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中國專題 (獲評丙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中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中國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台灣專題 (獲評丙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台灣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台灣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政治專題 (獲評丙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政治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政治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維基解密潘基文一段,依學術文獻引用倫理,目前須維持二次引用模式

編輯

聯合國一節,"據星島日報報導: 維基解密外交電文指出...不再使用上述說法。"一段,在下曾嘗試去維基解密搜尋該電文原文,但未能找出。在其他編友補上電文原文之前,可確實上溯的文獻只到星島日報報導。依學術文獻引用倫理,此段目前須維持二次引用模式,清楚標示是"星島日報報導: 維基解密外交電文指出"。--Skipeco留言2017年11月23日 (四) 12:24 (UTC)回覆

UPDATE ON UN REFERENCES TO TAIWAN,Wikileaks--Barter84留言2017年11月23日 (四) 16:10 (UTC)回覆

原始文件既已尋得,同段另外二個新聞來源連結建議可以清除,以利讀者閱讀。--Skipeco留言2017年11月23日 (四) 17:20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中國台灣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6月29日 (五) 17:17 (UTC)回覆

ISO的施壓者

編輯

@Jyxyl9閣下與User:Barter84在此問題上有歧見,敝人建議按照方針WP:NOR所說的「照著來源寫」,亦即寫為PRC,因為現有的來源皆表示施壓者是PRC。請問閣下覺得如何?--Matt Smith留言2018年7月21日 (六) 10:36 (UTC)回覆

……這也用得着討論?中國標準化協會本身就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在ISO中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1978-1985)。請諸位台灣維基人先了解下大陸政府架構再說。—— Jyxyl9批判一番 2018年7月21日 (六) 10:41 (UTC)回覆
編者們之間發生歧見時就需要藉由討論來達成共識。敝人還不了解中國標準化協會能否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但關於目前這個例子,由於Barter84不認同閣下的編輯,所以敝人覺得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遵循上述方針的規定「照著來源寫」。如果閣下仍然堅持自己的看法,那麼閣下也可以到WP:互助客棧/條目探討尋求更多編者的意見。不過最終很可能還是必須按照方針來解決。--Matt Smith留言2018年7月21日 (六) 10:59 (UTC)回覆
Jyxyl9在編輯摘要稱:「1978年國家技術監督局都沒成立,怎麼出力?」,問題來了,Jyxyl9並沒有提供來源證明就是在1978年開始由中國標準化協會為代表的那段時間台灣被改名,是"他自己的認為",無視敝人先前在編輯摘要對他所說的:「按照來源寫,證據有多少就給多少。是哪個來源告訴閣下這是中標協的獨力傑作?參予ISO的中國國家標準局、中國國家技術監督局等都沒出力?中國政府指揮的角色都不見了嗎?維基百科:可供查證方針的第一句話請先去了解,不要在維基超出編輯者該有的規範,不要在百科做出被別人質疑的個人判斷 [3]。--Barter84留言2018年7月22日 (日) 15:44 (UTC)回覆
@Jyxyl9閣下對於施壓者的編輯方式恐怕涉及了原創研究。方針WP:NOR說:「切勿超越來源中的表達」、「或者提出了來源中沒有直接和明確支持的立場,你同樣進行了原創研究」。現有的來源都說施壓者是PRC,而非中標協。因此敝人建議「照著來源寫」,以避免原創研究的問題。--Matt Smith留言2018年7月23日 (一) 08:20 (UTC)回覆
@ATOutlookxpAntigngWong128hkBluedeck請管理員們能關注一下用戶Jyxyl9在此條目的編輯問題,請求檢視。--Barter84留言2018年7月23日 (一) 17:08 (UTC)回覆
單純看不懂爭議點在哪裡,無法評論。—AT 2018年7月23日 (一) 17:31 (UTC)回覆
@Jyxyl9閣下在這次編輯中說:「來源已經添加,請不要自顧自地回退。」但閣下所言並非事實,因為現有的來源都說施壓者是PRC或Chinese government,而非中標協。--Matt Smith留言2018年7月24日 (二) 01:42 (UTC)回覆

@ATOutlookxpAntigngWong128hkBluedeck請管理員們能關注用戶Jyxyl9的編輯問題。第一點,Jyxyl9貼無法查證的問題來源充數,執意修改取代掉別人提供可查證來源的文字敘述,這種手法相信管理員在過去處理維基事務的經驗上應該都曾經遇到過。第二點,Jyxyl9除了一直在添加能加強符合自己觀點的內容以外,還會跑去動那些對他而言政治不正確的內容文字,損害條目的中立性,這已經背離設立中立的觀點方針(維基百科三大核心內容方針之一)的初衷[4],請管理員能關注用戶Jyxyl9的編輯行為。--Barter84留言2018年7月24日 (二) 10:56 (UTC)回覆

@ATOutlookxpAntigngWong128hkBluedeck請管理員們關注用戶Jyxyl9在此條目的原創研究,反覆回復誤導讀者的內容。--Barter84留言2018年9月4日 (二) 09:06 (UTC)回覆

@ATOutlookxpAntigngWong128hkBluedeck請管理員們關注用戶Jyxyl9在此條目的原創研究,屢次違反基本方針的編輯行為。--Barter84留言2018年9月5日 (三) 11:16 (UTC)回覆

越南的立場

編輯

@Jyxyl9閣下若對於其他編者加入的{{clarify}}模板有疑問,應該在討論頁提出來,而不是刪除模板。--Matt Smith留言2018年9月5日 (三) 10:21 (UTC)回覆

@Jyxyl9其他編者正是因為質疑某內容才加入{{clarify}}模板,現在問題還沒解決,閣下怎能直接把模板刪除呢?請尊重其他編者的意見,藉由溝通來解決問題。--Matt Smith留言2018年9月5日 (三) 11:08 (UTC)回覆

編輯請求:請恢復至最近穩定版本

編輯

{{Editprotected}} 請管理員根據社群方針指引,將本條目恢復至最近穩定文本(本人意見為2018年11月18日 (日) 20:18的版本 ),現有版本為有爭議版本。--☭CHNAQW最愛我家小丫頭留言2018年12月22日 (六) 02:49 (UTC)回覆

同意。2018年12月21日 (五) 03:10‎的版本已經可以算是穩定版本了。--Matt Smith留言2018年12月22日 (六) 02:58 (UTC)回覆
已恢復至11月18日的穩定版本。--Matt Smith留言2018年12月29日 (六) 02:54 (UTC)回覆
(-)反對未經討論移動−−和平 愛 紫色 2018年12月31日 (一) 03:10 (UTC)回覆
(※)注意:閣下想刪除的是存在已久的穩定內容。在引發了編輯戰的情況下,閣下必須先設法在討論頁這裡尋求共識才能刪除。不能因為閣下個人想刪什麼就刪什麼,否則維基百科就大亂了。請閱讀方針WP:共識:「如果一次編輯已被回退,而你隨後的編輯也未逃此運,請在討論頁添加新的話題去討論這個問題。」--Matt Smith留言2018年12月31日 (一) 03:24 (UTC)回覆

2019年1月9日起

編輯

  警告@420peace現警告如下:請您不要繼續我行我素,想刪什麼就刪什麼。如果是過去穩定版本一直存在的內容,您刪除前應經過討論。在其他編輯存有異議的情況下,您繞過討論一而再再而三地任意增刪內容,已經違反了相關方針的規定。如您繼續此類行為,您可能遭到封禁。Jyxyl9批判一番 2019年1月9日 (三) 04:50 (UTC)回覆

多數 vs 有

編輯

@行到水穷处關於閣下欲將「多數」改為「有」,請閣下先與@Barter84協商,等到有共識了再改,以免條目被持續回退。謝謝。--Matt Smith留言2019年10月5日 (六) 08:44 (UTC)回覆

編輯請求 2020-09-24

編輯

  請求已處理

原文"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於國共內戰失利後播遷台灣",請把"播遷台灣"連至中華民國政府遷台,謝謝。--118.34.37.195留言2020年9月24日 (四) 15:26 (UTC)回覆

 完成。--🌝双节同庆🇨🇳🇨🇳🇨🇳 2020年10月7日 (三) 14:13 (UTC)回覆

編輯請求 2021-05-28

編輯

  請求已拒絕Temp3600留言2021年5月28日 (五) 14:54 (UTC)回覆

我認為此有很多不實的資訊和主觀的想法,例如「不要把中國台灣改成台灣,謝謝!」,該改的不實之處,就是我請求編輯權的原應,謝謝!--~~曾嘉禾~~──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Olivertzeng討論貢獻)於2021年5月28日 (五) 10:02 (UTC)加入。回覆

「TAIWAN, PROVINCE OF CHINA」漢譯

編輯

「TAIWAN, PROVINCE OF CHINA」的漢譯究竟是「臺灣,中國的省」還是「中國台灣省」?--誠心誠意。留言2021年7月22日 (四) 10:46 (UTC)回覆

一般是後者。——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21年7月22日 (四) 12:35 (UTC)回覆
前者比較中立,儘量按照原文的意思來,翻譯為中國台灣這個中國大陸方面政治用語不太對,是TAIWAN, PROVINCE OF CHINA,不是TAIWAN, PROVINCE OF PRC。桐生ここ[討論] 2021年12月9日 (四) 18:10 (UTC)回覆

ISO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不承認中華民國,使用中國台灣。不是不承認台灣,使用中國台灣。

編輯
返回 "中国台湾"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