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二二八事件/存档1

最新留言:61.217.211.70在16年前发布在话题美国在当时的态度

NPOV

NPOV??? --Wing 19:39 2004年2月28日 (UTC)

New Draft

在之前的版本中, 作者显然连最基本的文献考察都没有做过, 有些陈述错得离谱(比如说事件的死亡人数). 不过, 基于尊重前人的原则, 我保留了原文最后一段, 虽然在context上和我的正文不是很能连接. --wdshu|阿呆 10:41 2004年10月16日 (UTC)

关于受难者

我看到关于受难者的部份,都只有说到当时本地台湾人的死伤。然而事实上二二八事件是一个台湾人与外省人都互相使用暴力的事件,除了国民党政府对台湾人的武装镇压与清乡以外,外省人也因为台湾人的报复行动而有不少的伤亡,我想这一部份也应该写入这段历史当中。--可夫 14:50 2004年11月26日 (UTC)

你对二二八之"本质"的解释和我不太一样. 基本上, 我会把"族群冲突"看成是该事件的远因(或结构因素), 但是该事件的近因(或过程), 则基本上应该算是"国家机器"和"民间社会"的互动. 事件刚开始的时候, 是民间社会对于无能以及腐败之国家机器的不满, 等到蒋介石的大军从中国登陆台湾以后, 该事件又演变成国家机器对于民间社会的镇压.
我所列的伤亡名单中, 基本上都不是所谓"台湾人与外省人都互相使用暴力"而死亡的那些人, 而是国家机器假借该事件, 而"顺道"屠杀或判死刑的人士. 我又查了一下行政院二二八事件小组的报告, 在该报告的"第四章:伤亡与受害情况"中, 有一小节是讨论"以叛乱主犯罪名遇害者"(pp.267-94), 里面讨论了两份名单, 一份是1947年3月13日陈仪呈报蒋介石的"办理人犯调查名单", 另一份是1947年4月18日陈仪所发布的"二二八事件首谋叛乱在逃主犯名单", 前者有17人, 后者有30人, 在这47人当中, 除了5个没有详列籍贯的人以外, 其他的42人中(两份名单有一些人是重复的), 40个是台湾人, 只有两个是外省人. 这两个外省人分别是徐征和艾璐生. 前者在官方名单的说明上是"延平学院教授", 后者则是"大明报"发行人. 但是, 我们对于这两个人的生平和相关活动, 目前的史料都不详备.
如果你有觉得应该列上去的其他名单, 欢迎补充.
参考书目
  • 行政院研究二二八事件小组,1994,二二八事件研究报告。台北:时报文化。--wdshu|阿呆 16:48 2004年11月26日 (UTC)
我了解你的意思。不过我主要针对的不是伤亡名单,而是整个事件的历史概述当中,都把台湾人摆在一个完全的受害者,而外省人则看上去是一个完全的加害者。或许应该加入类似“也有不少的外省人在台湾人的报复行动中伤亡”这样的陈述,比较能提供一个更宽广的历史视角给阅读者。将整个事件解读成国家机器与民间社会的互动,这是一个很好的诠释角度,不过可能也要考虑到有些人并不是这样子来看二二八事件,或者他们在第一次阅读条目内容的时候无法抓到这层意涵(像我)。而我之所以不自己动手补充修改,是因为这方面完全不是我的专业,很怕会提供了错误的讯息。事实上,我也只是知道二二八事件时有外省人因为台湾人的报复行动而受害,但是并不清楚更具体的内容为何,所以才将这个issue丢到讨论页里面来,希望能提供那些对该事件更熟悉专业的人在日后补充修改上的一些可能方向。谢谢。--可夫 00:58 2004年11月27日 (UTC)
同意,本来是互相杀+国家机器镇压,如果前面的不讲就显得不那么全面。--用心阁(对话页) 11:28 2005年3月21日 (UTC)
我对此事件知道得很少,不过在凤凰卫视的节目里,李敖认为在此事件中遇难者和失踪者只有800左右,并认为外省人也有很多伤亡。请参看:

---肚脐 | 。| 20:16 2005年2月4日 (UTC)

不晓得您有没有听过1960年台湾行政院进行户口清查时有12万6千人是有籍无人的(人间蒸发的)? 虽然不一定跟228有关, 不过也可以参考一下吧?

行政院下令将12万6千有籍无人的户籍消掉 是出自于杨逸民手笔,我们不知道也查不到发表此数据的杨逸民究竟是什么人?他从什么管道得知这项惊人内幕?还是凭空杜撰的爆料?有什么佐证? 台湾这么一块小岛,12万6千人被杀尸体能跑到哪去?这12万6千名受害人的亲友家属涵盖多少人? 占当时多大的人口比例?将导致现在几百万户228受难家属?重赏必有勇夫,死一个赔六百万, 为何申请赔偿的到现在只有区区八百多人?

谣言止于智者,维基百科不是谣言中心。

。--User:snkcom500 02:17 2006年8月24日 (UTC)

背景

我觉得应该要加一些背景耶,像是国民党官员的贪污腐败、偷窃强盗,台湾的物价飞涨、粮食不足,还有后来(要求和平解决的)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被宣布为非法组织,这些都应该提一下吧,不然不了解事情背景的人会以为台湾人是无冤无故的暴动的。 --Kerry7374 22:35 2004年12月4日 (UTC)

我觉得,同时也可以引用大陆其他省份脱离日本军队占领被国民政府光复时期民众暴动的资料来佐证台湾的事件。台湾有谢雪红,其他省份也有更多共产党策动起义或暴动的。同时,其他省份在国民政府接受过程中的腐败,物价飞涨,动乱,镇压等等也都非常多。可惜,很久以来,没有特别的人研究。--小溪 (talk? click here!) 11:39 2005年3月21日 (UTC)

远因应补充4项:

1二战期间美军空袭台湾,重创台湾产业,与1937年相比,农业产值只有1937年的49%: 工业产值更不到33%。

2学校、商店、工厂、医院、铁路、发电厂等建设受到战火严重破坏,重建工作困难,直接影响经济。

3日本政府停止台湾人储蓄金归还申请,债券成废纸,造成金融物价秩序混乱。

4二战期间台湾人踊跃参战,支持、协助日军侵略行动,导致外省人敌视台湾人。

--snkcom500 02:35 2006年8月22日 (UTC)

228

移動自Talk:228

关于228的条目似乎还没出现,因此就直接作重定向。日后若有其他关于228的条目,可参考英文228的做法。AirBa 06:08 2005年3月11日 (UTC)

其实中文版不可能有228这个条目了,因为正确的应该是228年。--Formulax 08:37 2005年3月11日 (UTC)

移动完毕

存在的意义

移動自Talk:二二八事件受难者列表

这个列表只有两个人,这个列表的意义在什么地方?--用心阁(对话页) 11:24 2005年3月21日 (UTC)

如果wiki的生命可以如历史一样悠长,必然会有后人不断补充。--小溪 (talk? click here!) 11:28 2005年3月21日 (UTC)
“二二八事件”下面已有“二二八事件受难者举隅”章节。--Hello World! 11:56 2005年3月21日 (UTC)
这个列表,可以让大家知道到底有多少受难者,而不只是猜测。--Pashan (留言) 11:49 2005年3月22日 (UTC)
移動完畢

== “二二八事件”为"镇压台湾独立"事件 此事件牺牲的人士皆为当时在台湾的高知识分子为主。 当时执政当局枪杆面对的是,手无寸铁的人民,事实不容扭曲。

被加入的新说明

以下是最近被更改的新说明:

二二八事件(1947年),表面上是一場於1947年2月27日發生在台北的
官民糾紛,是由公賣局查緝員取締私煙而引起的.“二二八事件”本是台胞自发的反
对国民党在台湾腐败统治、追求高度民主自治的正义斗争,是台湾同胞爱国主义传统
的真实写照,但是,近几年来,李登辉陈水扁把“二二八”起义中台胞要
求政治改革及民主自治的主张说成是谋求“台湾独立”,把当时根本就不存在的所谓
“国家认同”与“省籍矛盾”强加于起义者身上,这种颠倒黑白的行径不仅是对历史
的不尊敬,更是对“二二八”起义死难烈士和参与者的极大侮辱。

这段陈述不但完全和史实不合, 而且很多用词也不合百科全书格式(比如"台湾同胞"的用法). 二二八事件中的参与者基本上并未主张台湾独立, 而是主张台湾高度自治, 但是, 战后的台湾独立运动(如果去除1947年以前一些零星的行动和少数几个主张台湾独立的组织), 却确实是由于二二八事件而在海外开始展开的. 这已经是多数学者的共识(无论其政治立场为何), 和李登辉的说法无关, 更和陈水扁的说法无关. --wdshu|阿呆 14:07 2005年4月13日 (UTC)

我不同意Wdshu先生(女士)的说法。二二八事件中的参与者不仅并未主张台湾独立, 而且也没主张“台湾高度自治”,中国大陆的大部分历史书上诠释“二二八事件”的文字也未提到“独立”“自治”之辞。“这已经是多数学者的共识”这一说法也有异议,您如果不相信可以参阅 [1][2]——彭鹏 12:28 2005年4月14日 (UTC)

二二八事件一再被李陈等阵营运用,诸如228手护台湾等等,何以说与两位政客及其阵营无关? 类似事件,在战后初期,在中国许多国民党接收的敌战区都或多或少的发生,更有其他各界(学生)要求民主的运动,可惜都被独裁的国民党血腥镇压。但是,二二八在台湾,不能否认被摸上了族群分裂的颜色,至于是哪些政客一再利用这种族群分裂,wdshu应该很清楚吧?那么今日台湾岛内对二二八事件的解读何以与绿色阵营的两个头目无关?
此外,二二八虽然发生在台湾岛内,但是,它与战后中国整个历史大环境是分不开的。在今天两岸谋求再次统一的过程中,它更具有持续的影响,既然如此,为何二二八的所谓史实只可以由主张台独的wdshu以及其他多数(?)学者定夺,而容不下其他一点点不同陈述?想请教一下,是不是除了二二八之外,台独就找不出任何中国大陆人群真正欺负台湾族群的真实事例了?所以,才把二二八当成救命稻草,每逢选举,就一再渲染以加深省籍矛盾?--Pashan (留言) 11:57 2005年6月11日 (UTC)

省籍问题

"虽然近年来四大族群逐渐弥合,但潜意识中本省与外省人的对抗仍会在选举中偶尔被撩拨起"---用偶尔也过度粉饰太平了吧. 这样讲和说台湾夏天偶尔有台风一样. 我也不认为"被撩拨起"是很好的中文. -- bobby 4:24 6/Jul/2005 (UTC)


个人觉得对于二二八的理解,年轻世代(大约光复之后出生者)因为多半倚靠后来的文字、口述资料,而有失之“间接”的问题。非台湾本地出生者(譬如来自中国或海外)又多依凭国共战争所遗留的见解或基于对中国统一的期许来看待二二八,也有许多误解和失实。说二二八无关于族群、省籍,那是规避的说法,是为了避看族群、省籍原本的差异而绕道的辩解,也是为了维持眼前的表面和谐而故作无事的鸵鸟观点。其实,几乎任何的社会都有族群的问题,从美加、纽澳、西欧乃至号称种族最为纯化的日本,都有或多或少的族群问题,只看你愿不愿意承认接受而已。美国如今已承认它境内的种族问题,才会有陆陆续续的得奖电影揭露这样的事实(如去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冲击效应》),其他的文字讨论、学术文章更是林林总总,这表示美国大体上还是个健康的社会,容许问题摊在阳光下接受检验和讨论。但台湾的族群、省籍问题一直因为政治上的顾虑而遮遮掩掩,有的说“外、台、客”族群原本即为一家,同是汉人的血亲,何来不同?有的说族群、省籍问题是战后所出现的新问题,战前完全没有。更有的人说族群、省籍问题是政客的煽动,实际的台湾社会一派和谐。这些论点,有些只是阿Q式的故左右而言他,有的则违背历史的实情,有的更是从自我的主观意识在解读政治的发展,于二二八本身并无正面的帮助,也没有为事件的缘起更增深入的探索。

若以中国各省族群之间的争斗史而言,不但正好反证了族群问题的长期存在,也大致可以交代何以族群、省籍问题会是二二八事件的重要导源。既然来自同一省(福建)的漳、泉两族可以在台湾土地上械斗上百年,何以战后从中国南北各地突然涌入的百万不同省籍移民和难民不会在岛内形成严重千百倍的族群问题?更何况其中还掺杂了少数压迫多数的资源分配问题、手握军权者压制手无寸铁人民的问题,以及外省族群普遍生活习惯、语言差异与统治者优越感所加诸于本省族群的剥削问题。若说战前的时代没有族群、省籍问题是说不通的,那只是因为日治时期由中国入台者少,而从台湾赴中者多的缘故,也因为殖民时期台人与日人之间有冲突矛盾,因而模糊、浪漫化了与所谓“祖国”之间的族群矛盾,否则以漳泉械斗的前例,如有足够的对立人口,或有相当程度的资源冲突,任何族群、省籍一遇二二八的相似燃点,都有可能酿成更大的灾难,二二八只是一个导火线,它背后的族群、省籍效应,实在不容小觑。像李敖等人所提的“外省人也是受害者”的说法,固然有其依据,但是放在一个整体的二二八罹难者总数来看,也不过是少数而已,而且需以暴动之后的无辜蔓延为解读,却不能作为模糊族群问题的借口。台湾的外省族群历经解严、国民党下台与本土意识壮大之后所产生的严重焦虑感,是当年少数统治多数终结后所生的后遗症,它后来之所以汲汲于反驳所有与族群、省籍相关的论点,前提即在于难以放下昔日统治者自以为优越的习性与政治资源重分配之后的挫败感,希冀从中寻求逆转而已,这只要看看如今国民党内部权力的结构便可以晓明。否认省籍问题的存在,虚拟一个大中国的政治图腾,有助于少数的外省政治菁英继续掌握国民党机器,并朝回复以往少数统治多数的目标迈进,也能巩固外省族群在台湾原有的地位并消弥其焦虑感,那不论名之为政治上的复庇或外省权贵的不得不本土化,其实皆来自族群、省籍问题的延伸。而这样的政治演化,又不能不加上国共结合的效应,远的攸关其根本目标相近的统一大业,近的则是为此少数统治多数、外来者(或后来者)管理本地人(或原住者)的宿业提供保障。国民党虽然在蒋经国执政后期已有本土化的倾向,至李登辉当政更是后来居上,但少数者反扑的力量始终不减反增,利用外省人经营的媒体(其高层多为外省籍)与国民党内的结构交相运用,彼此奥援,达到如今虽然在野六年,依然盘食不去的局面。这些粗看虽与二二八截然无关,其实远因仍是二二八族群问题的延续,包括国民党的庞大党产,也都是国民党迁台之后各种搜刮过程的累积,谈二二八,若不谈此,大概很难深入骨髓,得其真谛。

台独、二二八、族群问题,看似可以分开别立,但其实是紧紧相扣,很难因为事涉敏感而故意罔顾。Picton,2006/08/10

User:Ryan123曰: 我觉得省籍问题根本就是政治支票!记得历史上课曾说过,二二八事件连国内其他省份的人在台湾都有遭受到波及。 即使二二八事件后的那一代(第一代)真的有所谓的“仇恨”,但是第二、三代应该就没什么“省籍问题”了吧?? 不管你从何来,只要住在台湾,就都是台湾人!!连和自己的邻居都不和,不被外国人笑才怪!!

美国在当时的态度

不知道美国在当时的态度是怎么样的?Cyfer 10:37 2006年2月22日 (UTC) 个人认为当时美国对中国政府是撒手不管,因此应该是不太重视。何况死几千人或几万人,比起长春围城的几十万,都太小儿科。台湾于中国,毕竟还是边陲。winertai 14:10 2006年3月11日 (UTC)

这应该是内部问题吧? 和美国没什么无关--Hiaeoupyc 10:48 2007年2月28日 (UTC)

不,在当时,美国不节制国民政府的行为让美国人都看不下去。(来源:被出卖的台弯) 61.217.211.70 2007年7月18日 (三) 14:56 (UTC)匿名者

不是很善意的修改

移动自Wikipedia:当前的破坏

2006年8月7日,台北时间早上7点多,二二八事件似乎有被不是很善意的修改的迹象,ex:有学者对若林正丈危言耸听、借题发挥的文章不以为然, 关心二二八事件的相关单位废尽心思找出来的受害精英名单中,也不过只有一个美术家、一个企业家、一个医院院长和三个医师、两个律师、一个检察官和一个法院推事、八个议员、四个媒体工作者、一个宗教人士、一个哲学博士、两个作家, 以上受难者是否能全部代表台湾第一流人才?用什么证据印证他们具有此本领?,可疑的ip是220.128.79.26 ,语气或用字遗词似乎不符合中立原则,我不敢确定,暂时没有做任何处理--天上的云彩 与我对话 23:40 2006年8月6日 (UTC)

移动结束

这一段是我修改的,语气上或许强硬了些,但被你标榜为非善意未免太过分.若林正丈的文章根本就完全扭曲历史,凭空杜撰情节来搬弄是非,为特定政党服务的痕迹已经昭然若揭,我举出实际证据驳斥这种不中立不负责任的政治文宣,何错之有?你明知道若林正丈的文章错误百出,还将他留在维基百科的保存页面误导后代,不是心存不良企图吗?--snkcom500 2006年8月7日 04:02 (UTC)

TO:snkcom500

snkcom500您好,我早上在无意中从最近更改里面发现本条目频繁变动,而且不是以注册的帐号进行编辑,语气或用字遗词似乎不是很适合,事实上,对于该段史实,我并没有很充份的认识,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也不敢贸然将该条目回复到旧的版本或做任何修改,只能先提交到“当前的破坏”页面,请其他管理员视情况进行处理。我想,我们都是为了要让维基百科的内容及品质更加完美,如果因为提交的动做造成您的困扰,还请见谅!--天上的云彩 与我对话 08:21 2006年8月7日 (UTC)

=================================

TO:天上的云彩 开头语气强硬,我也修正过了,结果你又全文删除,我查看了一下,也不在“当前的破坏”页面 莫非维基百科是若林正丈拥护者的一言堂? 以下我进行的编辑用词,都是合理的质疑范围,如有不中立的用字,请你指出纠正

也有人对若林正丈的观点不以为然, 关心二二八事件的相关单位费尽心思找出来的受害精英名单中,估计有: 一个美术家、一个企业家、一个医院院长和三个医师、两个律师、一个检察官和一个法院推事、 八个议员、四个媒体工作者、一个宗教人士、一个哲学博士、两个作家,有什么证据能证明以上受难者全部能代表台湾第一流人才?

“造成了本省人在政治上的严重断层”也未免过于煽动,由二二八罹难精英名单中可以发现, 具有政治经验者不超过十人,早从日据时代原本就缺乏对本土知识份子政治方面的栽培,论文作者无非是想增加台独的合理性刻意夸大和抬高罹难者身分。

清乡等于大屠杀的说法也备受质疑,例如一名叫做游赐壹的台湾知识份子,二二八事件中担任反国府台湾民军文宣工作,清乡时期遭捕获,坐牢五年后释放,出狱后继续在学校服务。

http://cuy.ylc.edu.tw/~cuy06/two/3/2-3-2.htm

若林正丈动辄使用“三月屠杀”来渲染清乡事件,缺乏凭据,用词不妥,在清乡阶段罹难的高一生、汤守仁、林日高三人本身具有共产党背景,当局并非针对他们的省籍进行迫害。

“台籍菁英对政治不再抱存希望,因而不敢涉入政治。”明显是对台湾历史无知, 例如光复以来官派的台北市长:黄朝琴、游弥坚、吴三连、项昌权、张丰绪...等,乃至市民直选的高玉树、黄启瑞、周百炼... 全部都是日据时代的知识份子,唯独马英九是台湾第一个外省籍台北市长,但他是民选诞生, 国民政府接管台湾后,高雄市历任市长:连谋、黄仲图、黄强、刘翔、陈保泰、谢挣强、陈武璋、陈启川、杨金虎、王玉云、杨金欉也全部都是日据时代的台湾知识份子。


凡举光复以来台湾各乡镇县市甚少外省籍官派地方首长,故若林正丈的著作,有挑拨族群、分化国家内部团结的嫌疑。

?--snkcom500 2006年8月7日 05:31 (UTC)

  • 你好﹔书写维基内容,最重要是要口气中立与可供查证。如果你觉得若林正丈的著作挑拨族群,可以到相关书评栏位网站评论。当然,如果你所书写内容有可供查证的出处,也可以用较为中立的看法,以另一个观点,在这条目来反对若林正丈的说法。不过以激烈强硬的原创内容没有可供查证的出处,直接批评编辑者所引用著作得来的条目内容,似乎不太像百科全书的写法。另外,维基写作均有被删除或改正的可能,你可以看看底下有行若您不希望您贡献的内容被任意修改的提示,谢谢。倘使你不介意,其书写内容也可供查证的出处,我可以根据你的增加内容,修饰成较为适合维基百科全书的样式,--winertai 10:52 2006年8月7日 (UTC)
=====================

若林正丈只访问一些不具名的台湾人,采用他们的片面之词,加上二二八研究单位搜集将近三十位遇难本土精英名单, 就可以随便耸动的发布“全台湾一流人才全部被杀光”而不必举证吗?

国府时代全省乡镇县市地方首长超过数百人,要我一个个列出来也未免过于强人所难~ 我只需要举出超过于228罹难精英名单的地方首长人数就足以推翻若林正仗的谬论。

台湾省谘议会 官方网站 http://www.tpa.gov.tw/tw_home_main.asp

议事业务→地方自治人物志→县市长人物索引

可以查询到历任台湾县市首长名单.省籍和学历背景相当完整

http://www.tpa.gov.tw/hoc.asp

(另外省议员人物引索中,也可发现台籍人士占多数,族繁不及备载)

证据确凿,摆在眼前, 敢问若林正丈"本土精英不敢从政""剩二流人才"的论点根据何在? 光复以来9成7地方首长都是台湾本省人(历任220位首长仅7名外省人), 扣除光复后取得高学历的本土首长不算,大半延揽了日据时代的台湾知识份子!何来打压本省精英之说?

而若林正丈蛊惑台湾人、所宣称的遇害"一流人才",具备完整高学历者根本不超过20来个! 结果若林正丈拿著少数遇难精英大作文章来构陷当局迫害本省精英的不实谣言, 无视数百名受当局重用的台湾知识份子的存在,这是选择性的,有计画的扭曲历史真相! 制造族群分裂,图利特定政党的自私企图十分强烈,这种危言耸听的内容怎么可以登记在维基百科呢?

台北市长

吴三连 日本东京商科大学毕业

高玉树 日本早稻田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以工程师为业

黄启瑞 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法学学士

黄朝琴 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系毕业

张丰绪 高雄州立屏东中学校

游弥坚 日本大学政经系毕业

杨金欉 台南高等工业学校工学科毕业进入台湾电力株式会社东部支社

李登辉 京都帝国大学农业部农林经济科

台北县长

戴德发 台北医学专门学校毕业

谢文程 台北师范学校毕业

苏清波 台湾总督府铁道教习所运输科毕业

邵恩新 日据时代之普通考试及格,开始从事公职。


宜兰县长

卢缵祥 台北州协议会会员

甘阿炎 台北师范毕业

林才添 头围公学教师

陈进东 日本长崎医科大学毕业

桃园县长

徐崇德 京都立命馆大学法律科

张芳燮 日本中央大学毕业

吴鸿麟 台北医学专门学校毕业

陈长寿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毕业

许新枝 日本法政大学大学院政治学科博士

翁钤 日本九州帝大研究院研究农业机械毕业

叶国光 台北师范研究科毕业

新竹县长

朱盛淇 东京日本大学法科毕业

林保仁 新竹高商毕业

苗栗县长

赖顺生 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教育系毕业

刘定国 日本锦城中学毕业

林为恭 新竹高级中学毕业

黄文发 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

邱文光 新竹中学毕业

台中县长

林鹤年 东洋音乐学校毕业

陈水潭 日本医科大学毕业

何金生 日本早稻田大学附属第一高等学院文科毕业

王子癸 台中一中毕业

台中市长

杨基先 日本东京大学法科毕业

林金标 台北师范学校毕业

邱钦洲 台中一中毕业

张启仲 日本医科大学外科医学士

陈端堂 日本大阪帝国大学医学部毕业

彰化县长

陈锡卿 台北帝国大学政科毕业

吕世明 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科毕业

陈时英 台中一中毕业

吴荣兴 台中农学院毕业

黄石城 员林农业学校毕业


南投县长

李国桢 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学部毕业

洪樵榕 日本二松学舍大学文学博士

杨昭璧 台北医学院专门学校毕业

云林县

吴景徽 日本京都医科大学医学博士

林金生 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毕业

林恒生 日本东京农业大学毕业

许文志 日本明治大学法学研究所硕士

嘉义县长

林茂盛 台北师范学校演习科毕业

黄宗焜 日本中央大学法律系毕业

黄老达 日本大学医学部毕业

张柄楠 台南州立嘉义中学毕业

台南县长

高文瑞 日据时代任台南县北门家政学校、北门农校、北门中学校长

李雅樵 台南师范学校

胡龙宝 嘉义农林学校毕业

刘博文 日本专修大学毕业

高育仁 日本东京大学研究院研究

台南市长

叶廷珪 日本明治大学法学部毕业

辛文炳 日本明治大学法学部

张丽堂 台南师范学校毕业

高雄县长

洪荣华 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毕业

陈新安 日本京都大学法学部毕业

余登发 台北高商本科毕业

戴良庆 日本明治大学毕业

林渊源 彰化青年师范进修班结业

黄友仁 台南工学院毕业

余陈月瑛 长荣高等女子学校(现为台南长荣中学)高级中学部毕业

高雄市长

黄仲图先生 日本东洋大学毕业

陈武璋 高雄商业补习学校

陈启川 日本东京庆应义塾大学毕业

杨金虎 日本医科大学毕业

王玉云 日本产业能率短期大学工商管理结业

屏东县长

张山钟 台湾总督府医学校

林石城 日本中央大学法律系毕业

李世昌 日本大学经济系毕业

花莲县长

林茂盛 台北师范学校演习科毕业

柯丁选 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科毕业

黄福寿 日本早稻田大学商科毕业

台东县长

陈振宗 台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

黄拓荣 台南师范学校毕业

黄顺兴 日本熊本农业高等学校毕业

黄镜峰 台东中学毕业 楼上的人,我只能说你已经丧失良知了,你所胪列的220人是国民党执政期间被栽培的台湾人,在日本时期称之为走狗或者汉奸,在国民党时期我想也好不到哪里去,你可知国民党政府里百分之90以上全采用中国人,你所说的这些人50年统治出现220人,一年才4.4人,你知道台湾人有多少人吗??660万分之4.4,这不叫歧视,不然叫什么??你知道以前特考台湾人名额是中国36省里的36分之1,新疆蒙古都比台湾人录取还多,而新疆蒙古人在台湾不满300人,那不叫歧视,不然叫什么??

---Snkcom500 2006年8月7日 09:32(UTC)

snkcom500您误会了

如题,我并没有删除您任何内容,您可以从“历史”(画面最上面那一排)功能,查看所有修改的历史。另外,我的发言已不在“当前的破坏页面”,是因为管理员将它移动到现在这个页面了。
我说过,我对这一段史实认识不够深,所以我不敢贸然做任何的修改,我唯一能做的(在不确定您的修改是否正确的情况下)只能先提交到破坏页面。
建议您:

  • 在编缉百科内容时,尽量以帐号登入再行编辑,您今早的修改并未登入,使得我无法直接在您的对话页与留下讯息,以了解情况,故只能提交到破坏页面。
  • 透过登入的动做,您的修改可以增加其他百科人的对您的内容的信心,同时亦是一种负责任的行为,因为维基百科内容的所有编辑都可以透过历史功能追踪与检视。

--天上的云彩 与我对话 14:08 2006年8月7日 (UTC)

有关若林正丈的争议

我更新过的条目不到一个月居然又被改回来 在没有补强论述下,修改者完全采信若林正丈的著作 和菜市场的三姑六婆聊八卦没有两样

希望我更新的项目不要遭到破坏,要不就连同若林正仗那一段话一并删去 维基百科目前是许多学生交作业的参考网站 受政治狂热者强硬指染的话岂不肮脏?

---Snkcom500 2006年8月21日 11:16(UTC)

照您的说法,南京大屠杀应该没死半个人,因为南京大屠杀受难者我认识没半个。 (开开玩笑,不要生气,我对大屠杀受害者及其后代没有半点不尊重的意思,我只是用相同的思考方法来证明您逻辑的错误) --Kerry 04:47 2006年8月31日 (UTC)

我强调国府没有特别针对一流本土精英为杀戮目标,更不可能将一流人才全部杀死 硬将我扭曲成228没死半个人或没死半个一流精英 楼上那位兄台的理解力和两极化的逻辑思维或许需要重修国小一年级了..

---Snkcom500 2006年9月12日 03:55(UTC)

你我之间的不同在于对死难者的尊重;对于不管那一场屠杀,我都对那些死者感到难过;而你却从头到尾对二二八事件中丧生的死难者没半点尊重,我想如此高下已分。-- Kerry 2007年5月24日 (四) 18:40 (UTC)
返回到“二二八事件/存档1”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