「巴顔布祿,正黃旗人,世居綏分地方,國初來歸。……又巴顔布祿之五世孫伊爾巴喀原任防禦,吉隆阿原任參領,慕道原任頭等侍衛。六世孫海芬原任二等侍衛兼佐領,塞楚原任協領,國保原任主事。……七世孫武格現任佐領,恭泰現任郎中,興泰現任翰林院檢討。……八世孫懐䕃布現係進士。」(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卷45)。
  • 世祖愛丹。
  • 世祖莫奇敦。
  • 世祖江斗。
  • 世祖多勒弻納。
  • 世祖色奇訥。
  • 世祖伊勒巴喀(又伊爾巴喀),從龍入關,官防禦,誥封武顯將軍。卒,葬德勝門外大關。
  • 太高祖色楚(又塞楚),由協領歷官江寧副都統、將軍。胞兄國保,兵部主事。
  • 高祖武格,佐領,由協領歷官巴里坤(今屬哈密市)副都統。妻溫氏。胞兄雍正八年進士色通額,著《掄才文稿》。
  • 曾祖乾隆元年丙辰科進士懷蔭布。妻余氏(父江寧副都統余德楞)。曾伯叔祖興泰,與懷蔭布系乾隆元年丙辰科同榜進士。族親:乾隆五十二年進士際良
  • 祖父懷謙(字地山),刑部左侍郎,著《兩間堂詩草》。祖母盧氏(父鑲黃旗漢軍、直隸永平府知府盧煚)。胞兄戶科給事中巴彥寶,福建臺灣道按察使銜兼學政永福,山西綏遠城同知福柱,直隸趙州直隸州知州懷豫。胞姊格濟勒氏,嫁鑲藍旗宗室永快(胞兄護軍叅領宗室永蘇,父都統兼散秩大臣宗室弘暟,祖父恂勤郡王允禵即康熙帝第十四子;胞兄永化,其子宗室綿爵,兒媳劉佳氏系內務府鑲黃旗漢軍、嘉慶十四年(1809年)己巳恩科進士敏惪之胞姊;嫡堂兄詩人宗室永忠),其子宗室綿清。
  • 父嘉慶四年己未科進士廉善。母馬佳氏(父正黃旗滿洲、太常寺贊禮郎鳳翥),聶氏,趙氏。
  • 胞叔廉能,與廉善系嘉慶四年己未科兄弟同榜進士。[4]
  • 胞兄成順,妻索羅霍氏(父內務府正白旗滿洲、內務府郎中、長蘆鹽政祝麟,祖父乾隆己丑進士奇豐額(漢姓黃氏,先世高麗人);胞兄科舉人、四川知縣金旃,道光辛巳舉人、內務府員外郎湛元);其女格濟勒氏,嫁正白旗滿洲克里氏英啟(父嘉慶己卯科進士文雅)。胞兄成鎮、成奎。
  • 原配、繼配妻佟佳氏(父正藍旗漢軍、戶部筆帖式盛椿(字郁庭),祖父滙慶,勤惠公佟養性之後;胞姊佟佳氏嫁鑲白旗漢軍、咸豐元年辛亥科舉人安英惠,其胞兄咸豐九年(1859年)己未科進士英啓)。
  • 子紀瑞。原配薩克察氏,繼配富察氏(父鑲黃旗滿洲、道光庚戌科進士恆林 (道光進士))。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孫文良 主編. 满族大辞典. 遼寧大學出版社. 1990年. 成琦 
  2. ^ 2.0 2.1 成琦. 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 
  3. ^ 於逢春. 吴大澂恢复中国图们江出海权再探讨. 學問2014(6):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14). 
  4. ^ 《清代硃卷集成》:成琦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