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深海帶(英語:bathyal zonebathypelagic[1]希臘語βαθύςbathýs)衍生而來,這裏也被稱作午夜區(midnight zone)或深淵帶[2]。這一區域位於海平面下1,000米(3,300英尺)至4,000米(13,000英尺)之間,平均溫度大約為4 °C(39 °F)。 半深海帶的動物密度較低。陽光到達不了這一區域,這也就意味着這裏不可能有初級生產,因此這裏才被稱作午夜區。由於這裏缺乏光線,這裏僅有蝰魚屬皺鰓鯊有眼睛。許多種類的自游生物生活中半深海區域,如魷魚、大鯨魚章魚海星、海綿多孔動物門腕足動物海膽也在這裏很常見,但這個區域對於其它魚類來說太難居住。因為這裏很少會有有營養的食物,不易捕食,在這一區域中生活的魚類便通過減緩新陳代謝來節省它們的能源。這裏的魚類沒有天敵,因此它們有着無力的肌肉,柔軟的皮膚與黏糊糊的身體。

水生層
浮游生物界
透光帶
  表層帶
無光帶
  中層帶
  半深海帶
  深海帶
  超深淵帶
底層區
底棲帶
水層英語Stratification (water)
密度躍層英語Pycnocline
等密度線英語Isopycnal
化學躍層英語Chemocline
  營養躍層英語Nutricline
  鹽躍層英語Halocline
溫躍層
  溫鹽環流
海洋棲息地
湖泊分層英語Lake stratification
水域生態系英語Aquatic ecosystem
野生漁業英語Wild fisheries


海洋分層簡介

如果海洋不是特別深的話,半深海帶通常可以延伸到海平面下1000米至4000米之間的位於海床上的大陸斜坡的區域。

參考來源

編輯
文獻
引用
  1. ^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處於深海帶與中層帶之間,國家教育研究院
  2. ^ YouTube上的潛入海底深淵,始於0分10秒(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