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宜沄(1956年8月7日),台湾花莲人,小说家。国立政治大学哲学系毕业,辅仁大学哲学系硕士。曾任《中国时报》编辑、慈济护专讲师、大汉技术学院副教授及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国立东华大学中国语文学系兼任副教授、《东海岸评论》总编、东村出版总编。现为蔚蓝文化出版社社长。[1]

林宜沄
出生 (1956-08-07) 1956年8月7日67岁)
台湾花莲县花莲市
职业小说家出版家
国籍 中华民国
教育程度国立政治大学哲学系毕业
辅仁大学哲学系硕士
体裁小说散文
代表作《恶鱼》(1997)
《海啸》(2013)
奖项洪醒夫小说奖(1993)

简介

编辑

林宜沄1956年出生于花莲市中华路上的小商人家庭,父为祖籍诏安霞葛于乾隆年间移居大溪之客家人后裔,祖母为竹东客家人,家中经营鞋店兼百货店,有四兄三姊(其中一兄早夭),父亲林先庆曾是花莲业余棒球队的一员,长兄为台湾音响学与录音学权威林宜胜(1938-2011)。[2]

林宜沄就读花莲高中时期开始接触了小说,其师刘春城(1942-,本名:刘广元)与乡土文学作家黄春明王祯和熟识,本身亦从事创作,著有《不结仔》、《黄春明前传》等作品,经常于课堂中朗读台湾文学,林宜沄因此开始在周记上练习撰写小说,并广泛阅读翻译小说,如托尔斯泰等作家的作品。高中毕业后,考入政大哲学系,毕业后赴英国、美国追寻电影梦未果,返台考入辅大哲学系,1985年取得硕士学位。毕业后曾任职于广告公司、在四维高中教书三年、担任《中国时报》编辑半年,之后回花莲任教于慈济护专、大汉技术学院、国立东华大学,期间亦担任《东海岸评论》总编、东村出版总编。[3]

2009年退休后,投入出版行业,成立蔚蓝文化出版社。[4][5]

作品

编辑

短篇小说集

编辑
  • 《人人爱读喜剧》(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0年)
  • 《蓝色玫瑰》(台北:麦田出版,1993年)
  • 《恶鱼》(台北:麦田出版,1997年)
  • 《夏日钢琴》(台北:麦田出版,1998年)
  • 《耳朵游泳》(台北:二鱼文化,2002年)
  • 《晾著》(台北:二鱼文化,2010年)
  • 《河岸花园了》(台北:九歌出版社,2014年)

长篇小说

编辑
  • 《海啸》(台北:二鱼文化,2013年)

散文

编辑
  • 《东海岸减肥报告书》(台北:大块文化,2005年)

论述

编辑
  • 《哲学与人生》(台北:扬智文化,2011年)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林宜澐. www.ycrc.com.tw. [2022-07-27]. 
  2. ^ 悼念音响学林宜胜老师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MUZIK ONLINE,2011年2月16日。
  3. ^ 生平参考魏婉纯:《林宜沄短篇小说研究》(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8年),附录〈访谈林宜沄纪录〉,页155-171及郑熏瑜:《林宜沄短篇小说主题与美学探讨》(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12年),第2章第1节“家世经历”,页22-32。
  4. ^ 陈思娴. 【藝術文化】林宜澐小說人生 新書一展黑色幽默. 《自由时报》. 2010-02-08 [2021-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7) (中文(台湾)). 
  5. ^ 陈琡分. 《河岸花園了》林宜澐:花蓮就是我的風土,我的terroir. 博客来OKAPI. 2014-08-04 [2021-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3)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