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榦

南宋大儒,著名理學家,朱熹女婿兼弟子

黃榦(1152年—1221年),字直卿,號勉齋福州閩縣浦下(今福建福州市倉山區)人,祖籍福州長樂縣青山,南宋理學家

生平

編輯

黃榦生於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父黃瑀官至知漳州。家貧如洗,少受業於朱熹,朱熹稱其「志堅思苦」,淳熙九年(1182年)以次女朱兌嫁黃榦。紹熙五年(1194年)黃榦獲授迪功郎慶元二年(1196年)慶元黨禁,朱熹被罷祠落職,黃榦於建陽縣潭溪建潭溪精舍,講道著書,三年(1197年)丁母憂,歸里。六年(1200年)三月朱熹病重,將所著《禮書》底本託付黃榦,囑補輯成書,三月初九日朱熹去世,黃榦持心喪三年。

朱熹去世後,黃榦編有《朱子行狀》,曰:「由孟子而後,周(周敦頤)、程(程顥程頤)、張(張載)子繼其絕,至先生(朱熹)而始著。」

嘉定元年(1208年)黃榦任臨川縣令,五年(1212年)調新淦縣令,六年(1213年)任安豐軍通判,八年(1215年)知漢陽軍,十年(1217年)知安慶府兼制置司參議官,十一年(1218年)去職,講學於白鹿洞書院。與莆田學者陳宓黃士毅鄭可學方士繇林公遇林成季林光朝子)等有往來。同年十二月提舉亳州明道宮。

嘉定十二年(1219年)四月回建陽縣,十月歸里,潛心閩學研究,十四年(1221年)三月卒。

黃榦死後葬於今福州市晉安區壽山鄉江南竹村,黃榦墓為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

黃榦和福安的黃幹均是理學家朱熹的學生[2]

注釋

編輯
  1. ^ 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 [2011-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2). 
  2. ^ 清乾隆時期侯慎度《福安縣志》卷26拾遺誌中,在黃榦條後加「附錄」:「福州黃榦,字直卿,即勉齋;福安黃幹,字尚質,皆朱門弟子。且福州黃榦,旁從木(榦),福安黃幹旁從干(幹),字亦不同。」

參考書目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