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Sth60/試驗:香港公營房屋樓宇設計類型 - 相連長型

相連長型(英語:Linear Block),又稱連結長型 [1],是香港公營房屋其中一系列之住宅建築設計,目前有五款(其中兩款沒有正式使用)、均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規劃、設計及發展。

歷史與概述

编辑

相連長型於1983年發表[1],其特色乃外觀長而窄[註 1],加上設計較靈活,相比同期住宅建築型號、能提供多種類型及面積的單位,建築師設計屋邨時可自由選擇翼尾之單位配搭、以及樓宇高度,所以這個樓宇設計經常用於徙置大廈的重建工程、面積較細的地盤及受高度限制的地盤。

外觀

编辑

一般而言,相連長型樓宇層數由8-27層不等,設計期間能夠隨意修改樓宇高度。

單位設計

编辑

一般而言,每層設有12~24個單位,層數多過22層或以上之樓宇的頂層會比標準層數少6個單位,並且形成退台。

每個單位設有雙重門口(閘與門),兩者之間設有空間、謂細小轉角玄關,提高隱私;亦預置主力牆壁及窗戶位置,提供間隔建議予住戶;廚房外設置露台(但「劏房」單位例外)。

由1-2人非標準「劏房」到可間三房間之大型單位均俱備,更可選擇一邊翼尾興建小型單位、另一邊興建大型單位,甚而靈活。最大單位款式為 "D1型"、面積達700餘平方呎,僅次雙工字型

鑑於1980年代後期對於小型單位需求殷切,部份相連長型一型及三型位於兩端或樓宇中央位置的其中一個單位被分割成2個「劏房」單位,這類單位不設露台,所以晾衣架設於客廳、其窗戶設計有別其它標準相連長型大廈的單位。

單位款式組合[2]

编辑

雖然樓宇設計只有五款,不過每款樓宇之翼尾允許建築師選用不同單位組合;據 "香港地方" 網站及相關圖則所示,相連長型可以衍生基本六款單位組合,並且不局限於樓宇款式,只是在設計時候、按建築師及當時住屋環境需求而定採用何款。

相連長型住宅大廈 - 單位款式組合
樓宇設計 單位款式組合(Option) 每層合共擁有之單位類型(數量)
一型

(若果每層14個單位)

款式一(Option 1)

兩隻翼尾採用A/B型單位

  • A型(4個)
  • B型(8個)
  • C型(2個)
款式二(Option 2)

其中一隻翼尾採用A/B型單位 另一隻為B/C型單位

  • A型(3個)
  • B型(8個)
  • C型(3個)
款式三(Option 3)

其中一隻翼尾採用C/D型單位 另一隻為C/D型單位

  • A型(3個)
  • B型(7個)
  • C型(3個)
  • D型(1個)
款式四(Option 4)

兩隻翼尾採用B/C型單位

  • A型(2個)
  • B型(8個)
  • C型(4個)
款式五(Option 5)

其中一隻翼尾採用B/C型單位 另一隻為C/D型單位

  • A型(2個)
  • B型(7個)
  • C型(4個)
  • D型(1個)
款式六(Option 6)

兩隻翼尾採用A/B型單位

  • A型(2個)
  • B型(6個)
  • C型(4個)
  • D型(2個)

單位模組簡表

编辑
相連長型住宅大廈 - 單位模組簡表
所屬 代號 單位類型 單位間隔[註 2] 連原裝梗房? 採用兩重大門口設計? 大約室內樓面面積(平方米 編配人數標準[註 3]

(僅適用租住房屋)

(1/2P) 小型(1或2人單位 - 1/2 Persons Unit) 開放式
L1、L2、L3、LL、LL2 A1 2房2廳 否(不過連原裝主力牆壁,以便間隔) 16.32/16.33/16.90 至?人
L1、L3 A2
LL A4
L2 B 型(單位,鑽石形 - Unit,diamond-shaped)
L1、L2、L3、LL、LL2 B1
L1、L2、L3、LL B2
L1、L2、L3 B3
LL B5
L3 B8
L1、L2 C1 3房2廳
L1、L2、L3 C2
L1、L3、LL、LL2 C3
LL C4
L3 C5
L1、L2、L3、LL、LL2 D1

一型

编辑

簡述

编辑

興建數目最多,共興建了64座;當中以橫頭磡邨所佔數目最多。

外觀及終飾

编辑

由兩座長型平行相連而成。

屋宇設備

编辑

整座樓宇大部份位置皆設有開放式走廊。

單位

编辑

每層設有14-16個單位不等。

二型

编辑

簡述

编辑

以相連長型一型為藍本,但沒有興建;其實房屋署原本計劃將此型號應用於黃大仙下邨二區重建方案,不過原有大廈住戶遷出計劃延誤,加上適逢和諧式大廈設計發表,巧合當時樁基工程仍未展開,於是可以改為建造同樣具靈活的和諧三型大廈、而放棄興建此型號。

外觀及終飾

编辑

外型是由兩座相連長型一型所合併而成,其中一座需鏡射反轉,呈「品」字形,造型類似部份三座相連工字型大廈。

屋宇設備

编辑

整座樓宇大部份位置皆設有開放式走廊。

單位

编辑

每層設有24個單位不等。相比相連長型一型,此型號刪除了中間四個尾端單位。

三型

编辑

簡述

编辑

以相連長型一型為藍本,共興建了19座;當中以南昌邨所佔數目最多。

外觀及終飾

编辑

外型是由三座長型平行相連而成

屋宇設備

编辑

除了中央翼外,其餘的位置皆設有開放式走廊

單位

编辑

每層設有20-22個單位不等。

簡述

编辑

共興建了興建4座,更是唯一不出售的型號。這款樓宇中橫頭磡邨(宏光樓&宏顯樓)及大窩口邨(富平樓&富秀樓)各佔2座。

外觀及終飾

编辑

外型呈「L」字形

屋宇設備

编辑

整座樓宇大部份位置皆設有開放式走廊

單位

编辑

每層設有12個單位。

相似?https://www.archdaily.com/772266/sutd-housing-and-sports-look-architects-plus-surbana-international-consultants/55d69ce3e58ece60850000ac-sutd-housing-and-sports-look-architects-plus-surbana-international-consultants-floor-plan

簡述

编辑

相連長型LL2型並沒有興建,從未實際應用,更沒有真正出現於任何房屋方案、僅為概念。

外觀及終飾

编辑

這款樓宇外型呈「V」字形,類似呈135度展開的新長型大廈

屋宇設備

编辑

整座樓宇大部份位置皆設有開放式走廊

單位

编辑

每層設有12個單位,大廈中央位置更設有一個B型鑽石形單位。

使用

编辑

相連長型通常出現於樂富黃大仙深水埗葵涌等曾經為徙置區天下之地區,因為其設計迎合各種高度,能應對啟德機場之樓宇高度限制、以及徙置大廈所佔之土地。至今可以找到。

首批落成的相連長型樓宇位於九龍深水埗區石硤尾大坑東邨東輝樓,它於1986年3月落成;最後落成的相連長型樓宇是觀塘翠屏邨翠樟樓,1994年10月落成,它同時身兼唯一樓宇落成時、全部單位皆預先安裝鋁窗的相連長型樓宇。

踏入租者置其屋計劃時代

编辑

1997年香港房屋委員會推出租者置其屋計劃,讓租戶以合理價錢購買現居的單位。租者置其屋計劃中出售的屋邨、一律為是1980年代後期至1992年或之前落成的屋邨[註 4],所以部份獲納入租者置其屋計劃中出售的屋邨中、皆擁有相連長型樓宇可供出售。

一型(L1)

编辑
樓宇類型 英語名稱 外形屬性(鳥瞰外形) 設計時期 脫稿或發表時間 首批樓宇竣工(時間) 最後一批樓宇竣工(時間) 首批樓宇拆卸(時間) 最後一批樓宇拆卸(時間) 建築設計特色 著名例子 相片 圖則
相連長型L1型 Linear 1 長板形(Z字形) 1980年代 1983年 大坑東邨(1986年3月) 翠屏邨(1994年10月) 大坑東邨翠屏邨小西灣邨橫頭磡邨黃大仙下邨東頭邨順天邨翠屏邨太平邨葵盛東邨葵芳邨大窩口邨葵興邨長安邨安潤樓&安清樓
 
橫頭磡邨
 
大窩口邨
樓宇平面圖
標準
橫頭磡邨宏頌樓
東頭邨盈東樓

二型(L2)

编辑
樓宇類型 英語名稱 外形屬性(鳥瞰外形) 設計時期 脫稿或發表時間 首批樓宇竣工(時間) 最後一批樓宇竣工(時間) 首批樓宇拆卸(時間) 最後一批樓宇拆卸(時間) 建築設計特色 著名例子 相片 圖則
相連長型L2型 Linear 2 長板形(方角ʊ字形/兩個對稱Z字形合成) 1980年代 1983年 (沒有興建) 黃大仙下邨二區重建原方案
樓宇平面圖
黃大仙下邨二區重建原方案

三型(L3)

编辑
樓宇類型 英語名稱 外形屬性(鳥瞰外形) 設計時期 脫稿或發表時間 首批樓宇竣工(時間) 最後一批樓宇竣工(時間) 首批樓宇拆卸(時間) 最後一批樓宇拆卸(時間) 建築設計特色 著名例子 相片 圖則
相連長型L3型 Linear 3 長板形(三個Z字形合成) 1980年代 1983年 石籬邨石興樓、南昌邨李鄭屋邨樂富邨樂東樓、東頭邨翠屏(南)邨翠櫻樓、葵芳邨
 
側面 - 東頭邨祥東樓
 
石籬邨石興樓
樓宇平面圖
標準
翠屏邨翠櫻樓
東頭邨興東樓

L型(LL)

编辑
樓宇類型 英語名稱 外形屬性(鳥瞰外形) 設計時期 脫稿或發表時間 首批樓宇竣工(時間) 最後一批樓宇竣工(時間) 首批樓宇拆卸(時間) 最後一批樓宇拆卸(時間) 建築設計特色 著名例子 相片 圖則
相連長型LL型 Linear L 長板形(L字形) 1980年代 1983年 大窩口邨富秀樓&富平樓、橫頭磡邨宏光樓&宏顯樓
 
橫頭磡邨宏顯樓
樓宇平面圖
標準
大窩口邨富秀樓

L2型(LL2)

编辑
樓宇類型 英語名稱 外形屬性(鳥瞰外形) 設計時期 脫稿或發表時間 首批樓宇竣工(時間) 最後一批樓宇竣工(時間) 首批樓宇拆卸(時間) 最後一批樓宇拆卸(時間) 建築設計特色 著名例子 相片 圖則
相連長型LL2型 Linear L2 長板形(V字形) 1980年代 1983年 (沒有興建) (沒有興建)
樓宇平面圖
標準

參考的文獻

编辑
  1. ^ 1.0 1.1 香港房屋委員會. 1983-1984年度香港房屋委員會工作報告. 香港: 香港房屋委員會. 1984年. 
  2. ^ 香港地方. 建設及建築物 | 公屋類型(一)相連長型. [2013-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7). 

備註

编辑
  1. ^ 類似經特別設計的工字型大廈
  2. ^ 單位採用"無間隔" 設計,房間及廳的數目呎吋由住戶按需要自行釐定,所以下表之間隔僅作參考
  3. ^ 視乎公屋輪候冊、時代及社會環境、房屋興建情況等而釐定
  4. ^ 東頭邨彩東、興東及祥東樓及翠屏邨翠樟樓除外,儘管它們分別在1993及1994年竣工。另外屋邨如果有和諧式大廈,就不作出售,以免競爭過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