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划排检法简称笔划法,是根据汉字的笔画数、笔顺和笔形等笔画属性来排序和检索汉语字词的方法。笔划排检法包括笔划数法和笔划数-笔顺法等。[1]

笔划数法

编辑

笔划数排检法根据汉字笔划数的多寡来排序,笔画少的字排在多的字前面。 例如,“汉字笔画, 漢字筆劃]” 中的不同汉字的排序是“汉(5) 字(6) 画(8) 笔(10) [筆(12) 畫(12)] 漢(14)” 括号内是笔画数。 [1]

笔划数排检法简单易用,但不能给笔画数相同的字排序,例如上例中用方括号标出的繁体字“笔”和“画”都是12笔,还不能定序。

笔划数-笔顺法

编辑

也叫"笔划笔形法",其基本做法是:先按笔画数从少到多排序,同笔画数的两个字按笔顺第一笔的“横、竖、撇、点、折”(中国大陆和香港澳门等) 或“点、横、竖、撇、折”(台湾和香港澳门等)笔形顺序排列。如果第一笔属同一类笔形,则按第二笔排列,以此类推。[2]

在上一节的例子中,繁体字“笔” 和 “画” 都是 12 划。“笔”的第一划是 “㇓”属于撇类, “画”的 第一划是 “㇕”,属于折类, 根据排列顺序,“撇”在“折”之前,所以汉字“笔”排在“画”之前。于是, "汉字笔画, 漢字筆劃" 中不同汉字的最终排序是 "汉(5) 字(6) 画(8) 笔(10) 筆(12) 畫(12) 漢(14)"。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部首表、部首检字表和难检字表都是按笔划数-笔顺法排序的。

GB13000.1字符集汉字字序(笔画序)规范

编辑

《GB13000.1字符集汉字字序(笔划序)规范》是中国内地的国家标准,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1999年发布,是传统笔画数-笔顺排检法的增强版本。[3]

根据这个标准,两个汉字首先按笔画数排序。 若笔画数相同,则依笔顺(横、竖、撇、点、折 五类)排序。 五类笔形的归纳方法是:1)提归横,2)竖钩归竖,3)撇无次笔画,4)捺归点,5)其他带折弯钩的笔画都归折。

如果汉字笔顺也相同,则依照笔画主次排序。 例如,“子”和“孑”的笔顺相同(“㇐”和“㇀”都属于横类),但根据主次笔画规则,主笔画“㇐”在次笔画“㇀”之前。 所以“子”排在“孑”之前。 若两汉字笔画数、笔顺、主次笔画相同,则依笔画组合方式排序。 笔划相离先于笔划相接,笔画相接先于笔划相交。 例如:“八”在“人”之前,“人”在“乂”之前。 标准中还有其他排序规则,可以实现更准确的排序。 [3]

新版的新华字典[4]现代汉语词典[5]已采用本标准。

一二三汉字笔顺排检法

编辑

该排检法使用一个有固定排序的笔画表

"㇐ ㇕ ㇅ ㇎ ㇡ ㇋ ㇊ ㇍ ㇈ ㇆ ㇇ ㇌    ㇀ ㇑ ㇗ ㇞ ㇉ ㄣ ㇙ ㇄ ㇟ ㇚ ㇓ ㇜ ㇛ ㇢ ㇔ ㇏ ㇂".

汉字排序原理与拉丁文字的字母顺序排检法(alphabetical order)完全一致。与传统笔画排检法相比,该排检法免除了数算笔画和归并笔画(为五类)的负担,但保持了排检的精确度。[6]

一二三汉字笔顺排检法已经成功应用于对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所有单字的排检[6] [7]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王, 宁 (王宁,邹晓丽). 工具書. 香港: 和平图书有限公司. 2003: 23–25. ISBN 962-238-363-7 (中文). 
  2. ^ 李, 大遂. 简明实用汉字学 3rd.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326–327. ISBN 978-7-301-21958-4 (中文). 
  3. ^ 3.0 3.1 国家语委,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GB13000.1字符集汉字字序(笔画序)规范 (PDF).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2023-12-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5-23) (中文). 
  4. ^ 语言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新华字典 12nd.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20. ISBN 978-7-100-17093-2 (中文). 
  5. ^ 语言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 现代汉语词典 7th.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6. ISBN 978-7-100-12450-8 (中文). 
  6. ^ 6.0 6.1 张, 小衡 et. al (张小衡 李笑通). 一二三笔顺检字手册. 北京: 语文出版社. 2013: 274–275. ISBN 978-7-80241-670-3 (中文). 
  7. ^ 存档副本. [2023-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3).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