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讨论:Alberth2/2010年纪录

最新留言:Alberth2在13年前发布在话题冲绳岛

关于TOTW候选

目前该页面仍有若干重要、篇幅不长但语文版本数目过少(少于十个)的候选净支持数不多(不到三个),如en:Collective animal behavioren:Google (verb)en: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en:AIDS orphan,希望你能参与TOTW候选投票,毕竟先前已经有一些这类的候选落选(如en:HTML e-mailen:Science educationen:Social controlen:Fear of youthen:Fear of crimeen:Egmont Prinz zur Lippe-Weisenfelden:British baseball等),我并不希望类似案例重演。--RekishiEJ (留言) 2010年1月15日 (五) 10:21 (UTC)

帐号Morrigan一直在破坏庾澄庆条目

这个对岸的中共人一直故意破坏庾澄庆条目、不让人顺利完成编辑,还故意请管理员封锁此条目,太可恶了!简直是“网路共匪”!61.65.179.67 (留言) 2010年2月28日 (日) 17:31 (UTC)

麻烦您填写一份有关中文维基百科的调查问卷

您好!这是一项关于新技术接受,知识分享与维基百科使用动机的研究。本调查是匿名的,调查结果将只用于本项研究,无任何商业目的。调查中的具体选项来自传播和资讯管理的学者,在过去20年中对网路、新媒体技术和网路使用动机的研究文献。其中有些项目会有相似之处,请不必理会,调查结果会通过因素分析的统计学方法进行整合。您宝贵的意见将有助于理解我们知识分享与维基百科的使用。如方便,请在问卷结尾留下您的email,在研究完成之时,我们将和您分享我们的成果。调查问卷的中文链接为http://www.surveymonkey.com/s/7YVX582

美国迈阿密大学 刘宇 [email protected]

模板有问题

阁下制作这个{{ROC Village or Li Info}}模板有问题,是否可更改成可加入图片,而不是限于位置图,以及村长陈列办公处电话与地址不太适合列入百科,请求来源参见Talk:龙眼村。-yiken (留言) 2010年4月12日 (一) 13:34 (UTC)

我已经移除电话的栏位了,至于图片,不知你是想加入哪种图片,这样我好判断应该放在模板的哪个位置。-Alberth2-汪汪 2010年4月13日 (二) 07:38 (UTC)

不行耶,Caption参数无法显示,图片简介除了Caption,有别的参数可替代吗?-yiken (留言) 2010年4月14日 (三) 06:27 (UTC)

未出现Caption的原因是因为我考量到排版的关系,在模板内的图片我使用隐藏式Caption,现在的设定是必须将滑鼠游标移到图片上,才会看到说明。你希望文字是出现在图片下面吗?—Alberth2-汪汪 2010年4月14日 (三) 07:04 (UTC)
有好有坏,不出现简介是没关系,因为这方面的技术并不熟悉。记得这模板还有其它的问题,后来因为这问题是见人见智,所以{{ROC Village or Li Info}}并没有太多人想更动,因此更别说会有人向这模板创建者反映,看来也只有Yiken会“大胆”独自一人Alberth2向反映。-yiken (留言) 2010年4月14日 (三) 07:15 (UTC)

大家应该关注Shizho罢免投票

这次投票进入最后阶段,讨论时引发不少的争议,双方提出的问题渐渐浮现出来,其讨论已足够使大部份维基人判断投票的立场。现在支持及反对者各占一半。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也好,希望你能够出来表态。不要做沉默的一群吧。—Flame 欢迎泡茶 2010年4月21日 (三) 00:52 (UTC)

有有有!我已经表态过了! ^ ^ -Alberth2-汪汪 2010年4月21日 (三) 04:31 (UTC)

邀请参加第八次动员令

  第八次动员令邀请函
 
查查资料,完善条目!
 
第八次动员令

亲爱的维基百科用户Alberth2/2010年纪录您好:

为了增加中文维基的条目数量,第八次动员令将在2010年7月1日开始,8月28日结束,期间欢迎阁下积极参与。

本次动员令分为大、中及小动员令,中动员令的4个主题分别是世界各地自然与自然科学最多语言待撰写条目基础条目,小动员令的2个主题分别是战争及军事武器以及侵权待拯救条目

关于本次动员令的详细规定请阁下参见:Wikipedia:动员令/第八次动员令

请收到此邀请函的维基人,利用{{subst:动员令/8}},将此动员令贴到其他还未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就算您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响应本次动员令、积极建立新条目,也请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历次动员令成败关键之一。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高维基的质量!

邀请人:HW (讨论 - 贡献) DC8 2010年6月2日 (三) 13:15 (UTC)
抱歉!我对动员令的活动较没兴趣。 ^^ -Alberth2-汪汪 2010年6月2日 (三) 14:07 (UTC)

邀请您加入2010年台湾秋聚讨论

 
台湾地图

Alberth2/2010年纪录,您好:

2010年台湾秋聚预定于八月的一个周末举行,目前正在进行时间、地点及议题内容等讨论,欢迎一同加入讨论

邀请人:─Josephjong 无言律师~~ I ♥ Wikipedia 2010年7月1日 (四) 12:03 (UTC)

请收到此邀请函的维基人,将此消息继续推介给你您认识的台湾维基人,谢谢。

请补充档案File:Symbol of Hirao.gif的版权或来源信息

欢迎参与维基百科。您所上载的档案File:Symbol of Hirao.gif由于没有注明上载页面所要求的所有资讯,将作快速删除处理。请补充所需的所有资讯,包括填写上载页面的虚线方块内所有栏目,以及使用了适当的档案版权标志。维基百科严格规范图片上载手续,是为了避免侵犯版权所致,多谢您的注意和合作。--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8月25日 (三) 02:06 (UTC)

啊!抱歉,忘记加了!-Alberth2-汪汪 2010年8月25日 (三) 03:29 (UTC)

关于条目

这是以上的解说。—Mark85296341留言 2010年8月30日 (一) 09:37 (UTC)

  • 人肉搜索可能是误用,但是确实有人在使用人肉搜索这样的用词,即使是误用的名称,重定向就仍有存在的价值。
  • 龙葵 (消歧义)缘分的天空 (游戏)虽然无消歧义之必要,但因为你提出的理由是“孤立页面”,这并非“孤立页面”,所以我才撤销模板。
  •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名称可能有些冗长,但因为这一样不是快速删除的标准,所以我也撤销了模板。

Alberth2-汪汪 2010年8月30日 (一) 09:45 (UTC)

关于G15的说明

  1. 没有对应文件的文件页面;
  2. 没有对应母页面的子页面,用户页子页面除外;
  3. 指向不存在页面的重定向;
  4. 没有对应内容页面的讨论页,讨论页存档和用户讨论页除外;
  5. 对应内容页面为重定向的讨论页,前提是讨论页建立于重定向之后,或者讨论内容已经存档;
  6. 不存在用户的用户页及用户页子页面,随用户更名产生的用户页重定向除外。

那这样不就是孤立页面吗?不然要用什么提删。—Mark85296341留言 2010年8月30日 (一) 09:50 (UTC)

已改用R3处理,如不行请指导正确的使用。—Mark85296341留言 2010年8月30日 (一) 09:54 (UTC)

已处理完毕。-Alberth2-汪汪 2010年8月30日 (一) 10:02 (UTC)

关于人肉搜寻应为错误。人肉搜索有26,000,000的搜寻结果[1],而人肉搜寻只有370,000的结果[2],比例相当悬殊,不应保留这种算是错误的重定向。—Mark85296341留言 2010年8月30日 (一) 10:08 (UTC)

使用Googl搜寻名词时,建议在词的前后加上“"”,这样可以有更精确的结果。此外,即使只有370,000笔,其实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表示仍是常常出现的用法,因此我认为这样的名词仍然有存在的必要。—Alberth2-汪汪 2010年8月30日 (一) 10:14 (UTC)

我个人不建议使用这种名称,虽然是很大,可是比例悬殊,新闻或传媒及大部分网站都使用人肉搜索,而使用人肉搜寻是在个人网站或部落格较多。—Mark85296341留言 2010年8月30日 (一) 10:33 (UTC)

我已经撤销,还是保留好了。—Mark85296341留言 2010年8月30日 (一) 10:46 (UTC)

谢谢!—Alberth2-汪汪 2010年8月30日 (一) 10:49 (UTC)
WebM项目相对于WebM专案,一个大陆用法一个台湾用法,要就两个一起删,没必要保留其中一个,这已经正名了,留这个不必了。

这是以上说明。—Mark85296341留言 2010年8月31日 (二) 09:10 (UTC)

建议你可以参考Wikipedia:重定向的内容,重定向的功用就是让各种别名或是常用的名称可以被读者搜寻到,常用的名称本来就不一定是正确的名称,但是却能够帮助使用者搜寻。-Alberth2-汪汪 2010年8月31日 (二) 09:26 (UTC)

好的,我就去撤销了。—Mark85296341留言 2010年8月31日 (二) 09:29 (UTC)

谢谢!^^-Alberth2-汪汪 2010年8月31日 (二) 09:35 (UTC)

无标题

感谢你帮忙处理Komica编辑战的问题:) SA (留言) 2010年9月3日 (五) 07:33 (UTC)

行政员

近日阁下积极参与管理事务,本人推荐阁下成为行政员,请回复决定是否同意。-HW (留言 - 贡献) DC8 2010年9月4日 (六) 06:38 (UTC)

谢谢!但因为我工作很忙,没有太多时间可以关注于社群的讨论,因此很抱歉我并没办法担任行政员之工作。-Alberth2-汪汪 2010年9月4日 (六) 06:43 (UTC)

给维基人的一封信

你好,我是维基人Edouardlicn。就是否开放IP用户创建条目的投票上我看到了你的支持,在此衷心感谢。首先表明我自己的态度,我是支持IP用户拥有条目创建权的。但有维基人在讨论页中提出若干问题:

  1. 浮动IP者可被多人共用,若某甲滥用浮动IP破坏条目而被封锁,导致无辜的某乙也无法使用该浮动IP。
  2. 若某IP(固定或浮动IP)是多人共用的Proxy,或是某公司的对外IP,禁封会牵连太多无辜者。
  3. 某些广告软体“可以自动切换Proxy IP,自动发表广告”,要不要我破坏你们个人用户页示范一下?
  4. 最快两年内会启动IPv6,两种IP用户页要如何对应关系?亦或IP用户页将成长8*10^28倍?

本人认为目前尚未有维基人能够解答以上问题。

另外,有维基人在投了反对票的维基人的选票下加上自己的意见,本人认为这是一种对维基人的理性判断的干扰。本人就此事与相关人士联系,并提出解决方案,但方案提出后24小时内在有证据表明相关人士上线的情况下本人未有得到任何答复。所以,本人在此表示对此次投票的公正性的怀疑,并请你在仔细阅读讨论页面后,再重新考虑你的选票是否客观表示你对此次投票的真实意图。再次感谢你对此段文字的关注。—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9月16日 (四) 14:13 (UTC)

日本专题评级启动。

今天我将{{wikiProject Japan}}支援评级参数后,日后可以检查更多条目的评级以及条目水平,从而寻找需要改善的条目。但是重要性的条目这方面我没有意见,期望各位前往这里讨论。--Flame 欢迎泡茶 2010年9月19日 (日) 09:14 (UTC)

求救

--Sasuketiimer (立即下载/回报错误) 2010年10月8日 (五) 06:18 (UTC)

你是希望删除你对话页历史中的第一笔纪录吗?—Alberth2-汪汪 2010年10月8日 (五) 06:34 (UTC)

基督教

该条目连日来遭不遵守共识者多次强行加入转换,为避免编辑战,请保护该条目,谢谢!—Iokseng留言2010年10月9日 (六) 12:02 (UTC)

航厦

在香港,航厦是称为客运大楼的。Ag+ 2010年10月10日 (日) 05:55 (UTC)

谢谢你的告知。 ^^ —Alberth2-汪汪 2010年10月10日 (日) 06:42 (UTC)

隋朝参选特色条目

隋朝参选特色条目中,希望阁下能前往评定、或是给予建议,谢谢你-- Jason 22  对话页  贡献  2010年10月10日 (日) 07:04 (UTC)

长城 (Beyond)

你说你看不到有重复,但我在编辑摘要里已放了和此条目重复的条目(即长城 (Beyond歌曲)),两者很明显是谈论同一首歌曲吧。--虽不能至 (留言) 2010年10月10日 (日) 11:55 (UTC)

{{d|a3}}的标准指的是与“其他中文维基计画”(维基辞典、维基新闻、维基文库等)内容相同的,并不是指与维基百科其他条目相同的状况。如果是与百科其他条目相同,应该是改为重定向(保留建立较早的条目,后建立者应指向新建立者),如果又对名称有问题,则应该是至Wikipedia:移动请求提出。在这个案例中,由于长城 (Beyond)建立较早,应将长城 (Beyond歌曲)重定向至长城 (Beyond),如对名称有问题,则再提移动请求处理。—Alberth2-汪汪 2010年10月10日 (日) 13:00 (UTC)

Re: 关于User:Jimmy-bot清理沙盒的动作

 完成--Jimmy Xu talk·236 2010年10月15日 (五) 06:16 (UTC)

谢谢~—Alberth2-汪汪 2010年10月15日 (五) 06:24 (UTC)

亚视新闻员工列表

第2次重建请求白纸保护--天下文章一大抄 (留言) 2010年10月17日 (日) 08:16 (UTC)

谢谢你的通知,我会继续关注这个条目,待这次删除之后,我会进行白纸保护。—Alberth2-汪汪 2010年10月17日 (日) 12:50 (UTC)

通知

User:219.84.211.131抄袭您的用户页,特此通知。—Altt311 (留言) 2010年10月17日 (日) 12:42 (UTC)

我正好也在刚刚从监视列表看见这件事情了,谢谢你帮我复原我的页面。—Alberth2-汪汪 2010年10月17日 (日) 12:48 (UTC)

无通知删除

你好,没有任何通知提醒我此页面已报删除,况且下面只有一人投票
Wikipedia:页面存废讨论/记录/2010/10/18#FalcomChina
Driger (留言) 2010年10月26日 (二) 14:33 (UTC)

FalcomChina是由于2010年9月17日由用户挂上{{Notability}}模板,根据Wikipedia:关注度,在挂上模版30日以上,仍未有改善并移除模板,将有可能被送交Wikipedia:页面存废讨论,也因此在2010年10月18日被送交至页面存废讨论,一个礼拜过后,因无保留意见而决定删除。此外,也因为目前Wikipedia:页面存废讨论并未强制要求一定要通知创建者,虽然未有人即时通知你,但很抱歉这并不能改变是否删除的决定。如果你仍认为此条目应有保留之价值,建议可以至Wikipedia:存废复核请求提出请求。—Alberth2-汪汪 2010年10月26日 (二) 16:18 (UTC)
能请你把删除前的内容还给我吗(发到我的talk中即可),搜索引擎的cache里也没有了……—Driger (留言) 2010年10月26日 (二) 17:24 (UTC)
谢谢啦。—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Driger对话|贡献)于2010年10月27日 (三) 11:56加入。

请求合并

您好!可否帮忙合并旧城城隍庙的编辑历史到凤邑旧城城隍庙,谢谢!—Iokseng留言2010年10月30日 (六) 01:27 (UTC)

合并完成,不过我暂先把条目名称留在旧城城隍庙;我个人对名称没有任何意见,纯粹是因为我看旧城城隍庙建立较早,如果觉得需要移动就直接移动吧。—Alberth2-汪汪 2010年10月30日 (六) 08:23 (UTC)

关于讨论:台北市道路列表的渭水路

你好,阁下。2006年12月有段“渭水路”的话题,之后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没有进展,可否看下我提供的资料与做出的臆测,给一些意见呢?无论是反对或赞同皆可,对该条目有帮助就好。感谢。--Mihara57 (留言) 2010年10月30日 (六) 06:18 (UTC)

说实话,这么久远以前的讨论其实我也忘的差不多了,现在我对这个讨论自然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意见,既然你已经在条目讨论页中提出,建议是观察几天后若是没有其他人的回应,就先照你的想法进行编辑,如果有人有不同意见,自然就会再跳出来一起讨论。—Alberth2-汪汪 2010年10月31日 (日) 15:51 (UTC)
就我所知,目前主流的说法便是该路的灵感是来自中国山川,若随意照我的大胆臆测擅自编辑,免不了会有争议性的。总之,感谢您的回应。--Mihara57 (留言) 2010年10月31日 (日) 17:16 (UTC)

邀请参加台湾冬聚讨论

您好!台湾冬聚讨论现在正讨论时间与地点等,可能会选在台北和嘉义聚会,方便南北部维基人参与,时间则定为元旦-春节间的某个星期日。诚挚邀请您参与讨论,表达出席意愿。祝编安!灯火阑珊处点灯Wahrheit wird man frei machen. 2010年10月30日 (六) 14:36 (UTC)

多谢提醒

多谢提醒,我的初衷——阻止恶意条目创建,已经达到。当AT建议我不必争论后,我基本不再与其争论了,之后不断出现指桑骂槐的语句才让我觉得其更加过分。心态问题。我会遵循维基圆桌会的精神的。--∰ 黑目观世界 2010年10月31日 (日) 01:58 (UTC)

有关凤邑旧城城隍庙

您好,我是一位左营在地对于文史有了解的人,左营之城隍庙,全名为"凤邑旧城城隍庙",目前该庙宇董监事会,仍然使用此官方名称,旧城城隍庙只是一般界之俗称而已。 —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Demic1210对话|贡献)于2010年10月31日 (日) 20:58加入。

我个人对于条目名称完全没有任何意见,纯粹是合并因“剪下贴是移动”的编辑历史。建议您可以先阅读Help:页面重命名,在维基百科上,如果想要更改既有条目的名称,应点击页面上侧“移动”连结,然后输入新的名字,完成后页面就被移动到新的名称,而旧有的名称也将变成一个重定向页面。这样的优点是能够同时移动相关页面的修订历史,如果您只是将旧页面手动复制到新页面,那么该条目的修订历史将被分散在两个地方,往往会对之后的编辑带来不便。也因此,我之前所执行的动作只是将您新编辑的条目历史与旧有条目历史合并;也请您不要再以剪下贴上的方式将条目内容搬移至不同名称,请直接以“移动”指令来修改名称,如果移动出现问题,也请至Wikipedia:移动请求提出请求,谢谢。—Alberth2-汪汪 2010年10月31日 (日) 15:37 (UTC)

关于在中文条目中不中立地强行植入外语

阁下,请注意你的不中立编辑行为,你在钓鱼台列屿的中文版本中一味地单方向植入日文,却不对称的在相应的日文条目中增加中国方面的中文名称。这是严重的违背中立地编辑行为。除非,你也在日文条目中增加相应的中文名称。或者,在中文的钓鱼台列屿加入所有国家语种所用名称,否则,你的编辑行为严重违背中立。在下无法赞同。(请注意,本来中文条目中已经具备了其他各种语种的相关连接,根本没有必要强行单方面地植入某一个语种。)--SH9002 (留言) 2010年11月2日 (二) 03:44 (UTC)

简单的说,每个语言的维基百科都是独立的,例如:使用人口最多的英文维基百科制定了新的方针,但是中文维基百科并没有必要去遵循;因此,其他语言的维基百科改了甚么内容,其实中文维基百科的对应条目并没有必须跟随的义务。此外,抱歉因为我关注的是中文维基百科,所以我并没有计画去修改或是探讨其他语言的维基百科。至于加上日文,是因为与这个条目的内容确实与日本有相关,因此列出相关国家使用的名称是有必要的。—Alberth2-汪汪 2010年11月2日 (二) 03:54 (UTC)
在你官冕堂皇地为非中立的编辑行为找借口辩解时,请不要撒谎!你在你的个人介绍明确表示你懂得日文[3][4],而且你进行过很多跨语种编辑单就不同的日语条目,到目前为止你就编辑过1706次(至2010-10-21 07:57:54)。你那个所谓的并没有计画去修改或是探讨其他语言的维基百科,根本是经不起推敲的谎言。
请记住钓鱼台列屿是中文条目,不是日语双语教学资料。钓鱼台列屿是否和日本相关”与“某些人企图强行植入日文”根本是两码事。如果谁要对日语好奇,只要点击相关的日语条目的连接,就能达到目的。根本没有对绝大多数的中文读者强行植入日文的必要,本人就根本不懂你植入的日文是什么玩意。难道二次世界大战的中文条目有必要加入所有参战国家的语言文字吗?你的借口根本就是胡扯。(我在此无法不用这类愤怒的词语。) --SH9002 (留言) 2010年11月2日 (二) 04:41 (UTC)
我的跨语言编辑几乎都是在修改“跨语言连结”,偶尔有些跨语言的破坏修复,很少在参予其内容的修改,我确实并没有计画去参予其他语言的维基百科。对于不懂外语的人,是不会去点选其他语言的连结,因此在中文的条目内做完整的说明是有价值的。—Alberth2-汪汪 2010年11月2日 (二)
本来中文的条目中,早就很全面地论述了相关方的立场,完全符合中立性,而某些人强行植入非中文的文字,根本和条目内容无关。那种不对称地单方向植入其他语种文字行为,根本就是对中文进行蓄意挑衅。特别是在相关日文条目在此时已经被改得完全没有中立可言的情况下,这种挑衅显的格外突出。再次强调,在中文条目中植入绝大多数中文读者根本不懂得日文字体根本没有丝毫价值,而是无端挑衅,必须予以修正。--SH9002 (留言) 2010年11月2日 (二) 05:10 (UTC)
其实你对此条目的看法,应该是写在条目的讨论页即可,留在个人的对话页,大概也只有你和我看的到,这对你努力方向的帮助可能有限。—Alberth2-汪汪 2010年11月2日 (二) 05:14 (UTC)
很简单,copy过去就完事了。--SH9002 (留言) 2010年11月2日 (二) 05:43 (UTC)

看看那种不参与讨论,却滥用权力实施恐吓的管理员的行径吧

之前,本人对另外一位管理员提出了相同的“关于在中文条目中不中立地强行植入外语”编辑方面的对话[5][6],结果那个家伙,哈哈,所作的竟然是违背职责的对本人实施恐吓,意图用行政手段来达到编辑目的,卑劣哦。--SH9002 (留言) 2010年11月2日 (二) 06:28 (UTC)

关于Wikipedia:对维基百科的批评

关于Wikipedia:对维基百科的批评的删除,敝人并不反对,但请修正其链入页面,由于敝人十分讨厌替人擦屁股,因此请您动作。--安可 留言請按此 2010年11月2日 (二) 14:03 (UTC)

请问一下 有关被内容被删除一事

您好! 我是奖金猎人的撰写者,于10/31日被您删除,如果是因为涉及到广告商业行为,我想请问一下像KKBOX或YAHOO等等的商品网站, 是否也涉及到广告商业的部份,老实说我是看到KKBOX才萌生撰写奖金猎人的想法,并且我在撰写的方式,都是以奖金猎人所代表的意义出发, 并无鼓励大家来使用这个网站,尽量不以商业广告的方式去述说,不知道您的看法为何? 如果确实为商业行为,是否也应一并把其他的商业软体类删除,以上为我的问题, 感谢您的阅读。 —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Roxlala对话|贡献)于2010年11月5日 (五) 23:56加入。

此条目被删除的原因是“不符合网站关注度指引”,由于条目在2010年9月24日曾被用户挂上{{notability}}模板,经过一个月后,被自动移送至Wikipedia:页面存废讨论,虽然在一个星期的讨论时间中并无任何意见发表,但在我复查内容后,仍认为关注度不足而删除。虽然最后在条目内已经列出了许多参考连结,但是大多都并非独立媒体之报导,因此无法让读者有效确认此网站的知名度是否存在;此外,与KKBOXYahoo!奇摩相较,广告意味确实也是浓厚许多;其实,以维基百科的观点是建议最好不要由网站相关的人来建立条目,毕竟在编写内容时主观的成分会较多,最好是在知名度提高后,由与网站无关的第三者主动来建立内容,这样的内容才能较公正且客观,也比较不会让读者觉得有广告的成分存在。不过,如果您仍认为您之前所编辑的奖金猎人应具有足够知名度,且内容不存在广告成分,你可以至Wikipedia:存废复核请求提出,将会由其他管理员重新确认你的理由,如果提出理由被接受,条目就会被恢复。—Alberth2-汪汪 2010年11月5日 (五) 21:52 (UTC)

谢谢提醒

顺便请教如果一个模板已经没有被任何页面所使用,本身功能也已被其他模板取代,也要进行存废讨论吗?——Chenxingyu (留言) 2010年11月6日 (六) 14:42 (UTC)

是的!因为必须让社群确认是否真的是不再需要,以避免个人判断的疏忽。除非该模板是由你建立,且无其他人参予修改过,这样就可以适用于“G10. 原作者清空页面或提出删除,且贡献者只有一人。”这项快速删除标准。但若不是,就一律都必须送交从存废讨论。—Alberth2-汪汪 2010年11月6日 (六) 14:46 (UTC)
  • 那重定向到一个正在进行存废讨论的条目的页面呢?也需要进行存废讨论?还是等所指向的页面被删除后再G15?——Chenxingyu (留言) 2010年11月6日 (六) 14:53 (UTC)
    因为必须等到重定向目标被删除,才会成为“孤立页面”,因此原则上必须等到目标页面删除后才可以以{{d|G15}}送快速删除;比较省事的作法,是提送存废讨论时,一并将相关重定向页面送出,这样届时就会一并删除。—Alberth2-汪汪 2010年11月6日 (六) 15:10 (UTC)

无共识保留

那些条目是否应移除关注度模版? 不然机械人又会一一提删……—祁勋留言 2010年11月10日 (三) 04:49 (UTC)

因为是无共识,所以也没有共识决定是否符合关注度,因此我是认为不适合移除;而且,无共识的情况下,未来确实是可以再度被提送存废讨论的。—Alberth2-汪汪 2010年11月10日 (三) 04:54 (UTC)

关于PulseAudio翻译

我是人类,这篇文章是我翻译的,不是机器翻译。 至于词句不当,我是没有发现。请明示。 Randy (留言) 2010年11月10日 (三) 06:00 (UTC)

我现在主要是觉得第一段的“是一个跨平台, 网路 声音服务 一般使用于Linux 和 FreeBSD 作业系统.”以及描述的内容语句很不通顺。另外,依据维基的格式要求,建议你把所有标点符号改用全形的“,”、“、”、“。”,这样对于排版也会有点帮助。—Alberth2-汪汪 2010年11月10日 (三) 09:01 (UTC)

我是复制原文的,删除英语把中文加上,还有在大陆我们使用半角中文标点。 还有现在已经修正了语句,请考虑移除模板。 --Randy (留言) 2010年11月10日 (三) 09:35 (UTC)

标点符号使用全形是根据Wikipedia:格式手册#标点符号这项方针,因此还是建议你可以改用全形标点符号。—Alberth2-汪汪 2010年11月10日 (三) 09:51 (UTC)

你好!

向辛勤为维基工作的您致敬!诚意推荐friendly工具(须用firefox浏览器),方便快捷。祝编安。--Gakmo (留言) 2010年11月10日 (三) 11:28 (UTC)

阿修罗

你好!请帮忙关注阿修罗条目(详见Talk:阿修罗)。该条目原本分成阿修罗阿修罗 (佛教),但Shizhao在无视反对声音存在的情况下将两者的编辑历史合并在一起,而一般用户的权限是无法将两者再分离的,因此能否帮忙条目恢复原状,也就是阿修罗阿修罗 (佛教)原本各自存在的状态,待有更进一步的讨论结果时再做更动。谢谢!—Iokseng留言2010年11月13日 (六) 12:00 (UTC)

已初步将阿修罗 (佛教)的内容分割回去了,但是由于两边的编辑历史重叠的很严重,我不确定有没有什么错误;此外,好像同时也有阿修罗_(印度神话)并入的编辑历史,这个我就不管了。—Alberth2-汪汪 2010年11月13日 (六) 14:46 (UTC)
感谢您帮忙整理条目编辑历史。能否再帮忙将[7]这两个纪录合并到阿修罗,因为这也是原本存在于阿修罗的历史。谢谢!—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Iokseng对话|贡献)于2010年11月15日 (一) 09:58加入。
不过左边的编辑历史中的编辑摘要是写“页面内容被替换为:'阿修罗一族源于印度教......”,显然他并不是新建页面的编辑历史,而是将原有页面替换成消歧义之内容,因此他应该要跟著阿修罗_(印度神话)才是。—Alberth2-汪汪 2010年11月15日 (一) 09:11 (UTC)

关注度过期

阁下曾挂关注度模板之条目漂移中国已到限期,如阁下认为该条目现时尚未合乎关注度标准,可作提删。—祁勋留言 2010年11月16日 (二) 03:11 (UTC)

请求恢复邓之鑂页面

本人来自北京,本人绝对是邓之鑂的原创者,本人绝对没有侵犯版权,邓之鑂曾发表在:

http://baike.baidu.com/view/1551270.htm 邓之鑂_百度百科 (该文中有本人与文章主人公的合影照片)

http://www.wikilib.com/wiki/鄧之鑂 (该文中有本人与文章主人公的合影照片、E-mail及移动电话号码)

http://www.dajingyu.com/wiki/鄧之鑂 (该文中有本人中有本人与文章主人公的合影照片、E-mail及移动电话号码)

http://wiki.keyin.cn/index.php/鄧之鑂 (该文中有本人中有本人与文章主人公的合影照片、E-mail及移动电话号码)

恳望尽快查实,尽快在贵站通过恢复发表,谢谢!

  •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组织Attribution 2.5 China Mainland许可协议进行授权。查看本许可协议的复制件,请访问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2.5/cn/或写信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三藩市霍华德街543号5层知识共享组织(邮编 94105)索取。

WashingTong (留言) 2010年11月16日 (二) 08:53 (UTC)

最后此条目被删除的原因是关注度不足,并非版权之问题;此外,如果同样的内容曾经在发表在上述网站,现在可能反而会有版权之问题,因为百度百科上的文章的版权是属于百度百科的(可参考:Wikipedia:百度百科对维基百科的侵权)。-Alberth2-汪汪 2010年11月16日 (二) 09:35 (UTC)

再次请求恢复邓之鑂页面

  • 查2009.4.15 Wing 说邓之鑂可能侵犯版权、2009.5.20 Frankou说本文可能侵犯版权、2009.5.21 Wcam说本文可能侵犯版权、2009.5.25 Frankou说本文可以散发、直到2010.10.15 Gslin 还在说本文可能侵犯版权;而现在你又说并非版权问题,我不知贵站谁说了算?又变成是关注度不足,我不明白,我每次发表后,就立即被删除,广大读者看不到文章,怎么能够有关注度?为什么我同样发表在其他网站点击率那么高,说明文章关注度很高!怎么能够随便贴上一个某某标签,随意删除文章。作者都次请求恢复文章,还是不同意?这有勃贵站号称“自由的百科全书”,我们写文章容易吗?
    • 我已经按贵站的方法,在百度上文章末尾写上声明:
      • 备注
        • 本文遵守CC-BY-SA3.0和GFD协议
        • 本条目相关内容在GNU自由文档许可证(GFDL)下发布,您可以随意复制与更改,只要本条目在GFDL下发布的内容(以及衍生作品)在同一协定下发布。

WashingTong (留言) 2010年11月18日 (四) 04:05 (UTC)

此条目过去的删除纪录为:
  • 2010年10月18日 (一) 21:02 Alberth2 (讨论 | 贡献 | 禁封) 已删除“邓之鑂” ‎ (CSD G5: 曾经依存废讨论被删除的重建内容)
  • 2010年10月16日 (六) 08:03 Alberth2 (讨论 | 贡献 | 禁封) 已删除“邓之鑂” ‎ (CSD G5: 曾经依存废讨论被删除的重建内容)
  • 2010年7月14日 (三) 11:18 Shizhao (讨论 | 贡献 | 禁封) 已删除“邓之鑂” ‎ (内容为:{{t1|Afd|1=關注度不足|date=2010/07/07|force=}})
  • 2009年5月27日 (三) 07:17 Istcol (讨论 | 贡献 | 禁封) 已删除“邓之鑂” ‎ (侵犯版权)
  • 2009年4月22日 (三) 13:40 Istcol (讨论 | 贡献 | 禁封) 已删除“邓之鑂” ‎ (侵犯版权)
  • 2008年9月26日 (五) 09:54 T.A 白河 (讨论 | 贡献 | 禁封) 已删除“邓之鑂” ‎ (侵犯版权)
最后的删除原因是2010年7月14日的“关注度不足”,并经页面存废讨论而删除,之后的删除都是根据此次讨论结果而直接快速删除。关注度不是借由放在维基百科来增加,是此人物必须已经有一定的关注度,才适合放于维基百科;如果您仍有不同之看法,建议可以至Wikipedia:互助客栈/求助提出。—Alberth2 汪汪 2010年11月18日 (四) 04:11 (UTC)

?

你说的不是关注度,而是知名度。引起读者的关注,大都是发表出来引起关注。如像贵站这样,那些抗日战争中的无名英雄,由于没有知名度,人们当然也没有关注,贵站就会以关注度不足为由,毫不留情地删除!相反,汉奸都臭名远扬,贵站就不会删除,因为关注度足。难怪本人以前发表的陈衣帆,由于是抗战英雄,关注度不足,会被贵站挂上“侵犯版权”或者“关注度不足”或者其他莫须有的理由删除。悲哀啊!贵站是“自由”的百科全书吗?我辛辛苦苦写的文章,多少次被贵站封杀?不知本人还能够在贵站发表文章吗? WashingTong (留言) 2010年11月19日 (五) 11:16 (UTC)

建议您务必先阅读Wikipedia:关注度,维基百科并不适合作为宣传的工具,如果想要进行人物的宣传,是不应该在此进行的。-Alberth2 汪汪 2010年11月19日 (五) 14:43 (UTC)

??

判断关注度不足的尺度是法定的吗?判定后就不能更改吗?就是不能平反吗?贵站既然有人物栏目,为什么又不能进行人物的宣传,不应该在此进行?那人物栏目干什么用的?应该在那儿宣传?请你指点迷津。因为我的同学对江苏张家港地区进行了大量的抗日战争人物调查,发现国共两党牺牲人员很多,其中主要是国民党人员,都是民族英雄啊!而且是无名英雄,我想一个个进行宣传,不知贵站能否给这个机会。 WashingTong (留言) 2010年11月20日 (六) 02:42 (UTC)

维基百科的方针与指引是经由维基百科的使用者在Wikipedia:互助客栈讨论订出的,如果对于既有指引有不同看法,可以在Wikipedia:互助客栈/求助或是Wikipedia:互助客栈内其他相关讨论区提出讨论。还是得再次提醒:维基百科不适合做为“宣传”的地方。-Alberth2 汪汪 2010年11月20日 (六) 03:26 (UTC)

中国火壹中国火贰

请把条目的内容合并至中国火, 不要单单删了算—祁勋留言 2010年11月18日 (四) 06:52 (UTC)

后元 (汉武帝)

您好!发现后元 (汉武帝)条目为原复制自帝王纪年的前段编辑历史,未避免忽略前人贡献,请帮忙分离此段之前的编辑历史到后元 (汉武帝)。谢谢!—Iokseng留言2010年11月18日 (四) 12:39 (UTC)

完成!-Alberth2 汪汪 2010年11月19日 (五) 16:23 (UTC)

猫女 (鬼太郎)

您好!能否帮忙移回“小猫女 (鬼太郎)”→“猫女 (鬼太郎)”。谢谢!—Iokseng留言2010年11月24日 (三) 01:05 (UTC)

关注度过期

阁下曾挂关注度模板之条目彭瑞麟已到限期,如阁下认为该条目现时尚未合乎关注度标准,可作提删。—Nivekin请留言 2010年11月25日 (四) 07:21 (UTC)

Talk:月球基地阿尔法

您好!发现Talk:月球基地应该移动到Talk:月球基地阿尔法,但Talk:月球基地阿尔法已有内容(由机器人建立),可否处理一下。谢谢!—Iokseng留言2010年11月27日 (六) 03:05 (UTC)

完成。-Alberth2 汪汪 2010年11月27日 (六) 03:18 (UTC)

湖北省

你好,

湖北省襄樊市近日改名为襄阳市。湖北省的半保护状态可能有需要处理一下。谢谢。--Pyl (留言) 2010年12月2日 (四) 13:34 (UTC)

修改完成。-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2日 (四) 14:19 (UTC)

台北捷运、高雄捷运及新加坡地铁相关条目遭到连续破坏

抱歉打扰。最近(大约自11月20日起)台北捷运各车站不断遭到某匿名用户蓄意加入错误资讯,后来破坏泛为似乎又扩大至高雄捷运新加坡地铁及英文维基台北捷运条目(最新一名在活动者为“61.62.94.228”),且经用户Multivariable和本人多次回退后依然屡劝不听。不知这些频繁遭到破坏的车站条目能否进行半保护来防止这些未注册用户的破坏?谢谢。-Howard61313 欢迎留言 2010年12月4日 (六) 12:34 (UTC)

IP用户已由其他管理员封禁三日,目前我先半保护了古亭车站中正纪念堂车站西门车站。-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5日 (日) 07:13 (UTC)

在只有一个用户提删的情况下可以删除页面吗?

如题,我提删的神棍条目只是我一个人提了删除--爱管闲事的Inspector留言 2010年12月5日 (日) 01:11 (UTC)

提出后且理由充分,如果无反对意见,一样是可以的删除的。-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5日 (日) 06:44 (UTC)
意思是只要有一个管理员认为我“理由充分”就可以了吗?--爱管闲事的Inspector留言 2010年12月5日 (日) 07:09 (UTC)
说实话,最关键的事“第一个”处理的管理员的判断。如果认同此理由,那就会删除;如果不认同,可能就会加上反对意见;如果意见中立,就可能暂时留下此条目,待其他管理员来处理。-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5日 (日) 07:17 (UTC)
在原作者被封禁的时候提删,总感觉有些胜之不武--爱管闲事的Inspector留言 2010年12月5日 (日) 10:44 (UTC)
你不说,我倒完全不知道这件事情!不过,如果原作者以这理由提出Wikipedia:存废复核请求,这或许可以成为受理的理由。-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5日 (日) 12:48 (UTC)

维基百科:页面存废讨论/记录/2010/11/20

TeleOffice内蒙古旅游网请别忘了提删者的一票。很多时候编辑可能因删除的原因太明显而觉得不用投删除意见—Nivekin请留言 2010年12月5日 (日) 08:34 (UTC)

抱歉,之前误以为这是机器人提送的。-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5日 (日) 08:51 (UTC)

请求协助

您好!我的用户页user:Iokseng这几天一直遭IP用户破坏,可否帮忙永久半保护此页面,谢谢!—Iokseng留言2010年12月5日 (日) 10:51 (UTC)

还有可否帮忙隐藏那些无意义的文字编辑历史,谢谢!—Iokseng留言2010年12月5日 (日) 11:14 (UTC)
完成!-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5日 (日) 12:42 (UTC)
抱歉,还有一事请求。可否帮忙删除我的用户页user:Iokseng于 2006年3月20日 ~ 2006年3月21日 间的编辑历史(不慎写了过多个资)。还有上述隐藏的IP编辑历史可否改为删除(感觉编辑历史有点乱:P),谢谢!—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Iokseng对话贡献)于2010年12月6日 (一) 11:52加入。
完成!我不小心发现,原来我们念过同一间...... XD -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6日 (一) 04:00 (UTC)

帝国政界往事

帝国政界往事在存废讨论的不是关注度问题, 相反关注度模版是应讨论者的要求而加上的, 请勿移除。—Nivekin请留言 2010年12月6日 (一) 02:22 (UTC)

抱歉,又是疏忽 > < -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6日 (一) 02:26 (UTC)

Japanese cross-wiki vandal

Dear Alberth2. I'm an admin from nl.wikipedia and I can't speak Chinese that's why this message is in English. At the moment I'm busy with a Japanese cross-wiki vandal who vandalizes only on articles related to the Dutch band Shocking Blue; aldready 75 sockpuppets from 2 IP-adresses have been checked, blocked and/or locked. He also came across zh.wikipedia and I saw this page. I don't know what that all means, but I do know that almost all the users named (10 in total, from Bruno Bertacchini til Alex Woon Cheong Ming are sockpuppets from this vandal. Was this a request for a block? And have you already done a checkuser or is this coincidence? Here you find a list of the 75 sockpuppets and the links to all files and checkusers on different wikis. Kind regards, Trijnstel (留言) 2010年12月6日 (一) 08:58 (UTC)

These 10 users have been blocked by the same reason you mentioned on Dec. 3rd. And The page is "Requests for page protection". After admin blocked the users, here just someone remind admin to protect the user page to avoid vandal in user page. Thanks for your notify. Kind regards, —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6日 (一) 09:43 (UTC)

有劳

user:Goenitz13579陈姓违反3RR并在胡公满条目使用复制粘贴式编辑,警告了也不理。—星光下的人 (留言) 2010年12月9日 (四) 05:49 (UTC)

星光下的人 星光下的人抓贼喊贼你把陈胡公的资料偷偷移到胡公满还敢乱讲话 还有你没史料乱篡改资料真是误人于子弟。—user:Goenitz13579 (user:Goenitz13579) 2010年12月9日 (四) 05:55 (UTC)

个人也希望两位先以讨论进行沟通;此外,如有移动之问题,务必至Wikipedia:移动请求提出,并避免使用复制方式变更条目名称,以避免过去的编辑历史遗失。—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9日 (四) 06:00 (UTC)
您的愿望还真美好,user:Goenitz13579把我给他的留言全部清空,您说我该怎么和他讨论?—星光下的人 (留言) 2010年12月9日 (四) 06:04 (UTC)

星光下的人是你讲话口气先不好 你是在刁难谁。—user:Goenitz13579 (user:Goenitz13579) 2010年12月9日 (四) 06:05 (UTC)

请不要在别人的讨论页中吵架! XD —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9日 (四) 06:16 (UTC)

关于各年废除的分类

您好!刚刚看到您删除了19世纪所有年代废除的分类,窃以为不太妥当。因此种建立、废除的分类必有条目可归入,如不按年逐一创建,各条目又怎能依照分类适当归类?这种分类正如此前久已建立的众多年份、地名分类一样,其创建应当先于各条目,虽创建时可能有些尚无子分类或条目,但作为常用的分类必将被广泛应用。望您再仔细斟酌一下,多谢多谢!Sgsg (留言) 2010年12月12日 (日) 14:17 (UTC)

这些分类被快速删除,并不表示这些分类是有问题的,纯粹只是现在方针中对于建立分类与与建立条目的先后问题而已;未来只要有相关条目出现,任何人都可以立刻重新建立这些分类。—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13日 (一) 01:41 (UTC)

诚邀阁下参与琉球/冲绳专题

合并编辑历史

请问阁下是根据那一版的讨论共识而对Talk:2010年后海湾地震/评论Talk:2010年后海湾地震进行合并?请给出连结,否则示为滥用管理员权限,谢谢。-HW (留言 - 贡献) 香港维基侵权案 2010年12月15日 (三) 10:42 (UTC)

Wikipedia:页面存废讨论,如果认为此段意见不适合被保留于条目之讨论页,再移除即可。-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15日 (三) 14:40 (UTC)

高珮薰的条目

我已经把新闻的来源放上去了,为什么还是被删?--frank (留言) 2010年12月18日 (六) 01:15 (UTC)

虽然你已经添加了四则新闻,但是在11月30日,仍是有用户觉得关注度不足送交了页面存废讨论,并获得删除意见,因此很抱歉此条目仍是依据此次讨论结果而删除了。-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19日 (日) 00:36 (UTC)

邀请参加生物学提升计画

 
条目质量提升计画/生物学提升计画邀请函

Alberth2/2010年纪录,您好

诚挚邀请您参加Wikipedia:条目质量提升计画/生物学提升计画,本计画旨在提升生物学(特别时目前严重缺乏的分子生物学细胞学)相关条目的质量。期盼您能加入我们提升质量的行列,借由募求开放协作方式将更多的生物条目成为优特行列。祝编安。

请收到此邀请函的维基人,将此消息继续推介给你您认识的维基人,使用{{subst:生物学提升计画/邀请}} ,谢谢。

{{subst:#if:靖天子~北伐抗战军统局/生物学提升计画 2010年12月19日 (日) 11:13 (UTC) |邀请人:靖天子~北伐抗战军统局/生物学提升计画 2010年12月19日 (日) 11:13 (UTC)

邀请人:靖天子~北伐抗战军统局/生物学提升计画 2010年12月19日 (日) 11:13 (UTC)

维基百科:投票/开放IP创建条目权限 (第二次)已经开始

维基百科:投票/开放IP创建条目权限 (第二次)已经开始了。由于上次组织者的缺乏经验导致最后结果产生争议,现经过上次共识的三个月试行,相信各位用户已经对开放IP创文权有一定的认识,希望您可以再次前往参与。—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12月20日 (一) 04:48 (UTC)

邀请您参与条目质量提升活动

  条目质量提升计画邀请函
Alberth2您好:
 
为了提升中文维基百科的条目数量及品质,条目质量提升计画已经重新启动,相信您的支持与参与,将有可能会成为维基成长的重要助益,若您对于一些条目品质现况感到不满,或者对于某些条目需要关注提升,携手合作才能有效率地提升人类知识的品质!。您若支持该计画可先至 “报到处”签到,以便于其他人与您连络,再前往您有兴趣的各子计画签到并提出协作事宜,您可自由弹性规划。

总之,这是自由参与与发起条目协作的平台,欢迎任何人在该计画提出协作请求或者帮忙协作,亦欢迎您成为各子计画主持人,这比起在一两个同好之间对话或条目讨论页互动性更佳。

  • 也可帮忙散发此邀请函。根据过去经验,计画的成败关键在于消息是否散布开来,若要发邀请函,可以复制以下代码:{{subst:QA/邀请}}再转贴到其他维基人对话页上,感谢您

更多候选主题


邀请人:吟游诗人~安可 留言請按此  2010年12月21日 (二) 08:57 (UTC)





关于台北捷运需要扩充

此条目为已被撤销的特色条目,能否请您协助扩充扩充2001年9月17日纳莉台风侵袭台湾之后的台北捷运近况或者参考Wikipedia:特色条目复审/台北捷运修正,近期将提案重回特色。若有问题亦可留言给我,最后感谢您近期对此条目关注与防止被破坏。--吟游诗人~安可 留言請按此  2010年12月24日 (五) 06:30 (UTC)

冲绳岛

类似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条目名称不为北韩,依名从主人,似应使用本岛一称。—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虞海对话贡献)加入。 2010年12月29日 (三) 14:31 (UTC)

我想你指的“主人”,大概是琉球人?不过,看看“日本”的用法,现在好像也很少称之为“琉球本岛”,现在反倒是“冲绳本岛”用的比“琉球本岛”多。我建议这个名称问题可以在条目讨论页先提出来看看大家的意见,再根据讨论决定要用哪个名称可能会比较好。-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29日 (三) 14:38 (UTC)
琉球人的岛,主人什么时候变成日本人了?难道这还有什么争议吗?—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虞海对话贡献)加入。 2010年12月29日 (三) 14:40 (UTC)
但是,毫无疑问的,他现在确实是日本的岛;我们在这边玩文字游戏没什么意义,建议直接到条目讨论页上让大家一起讨论会比较好。--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29日 (三) 14:44 (UTC)
日本的岛,和主人为日本人是两个概念。正如青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但主人并非汉人一样,琉球是日本的一部分,但主人并非日本人。我觉得这应该算是不存在任何争议的吧?—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虞海对话贡献)加入。 2010年12月29日 (三) 15:18 (UTC)
所以我才说需要在让大家在条目讨论页上好好的研究研究啊~--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29日 (三) 15:21 (UTC)
返回“Alberth2/2010年紀錄”的用户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