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格斯堡臨時敕令

奧格斯堡臨時敕令(德語:Augsburger Interim)全稱羅馬帝國陛下關於在總委員會決定之前在神聖帝國內遵守宗教的宣言,是1548年5月15日在1548年奧格斯堡議會(由於緊張的氣氛和皇帝壓倒性的優勢,此議會被稱為「被控制的議會」)通過的敕令。該議會由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主導,而他在1546至47年的施馬爾卡爾登戰爭中擊敗了新教施馬爾卡爾登同盟的勢力。雖然它命令新教徒重新接受傳統的天主教信仰和習俗,包括七聖禮[1]但它允許新教神職人員結婚和平信徒接受兩種聖餐(麵包和酒)。.[2]它被認為是導致新教政治和宗教合法化過程中的第一個重要步驟,作為羅馬天主教的有效替代基督教信條,最終在1552年的帕紹和約和1555年的奧格斯堡和約中實現。臨時敕令於1548年6月30日成為帝國法律。[3][4]教皇建議所有主教遵守1549年8月臨時對新教徒作出的讓步。[5]

1547年的神聖羅馬帝國

參考與腳註

編輯
  1. ^ Acton, et al., p. 264.
  2. ^ Kagan, p. 367
  3. ^ Johann Kurtz, History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volume 3 pg 320
  4. ^ Pastor, vol 12 pp 409-453
  5. ^ Ludwig Pastor, History of the Popes, volume 12 pg 440-41

來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