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君憶闌!歡迎加入維基百科!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裡。除了歡迎辭以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權問題解答
貢獻內容必須是您所著或獲得授權
並同意在CC-by-sa-3.0和GFDL條款下發布
手冊
手冊
問號
問號
有問題?請到互助客棧詢問,或在我的對話頁提出。別忘記:討論後要簽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個波浪紋「 ~~~~ 」。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你知道嗎?
你知道嗎?

恭喜您!您最近建立或大幅改進的條目第二次百年戰爭經推薦後,獲選於首頁作新條目展示。如果希望推薦其他您關注的條目,歡迎前往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提名。在您建立或大幅改進的所有條目中,總計有11篇條目獲推薦作首頁新條目展示。

11

邀請您參與中文維基百科第十次動員令

編輯
 
維基娘
  第十次動員令邀請函

親愛的維基百科用戶君憶闌您好:

首先,感謝你對維基百科的貢獻!為了提升中文維基的條目品質及數量,維基百科質量提升活動「第十次動員令」現正舉行,並會於即日起至2012年9月30日繼續進行,我們竭誠邀請您積極參與。

本次動員令分為大、小動員令,大動員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題中貢獻的動員令項目,小動員令的4個主題分別是最多語言版本的待撰條目、基礎條目、自然與自然科學、世界各地。

關於本次動員令的詳細信息請您參見第十次動員令的主頁,並請至報名頁面報名參與是次動員令,報名現已開放,而報名維基人必須至少有一條有效貢獻,方可以報名參與,否則報名無效。

請收到本邀請函的維基人,將{{subst:動員令}}轉貼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也請參考工具),如果您由於各種原因不能響應本次動員令、積極建立新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歷次動員令成敗之關鍵,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維基的服務、品質及數量!非常感謝您的參與!如果你不想在下次動員令再收到邀請,或想在下次動員令必定要收到邀請,請在此處加入你的用戶名,謝謝。

-- Frankou 2012年7月21日 (六) 08:09 (UTC)回覆

大航海時代IV

編輯

感謝閣下的貢獻!不過注意到閣下的條目太過於注重遊戲本身的細節了,故在這裡給條目提了修改建議,望閣下查閱。祝編安:) --鐵鐵的火大了留言2012年9月2日 (日) 05:37 (UTC)回覆


  您好,感謝您為維基百科作出貢獻。機械人留意到您的一些編輯中轉換了頁面原始碼的繁簡或地區詞,例如修訂版本25117746,這可能違反了中文維基百科的指引,因而已被自動撤銷

維基百科有繁簡及地區詞轉換功能,即原始碼與實際顯示可以不一樣。如系統未能正確轉換,請您不要直接修改原始碼,而是使用轉換標籤

  • 以「中國大陸使用『陆』、港澳使用『港』、馬新使用『马』、台灣使用『臺』」為例,您可以寫上:
    • -{zh-cn:陆; zh-hk:港; zh-sg:马; zh-tw:臺;}-

您亦可前往互助客棧尋求其他維基人的幫助。

請留意,如果維基百科能夠正確轉換,那麼變更原始碼的繁簡或地區用語即屬破壞。如您重複類似行為,您的賬號可能會被禁止編輯維基百科。若您的瀏覽器安裝了同文堂等中文字體轉換軟體,請在編輯時將其關閉。但如您認為機械人判斷錯誤,請撤銷該自動撤銷。祝編輯愉快!Liangent-bot留言2013年2月22日 (五) 18:40 (UTC)回覆


  您好,感謝您為維基百科作出貢獻。機械人留意到您的一些編輯中轉換了頁面原始碼的繁簡或地區詞,例如修訂版本25117749,這可能違反了中文維基百科的指引,因而已被自動撤銷

維基百科有繁簡及地區詞轉換功能,即原始碼與實際顯示可以不一樣。如系統未能正確轉換,請您不要直接修改原始碼,而是使用轉換標籤

  • 以「中國大陸使用『陆』、港澳使用『港』、馬新使用『马』、台灣使用『臺』」為例,您可以寫上:
    • -{zh-cn:陆; zh-hk:港; zh-sg:马; zh-tw:臺;}-

您亦可前往互助客棧尋求其他維基人的幫助。

請留意,如果維基百科能夠正確轉換,那麼變更原始碼的繁簡或地區用語即屬破壞。如您重複類似行為,您的賬號可能會被禁止編輯維基百科。若您的瀏覽器安裝了同文堂等中文字體轉換軟體,請在編輯時將其關閉。但如您認為機械人判斷錯誤,請撤銷該自動撤銷。祝編輯愉快!Liangent-bot留言2013年2月22日 (五) 18:41 (UTC)回覆

送給您一枚金星章!

編輯
  金星章
感謝你對中國近代史 曾國藩, 曾蔭權,俞正聲 研究! --鄧小平複制人黃魯宏(user:cn223)()(★) 2013年3月17日 (日) 01:47 (UTC)回覆

請補充檔案File:House Stark.PNG的版權或來源信息

編輯

歡迎參與維基百科。您所上載的檔案File:House Stark.PNG由於沒有註明上載頁面所要求的所有資訊,將作快速刪除處理。請補充所需的所有資訊,包括填寫上載頁面的虛線方塊內所有欄目,以及使用了適當的檔案版權標誌。維基百科嚴格規範圖片上載手續,是為了避免侵犯版權所致,多謝您的注意和合作。 chaus留言2013年7月3日 (三) 12:28 (UTC)回覆

新朝參選特色條目

編輯

你好,得知閣下對歷史很有興趣,現在有歷史條目想麻煩你評定。新朝現在參選特色條目中,但較少人關心,如果閣下有意願的話,不知道能否前往評定呢?謝謝你--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3年8月25日 (日) 14:34 (UTC)回覆

親愛的維基百科用戶:君憶闌,您好!

編輯
  監管會的邀請函
 
維基娘

中文維基百科監察管理人員協會(Supervise Administrator Council,簡稱SAC),   可解作監管會。名稱靈感來自香港的監警會。我們的職責是監察管理員、回退員和巡查員的行為有否違規和覆檢管理員的決定。


我們希望您也能夠參與到中文維基百科監察管理人員協會中來,為維基百科與監管會的發展都貢獻出一份力來!(若有打擾,敬希見諒!)



邀請你的維基人是:~~~~

--在下--諸路馳 留言(☏) 互助(♥) 新頁面 2013年10月6日 (日) 11:50 (UTC)回覆

一碗草莓送給您!

編輯
  感謝閣下對翻譯了波斯長生軍條目。

另外,在下看到閣下的沙盒裡本來打算翻譯鱗甲條目,但又去掉改成了翻譯原史條目。其實閣下可以把翻譯了一小部分的鱗甲條目掛上translation模板直接放到main中,會有朋友來繼續翻譯的(如果三個月沒有翻譯,會有機器人來刪除外文內容的),而不必白費自己先前的工作,畢竟wiki本身是多人互動完成的含義。 Htmlzycq留言2013年10月8日 (二) 04:50 (UTC)回覆

感謝( ´ ▽ ` )ノ其實我只是閒暇時間翻譯幾個詞條以此為樂,再加上完美主義,不把詞條翻譯完不罷休。鱗甲那一篇生澀詞彙比較多,所以暫時先擱置,找個好啃的骨頭來啃。感謝您的建議,我會在近兩天儘量把鱗甲條目翻譯完的部分放上來的。望共同進步(^O^) 君憶闌 2013年10月9日 (三) 02:30 (UTC)回覆

謝謝回復,閣下沙盒中的原史在下手癢寫了一下,覺得史前時代、原史時代、信史時代這構成了另一種三代法 

另外關於五王之戰,閣下弄得確實太過詳細了,Wikipedia:太長不看,但在下覺得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在冰火中文維基中這個條目應該用main模板和see模板移出去大段內容,但在這裡這樣做的話這些戰役小條目會被掛上notablity的。另外,作為戰爭條目,應該要有Infobox Military Conflict模板,閣下先前的模板看起來確實有點亂,在下想了個辦法

五王之戰
冰與火之歌中的戰爭的一部分
日期298AL-300AL(基本結束)
地點
結果 鐵王座勝利
參戰方
見下文
指揮官與領導者
見下文
兵力
見下文


另外,在下覺得五王之戰和五軍之戰(一說是長湖鎮人類、幽暗密林精靈及矮人對抗半獸人及座狼為五軍,另一說再加上巨鷹,半獸人和座狼合為一軍)、春秋五霸(你懂的)相似,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虛指。

記得在電視劇里,第一次出現「五王」一詞是在守夜人軍團報告朝廷說曼斯雷德在自稱塞外之王時,太后瑟曦笑稱現在是四個王還是五個王了,那時鐵民還沒有反叛(不知道有沒有記錯)。 書中五王之戰最早出處是? Htmlzycq留言2013年10月9日 (三) 13:25 (UTC)回覆


╮( ̄▽ ̄")╭ 萬分感謝,關於Infobox Military Conflict模板,此前我曾經試過,怎麼也沒辦法把模板截成5列o(╯□╰)o,您提出的方法的確是個好辦法。

五王之戰這個詞第一次出現在正文的時間我忘了,但這五個王應該是確定的,而且貌似第四卷小指頭向珊莎暗示過「在五王之戰後還會有三後之戰」,待我再去查一下原作。至少附錄里的五王之戰和這五個王是明確出現的。

這個詞條我也在想如何壓縮,貌似最近有人開始編輯電視劇的各個劇集的詞條了,五王之戰這條也就不必記載的這麼詳細了。或者編寫一個冰與火之歌中的戰爭與戰役列表之類的詞條,把各戰役細節以及書中歷史上的其他戰爭在那裡介紹?順便維基百科裡的維斯特洛系列詞條完成度和豐富度比起托爾金作品的詞條還真是低得很啊,魔獸系列也是一樣o(╯□╰)o

君憶闌 2013年10月10日 (四) 00:57 (UTC)回覆

在下並沒有對故事中五王的明確性提出質疑,只是想如果有一個不一樣的出處會讓它更具有眾說紛紜般的歷史感,如果馬丁叔就沒這樣寫那就沒辦法了。

詞條完成度就是反映了托爾金作品的歷史(在現實世界中的)遠遠大於維斯特洛艾澤拉斯這兩者,冰火看來還得繼續培養粉絲群啊!另外在下還感覺魔獸的故事線被WOW搞壞了,一味地迎合玩家,沒了寫詞條的動力

五王之戰Infobox 圖片

編輯

五王之戰Infobox Military Conflict 模板里caption image要放什麼圖片好呢?Htmlzycq留言2013年10月10日 (四) 10:36 (UTC)回覆

放一個電視劇的截圖吧_(:з」∠)_或者維斯特洛的地圖

這種想法很好,但維基百科要實事求是嘛,馬丁叔沒有提過五王的來由,也沒有這方面的廣受關注的研究,我們擅自寫就有些過度解讀之嫌了。

君憶闌 2013年10月10日 (四) 12:52 (UTC)回覆

 


五王之戰的caption image在下想了下:原本想用下方那張電視劇中黑水河之役的爆炸截圖(因為黑水河之役是高潮嗎),但是覺得這不能概括整個五王之戰(以後黑水河之役條目再用這個截圖好了)。 而維斯特洛的地圖嗎……畢竟戰役發生的範圍從南到北太大了,如果搞一個全局的地圖的話,在Infobox 的image那麼小的地方細節根本看不清楚。而冰火中文維基中的地圖也不足以說明全局。

所以,在下最後這樣想:能否把五王在電視劇里的頭像拼到一個圖片裡?(如右圖「多種多樣的真核生物」) Htmlzycq留言2013年11月4日 (一) 11:11 (UTC)回覆

嗯~ o(* ̄▽ ̄*)o 這個不錯

君憶闌 2013年11月4日 (一) 13:58 (UTC)回覆

但在下製圖能力不足,有誰能作這種圖嗎?--Htmlzycq留言2013年11月4日 (一) 14:30 (UTC)回覆

我可以試試_(:з」∠)_其實用windows自帶的畫圖工具就可以的。

君憶闌 2013年11月4日 (一) 14:33 (UTC)回覆

五王之戰的Infobox Military Conflict 模板已加上,等待閣下圖片中。在下 只是覺得自己審美能力欠缺  囧rz……,怕做出來的圖大家不喜歡。

另外,Infobox里strength一行去掉了,因為後面沒有提到各方總共有多少兵力。在下還通過排版把條目的「長度」縮短了一些。

在下還覺得「交戰方所屬勢力:」用div col只是權宜之計,希望能搞個右側的box(反正右邊是空著的)。最好還能在「重要戰役」一章內部懸浮,因為到下面「北境戰場」與「河灣地、王領與風暴地戰場」難以看到這些顏色代表的勢力,這就形同虛設了(但不知道要怎麼做)--Htmlzycq留言2013年11月4日 (一) 16:45 (UTC)回覆

閣下不打算繼續寫鱗甲條目了?

編輯

那能否讓在下從閣下的sandbox的歷史記錄里把閣下的編輯拿出來掛上translation模板給大家繼續翻譯?

話說閣下不必過於追求完美,在下聽說某些百科裡有人專門把維基新條目的首段copy過去,那如果我們在首段里留點兒待翻譯的英文…… Htmlzycq留言2013年10月29日 (二) 15:00 (UTC)、、回覆

抱歉,把這個事情忘了_(:з」∠)_鱗甲已發。 君憶闌 2013年10月30日 (三) 09:42 (UTC)回覆

五王之戰中參戰勢力搞成豎排如何?

編輯
國王 「鐵王座上的王」 「北境之王」 「狹海中的王」 「高庭之王」 「鐵群島之王」
圖像
喬佛里·拜拉席恩
托曼·拜拉席恩
羅柏·史塔克 史坦尼斯·拜拉席恩 藍禮·拜拉席恩 巴隆·葛雷喬伊
攸倫·葛雷喬伊
重要
將領
泰溫·蘭尼斯特公爵
詹姆·蘭尼斯特爵士
史戴佛·蘭尼斯特爵士
達馮·蘭尼斯特爵士
凱馮·蘭尼斯特爵士
提利昂·蘭尼斯特首相
羅柏·史塔克國王
盧斯·波頓伯爵
「黑魚」布林登·徒利爵士
艾德慕·徒利公爵
史坦尼斯·拜拉席恩國王
伊姆瑞·佛羅倫爵士
羅蘭德·風暴爵士
戴佛斯·席渥斯爵士
藍禮·拜拉席恩國王
梅斯·提利爾公爵
藍道·塔利伯爵
馬圖斯·羅宛伯爵
「百花騎士」洛拉斯·提利爾爵士
巴隆·葛雷喬伊大王
攸倫·葛雷喬伊大王
維克塔利昂·葛雷喬伊司令
阿莎·葛雷喬伊公主
席恩·葛雷喬伊親王
初期
效忠
勢力
君臨的拜拉席恩家族
及王領諸侯
凱岩城的蘭尼斯特家族
及西境諸侯
臨冬城的史塔克家族
及北境諸侯
奔流城的徒利家族
及河間地諸侯
龍石島的拜拉席恩家族
及效忠諸侯
風息堡的拜拉席恩家族
及風暴地諸侯
高庭的提利爾家族
及河灣地諸侯
派克城的葛雷喬伊家族
及鐵群島諸侯

同時「圖像」一行還在虛位以待,等閣下發截圖上來。--Htmlzycq留言2013年11月4日 (一) 17:32 (UTC)回覆

又來打擾閣下了,此前一直在偷看閣下沙盒裡的銀河英雄傳說用語列表 (我不是銀英迷,原來只是知道有這個小說)。閣下現在不想繼續了可以像鱗甲那樣處理啊,期待閣下的第二次英法百年戰爭和五王頭像。 --學有機化學品人生百味 2013年11月10日 (日) 14:11 (UTC)回覆

五王之戰頁面存廢討論通知

編輯
 

您好,您先前創建或編輯的頁面「五王之戰」已被提出存廢討論正在討論該頁面的存廢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如果您想取回已刪除頁面的內容,您可以到存廢覆核請求處按格式提出請求,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刪除指導存廢覆核請求IRC聊天頻道--Nivekin請留言 2014年9月15日 (一) 06:17 (UTC)回覆

邀請您參加第十三次動員令

編輯
  第十三次動員令邀請函
 
維基娘,第十三次動員令的吉祥物

親愛的維基百科用戶君憶闌您好:

首先,感謝你對維基百科的貢獻!為了提升中文維基百科的條目品質及數量,第十三次動員令會於2015年7月4日至2015年9月6日期間進行,我們誠摯地邀請您來積極參與動員活動。

詳細動員事項請參見第十三次動員令,讓您從動員令說明書中了解什麼是動員令,並請參考主頁的報名指引報名參與本次動員令(報名處現已開放)。

本次動員令分為大動員令及小動員令,大動員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題中貢獻的動員令項目,而小動員令主題有:地球科學數學物理電子資訊歐洲歷史地理以及多於15種外語版本的條目

請收到本邀請函的維基人,將{{subst:動員令}}轉貼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或參考推廣工具),如果您由於各種原因不能響應本次動員令、積極建立新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歷次動員令成敗之關鍵,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維基的服務、品質及數量!非常感謝您的參與!


授予IP封禁例外權通知

編輯

您好,現已授予您IP封禁例外權限,登入後即可編輯頁面。如果您超過6個月沒有任何編輯活動,權限會被解除。如果該權限已無用,請申請解除權限,或是自行移除。詳見Wikipedia:IP封禁例外。祝您編輯愉快。--Xiplus#Talk 2022年7月2日 (六) 02:31 (UTC)回覆

邀請參與中文維基百科管治相關討論

編輯
 

2024年管理人員制度改革意向調查經已結束,調整管理人員上任標準容許用戶獲得臨時管理員權限設立仲裁委員會修訂管理員長期無活動解任方針已獲社群共識採納,目前正在討論實行的細節。請踴躍參與以上討論,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4年1月5日 (五) 06:01 (UTC)回覆


本條消息是使用群發消息功能發送給您的。如果您不希望在未來接受所有使用本功能發送的消息,請在您的討論頁加入Category:不接受消息發送這一分類。

管理人員選舉及問卷進行中

編輯
 

中文維基百科管理人員選舉正在進行,ASidATannedBurgerManchiuUjuiUjuMandan四名用戶參選管理員,另有行政員AT參選監督員。投票期為2024年5月29日6月12日,誠邀您踴躍參與投票並表達對候選人的意見。

請注意管理人員選舉無當選限額,各候選人分開計票,支持票不限於一票。

投票連結 · 管理人員選舉問答


社群亦正就未來仲裁委員會對管理人員除權的權力進行問卷調查,您可在上方投票連結找到表單匿名表達意見,或直接前往討論頁發表意見。


回饋請求服務已上線,誠邀您訂閱有興趣參與有關討論的話題。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4年5月29日 (三) 04:14 (UTC)回覆

因不活躍而取消IP封禁豁免權限的通知

編輯

  您好。根據解除權限方針,如果您連續六個月沒有任何編輯活動,您的IP封禁豁免權限將會被移除。如果您希望保留權限,請開始編輯。如果您已被解除權限,您可以在有需要編輯時再次提出申請A2093064-bot留言2024年6月10日 (一) 20:40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