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由A2569875在話題鿬與鿫,字體顯示問題上作出的最新留言:4 年前
優良條目因符合標準而獲列入優良條目。如有需要,請勇於更新頁面如條目不再達標可提出重新評選
典範條目落選曾獲提名典範條目評選,惟因其尚未符合標準而落選。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落選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列表照建議改善之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新條目推薦同行評審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11年6月13日優良條目評選入選
2015年5月19日典範條目評選落選
2017年1月1日同行評審已評審
2019年3月10日優良條目重審維持
2019年4月19日同行評審已評審
新條目推薦 本條目曾於2019年3月20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同行評審 本條目已經由維基百科社群同行評審並已存檔,當中或有可以改善此條目的資訊。
當前狀態:優良條目;其後評選典範條目落選
基礎條目 屬於維基百科自然科學主題的基礎條目擴展。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優良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物理學專題 (獲評優良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物理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物理學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優良級優良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優良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元素專題 (獲評優良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元素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化學元素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優良級優良  根據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優良級
   根據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此條目曾經登上維基百科科學主題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優良條目評選 編輯

Uuo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自然科學 - 化學,提名人:Yanting999 (留言)

典範條目評選 編輯

Uuo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提名人:萬惡之源-昏君 (大興土木無惡不作) 2015年5月5日 (二) 12:03 (UTC)回覆

投票期:2015年5月5日 (二) 12:03 (UTC) 至 2015年5月19日 (二) 12:03 (UTC)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提名人票。短小精悍,內容全面,來源充足。--萬惡之源-昏君 (大興土木無惡不作) 2015年5月5日 (二) 12:03 (UTC)回覆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同上。--追跡未來留言2015年5月5日 (二) 14:54 (UTC)回覆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內容充足,來源可供查證。--AsharaDayne留言2015年5月5日 (二) 16:52 (UTC)回覆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內容完整,格式規範。--Huandy618留言2015年5月5日 (二) 19:28 (UTC)回覆
  •   不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再次譴責這種亂提名條目的所做所為,單首段就有根本性的概念錯誤,「It was formerly thought to be a gas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but is now predicted to be a solid due to relativistic effects.」譯成漢語後居然是「之前它曾被認為是一氣體,但現在的預測卻表示,由於相對論性因素,它在標準狀況下會是固體。」「Nevertheless, quantum electrodynamic corrections have been shown to be quite significant in reducing this affinity (by decreasing the binding in the anion Uuo by 9%) thus confirm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se corrections in superheavy atoms. See Pyykko」這樣也叫參考文獻?「原文:"The reason for the apparent enhancement of chemical activity of element 118 relative to radon is the energetic destabilization and radial expansion of its occupied 7p3/2 spinor shell"」這也是參考文獻?又為什麼是斜體,還「比氡明顯較高」?正文還有應譯未譯的人名,「但Uuo名正言順地應以俄羅斯命名」,所以這種元素的名字就是「俄羅斯」吧,英語中對元素發現有很重要的一句(這一段就只有一句話):「In 2011, IUPAC evaluated the 2006 results of the Dubna-Livermore collaboration and concluded: "The three events reported for the Z = 118 isotope have very good internal redundancy but with no anchor to known nuclei do not satisfy the criteria for discovery".」,表明上段中的3個不足以說明這是發現了新元素,進而起到承接下句(下段)的作用,說明為什麼科研人員還要繼續,又繼續了48個月,這樣的內容直接就沒有了。還有The Daily Californian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Anionsuperheavy atomGlenn Theodore Seaborgquantum electrodynamic這樣的不當紅鏈,失效來源也未處理,條目譯於2011年中期,但參考文獻的查核日期居然還是2008年1月,語言標籤時有時無且不統一,又是 (Russian)又是(俄文),偏偏英語就不用了。--7留言2015年5月6日 (三) 00:39 (UTC)回覆
  • (!)意見,由於我們都對於條目的類型不熟悉,要面對質詢是很難解答的,所以還是建議若是比較專門的條目,還是先通知原作者,以便他回應問題吧。上面提出的問題,我的能力真的不知道是否正確,若有相關人士來解釋應該是可以的。--JK~搵我 2015年5月11日 (一) 15:40 (UTC)回覆
  • (:)回應:很高興回來看到某些用戶仍然有如此多的時間和精力仔細地審閱條目,寫以上之長篇大論,但在他所發現的問題中,卻又半個也不順手改掉。評選區的目的就是讓一些維基人認為不錯的條目經過更廣泛的批判。如果你認為條目不夠好,投了noFA票即可。你的一票、一個意見,與其他維基人的一票、一個意見等價,別自命清高地「譴責」「亂提名」的熱心用戶。至於這一條目是否符合FA條件,我認為它確實有待更新,語句亦有待改善,煩請幹實事的真有心人出一臂之力。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5年5月17日 (日) 16:23 (UTC)回覆
  •   不符合典範條目標準:理由同上。我再補充個例子,在引言,"and since 2005, only three or possibly four atoms of the isotope 294Uuo have been detected." 的翻譯「自2002年,一共只探測到的294Uuo同位素的原子共有3個(可能4個)」就有錯誤及語法問題。-- Marcus Hsu  talk  2015年5月14日 (四) 13:54 (UTC)回覆
  •   不符合典範條目標準:翻譯失誤過多,宜修正。--春日クリス 敲敲 2015年5月15日 (五) 07:13 (UTC)回覆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內容全面。--Qazwsaedx留言2015年5月16日 (六) 15:37 (UTC)回覆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內容充足、語句順暢,參考資料足以支撐全文,段落大致上都有注腳,以yesFA票作獎勵。—ArikamaI 墮落者的復仇謝絕廢話|全面戰爭2015年5月17日 (日) 03:36 (UTC)回覆

有關Uut,Uup,Uus和Uuo條目命名問題 編輯

最近有用戶把Uut,Uup和Uuo分別移動到Nh,McOg,但其實IUPAC都未正式落實使用這些名稱,最快要到11月才會決定。各位認為是否有必要現時作出移動?--QBear留言2016年6月10日 (五) 15:53 (UTC)回覆

還有Uus移動到TsTennessine)。-游蛇脫殼/克勞 2016年6月10日 (五) 17:18 (UTC)回覆
怕會有歧義性,像是英語維基百科就有en:OGen:TSen:MC (disambiguation)en:NH這4個Wikipedia:消歧義--林勇智 2016年6月11日 (六) 07:52 (UTC)回覆
參考以往的案例,(Uub)在2009年9月初步命名時已被移動到Cp,數天後被移回Uub,到2010年2月命名確定才被移到Copernicium。(Uuq)在2011年12月初步命名時就已經被移動到Fl。而(Uuh)在2011年12月初步命名時已被移動到Lv,2012年3月被移回Uuh,到2012年6月命名確定後才被移到Lv。可見中文維基對此問題並沒有統一的做法,但我認為應該到命名確定才作出移動。--QBear留言2016年6月11日 (六) 08:37 (UTC)回覆

重複討論 編輯

最近IUPAC公佈了四個化學元素(UutUupUusUuo)的新命名(Nh、Mc、Ts、Og),有些和我一樣興奮的編輯已迫不及待地在維基百科上換上了新命名。不過,它們只不過是第一次公佈的命名提議,並非最後的官方正式名稱[1]

The IUPAC Inorganic Chemistry Division has reviewed and considered these proposals and recommends these for acceptance. A five-month public review is now set, expiring 8 November 2016, prior to the formal approval by the IUPAC Council.

IUPAC無機化學部已審閱這些命名方案,並建議採納。現在開始為期五個月的公眾咨詢階段,於2016年11月8日截止,屆時IUPAC理事會才會正式通過命名方案

直至11月,這些命名都有可能改變(Copernicium的簡寫在咨詢階段從Cp改為Cn)。所以我建議,在IUPAC正式通過這些新命名之前,維基百科上應維持現在的正式(臨時)命名Uut、Uup,如此類推。現在受影響的條目已有不少,為避免編輯戰,我先在此徵求社群的意見。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6年6月13日 (一) 15:06 (UTC)回覆

與上面的討論重覆。建議移到上面去。--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16年6月13日 (一) 15:20 (UTC)回覆

同行評審(第一次) 編輯

Og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評審期:2016年12月2日 (五) 08:13 (UTC) 至 2017年1月1日 (日) 08:13 (UTC)

有一個段落無來源,且來源是很久以前的,可能有新的研究,最好改成截至某年,另外這個元素還沒有中文嗎? 來源未改善,將提出重審—--葉又嘉留言2016年12月2日 (五) 08:13 (UTC)回覆

(?)疑問@葉又嘉[1]這個來源對於Og的解釋可以嗎?(只是協助幫忙找的),Oganesson則是依照發現它的俄羅斯科學家Yuri Oganessian教授之名來命名。--Z7504留言2016年12月8日 (四) 14:13 (UTC)回覆
確實還沒有中文名。見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網站。--Iv0202留言2016年12月16日 (五) 16:26 (UTC)回覆

參考資料

  1. ^ http://www.lifechem.tw/blog/160602 新元素Nh、Mc、Ts、Og命名確定!化學元素怎麼命名的? - LiFe 生活化學

這個元素在常溫常壓下應該是固體,為什麼中文名稱是氣字頭? 編輯

目前已經有了研究,這個元素在常溫常壓下很不可能是氣體,而應該是固體,所以中文名稱應該是「石奧」比較合理。—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75.96.66.236對話貢獻)加入。

元素的漢字譯名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及中華民國國家教育研究院化學名詞審譯委員會決定,維基百科只是轉載這一訊息,不會自行推測所謂「合理」的譯名。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7年3月31日 (五) 19:17 (UTC)回覆
如果確定是固體,那麼這個漢字就可能會再被改以符合化學中文字命名原則。Simon 1996留言2018年1月3日 (三) 14:24 (UTC)回覆
看來出事了。當時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沒等確定是不是氣體,就拍腦袋定名 ,現在有好戲看了。不知道未來會不會改名為「礇」。反正目前還沒有這種改名的先例。 --Yejianfei留言2018年2月27日 (二) 07:11 (UTC)回覆

這並不是拍腦袋決定,而是跟同族元素採取相同的命名方式。「這個元素在常溫常壓下很不可能是氣體,而應該是固體」——這種研究本來就是很不確定的,將這類不確定的研究寫入百科全書中本就是錯誤的。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這個問題都是不確定的。事實上,該元素之前的一堆人造元素的熔沸點都還沒確定呢,但此前還不是命名了?該元素存在時間如此之短,是否有足夠時間形成化學鍵,形成通常所說的固態或氣態?甚至形成化合物?此外,在常溫常壓下,是否能製備出該元素呢?這些問題恐怕很長時間都是無法解決的,但總不能不解決,就不給它起名。Dreamer in Utopia留言2018年6月29日 (五) 14:53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Og中的7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7年6月8日 (四) 09:57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Og中的2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7年6月15日 (四) 20:26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Og中的2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7年8月1日 (二) 04:35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Og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7年9月5日 (二) 22:28 (UTC)回覆

為什麼Unicode不能夠預留空間給新的物理化學相關的中文漢字? 編輯

例如 ,為什麼Unicode就是不能夠預留一定字數空間給新的物理化學相關的漢字或者在該元素被命名出中文名後立即收錄該漢字,這樣就能夠立即能夠使用這個漢字。Simon 1996留言2018年1月3日 (三) 14:18 (UTC)回覆

首先,目前11.0版本已收錄此字。Unicode收錄漢字需要按程序,其實預不預留並無太大關係,大不了增加一個區塊,而目前基本區最後還有空位,現在都是加在基本區最後。真正的問題不是Unicode收錄,而是要有相應的字體,以及輸入法要支持輸入這個字。Unicode收錄是最簡單的,字體稍微麻煩點,輸入法最難。B區收錄十幾年了,很多輸入法還不支持,甚至明明Unicode已經收錄了,一些輸入法還在用自造字,通常民眾根本無法區分自造字,用這些輸入法輸入的自造字自己輸入法公司用著爽,傳到別人那裡就不能看了,平白無故增加了無數麻煩。Dreamer in Utopia留言2018年6月22日 (五) 03:20 (UTC)回覆

建議改名:「鿫」→「Og」 編輯

」 → 「Og[2],[3],未收錄鿫。---- by ---DW- at 2018年10月5日 (五) 09:54 (UTC)回覆

鿬與鿫,字體顯示問題 編輯

有哪些字體可以支持元素名稱(Ts)和(Og)的顯示?--Leiem簽名·留言2018年6月28日 (四) 12:54 (UTC)回覆

不可以用web font來提供相應字體嗎?——C933103(留言) 2018年9月7日 (五) 14:28 (UTC)回覆
(!)意見@C933103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啟用MediaWiki:Gadget-webfont小工具,除非默認全站使用,否則(-)傾向反對-- 宇帆(維基貢獻十周年!留言·歡迎簽到 [試用小工具]2018年9月7日 (五) 15:23 (UTC)回覆
可以把相關中文字的字型檔搬到commons然後從commons而非glyphwiki摘取嗎?——C933103(留言) 2018年9月7日 (五) 15:39 (UTC)回覆
這裡有幾個問題需要考慮:
  • 不同作業系統(含行動裝置)對CJK擴展區的支持是不一樣的,如果再加上用戶做系統更新和額外安裝字體,更加劇了情況的多變。所以對A用戶來說是僻字,對B用戶來說則未必是僻字。所以僻字包括那些漢字是無法準確定義的,對於每個人而言都可能未必一樣
  • commons不支持存放字體文件。另外svg格式的字體文件雖然可能可以存放在c區,但是瀏覽器對svg字體的支持比較差
  • 我抽空會改一改小工具,如果把字體文件存在toollabs是否就不會有安全問題?(現在不支持默認開啟,就是因為跨站調用字體文件,可能有安全隱患)

--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8年9月10日 (一) 02:32 (UTC)回覆

(?)疑問:@Shizhao:能否詢問目前實行進度呢?想了解一下此案的狀況,感謝。-- 宇帆留言·歡迎簽到緲子偶素化錸合鎵錸鎢(ReMu·GaReW2018年10月29日 (一) 07:50 (UTC)回覆
那麼在中文維基本地呢?本地可以容許woff(/2)等文件的存放嗎?——C933103(留言) 2018年9月15日 (六) 11:32 (UTC)回覆
(?)疑問:@Shizhao:可行性如何?-- 宇帆留言·歡迎簽到 [試用小工具],永無止境的WP:DRV物語) 2018年9月23日 (日) 16:01 (UTC)回覆
(?)疑問真的不能視為缺字嗎@YouTableShizhaoYFdyh000:,有誰能解釋一下本頁[7]本頁跑出錯誤訊息的原因??---- 宇帆留言·歡迎簽到 [試用小工具],永無止境的WP:DRV物語) 2018年10月5日 (五) 10:17 (UTC)回覆
(▲)同上正在思考為何Unicode網站的unihan資料庫沒有收入「已經收入」的9FEB,9FEC.究竟有無收入都是問題。。。要是沒有收入,用{{缺字}}再改回元素符號可能會更好(就算收入了,沒人能看見也最好改回元素符號,不然用漢字也沒意義不是?)。-- by ---DW- at 2018年10月5日 (五) 11:34 (UTC)回覆
(:)回應:我目前支持換回「缺字」模板(因為移動視圖的糟糕體驗)--YouTable 2018年10月5日 (五) 14:40 (UTC)回覆
@A2569875DW_YoungDLS:未收錄原因不好說,可能只是數據滯後,[8]等文檔是有收錄的,[9]也介紹了Revision 25新增U+9FEB等。「視為缺字」要明確並修改{{缺字}}的收錄條件,否則不宜例外。--YFdyh000留言2018年10月5日 (五) 17:42 (UTC)回覆
說也奇怪,此討論開始至今已四個月,但unicode的資料庫仍未收錄這些字,數據滯後也不會那麼久吧? 會不會是unicode那邊根本還沒敲定是否收錄(Ts)和(Og)呢?如果是那就真的是缺字了。-- 宇帆留言·歡迎簽到緲子偶素化錸合鎵錸鎢(ReMu·GaReW2018年11月14日 (三) 10:40 (UTC)回覆
[10],基金會當前的CSP政策,未來可能會不允許跨站腳本,wmflabs上的也未必允許。如果這樣的話,webfont小工具就沒法用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8年10月30日 (二) 04:10 (UTC)回覆
  • (!)意見我剛才檢索了聲稱收錄了幾乎所有文字的思源宋體,其並沒有收錄鿬與鿫。可見遇到新的unicode字體時,通過雲字體等技術手段,及時顯示正確的字符是不可能的。而且,維基百科也並沒有對於新字收錄後的處理流程方案。所以我建議將討論內容擴大到對於所有新unicode字體編碼發布後維基百科的反映流程等。Huangsijun17留言2018年10月30日 (二) 04:36 (UTC)回覆
    • 思源宋體和所謂的雲字體完全無關。用我的webfont小工具完全可以解決(從glyphwiki加載單個或多個字形)。但是未來可能無法跨站的話,就比較棘手。有幾個辦法:
  1. 最簡單的是把單字製作成svg字體上傳到c區(不確定svg字體能否上傳到c區,沒有試過),然後通過js小工具加載svg字體。缺點是svg字體各瀏覽器的支持度很差,chrome甚至已經放棄支持svg字體
  2. js小工具加載svg字體時,同時在本地將svg字體轉換成wotf,ttf等字體。最大的兼容性,但是我不太了解這種方式的字體轉換是否可以實現
  3. 把第二條小工具的方式做成mediawiki擴展,在伺服器端轉換字體,需要會做擴展的去開發,還要能夠基金會同意部署
  4. 或者允許C區可以上傳幾種字體文件格式,這樣不用轉換字體,只要webfont方式加載就可以。這需要C區同意,並且配置系統(或許也需要開發)
  5. 使用IDS extension[11],這個項目已經提交請求部署到文庫好幾年了,一直沒下文。缺點是用圖片代替字體,標題等一些地方可能不容易支持
總之,技術上完全可以解決(未編碼的字形也能解決一部分問題)
--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8年10月30日 (二) 08:07 (UTC)回覆
或者在Phab:開一個ticket,說明需要藉助wmflab做外部腳本引用,能不能實現白名單機制或者一些轉發機制等?——路過圍觀的Sakamotosan | 避免做作,免敬 2018年10月31日 (三) 08:19 (UTC)回覆
@Shizhao:,[12]。——路過圍觀的Sakamotosan | 避免做作,免敬 2018年11月1日 (四) 01:10 (UTC)回覆
  • 我之所以檢索思源宋體是因為:
  1. 思源宋體包含了大多數的生僻字,極有可能包含這兩個文字。
  2. 而雲字體技術可以在本地不用安裝字體的情況下直接調用字體進行顯示。比如這個
我的想法是這樣操作可以便捷一些,且兼容性可能較好。但結果卻是思源宋體中沒有包含這兩個文字,或許換個更加完善的字體亦或自定義一個字體?。
——Huangsijun17留言
中文如果要雲字體的話,必須把字體文件能夠拆分成小的文件才行(似乎中文字體的拆分普遍存在一些問題),目前解決生僻字的雲字體方法,基本就是自製字體為主(靜態字體或者動態生成)--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8年11月1日 (四) 01:54 (UTC)回覆
  • 這兩個漢字是思源系列發布後才收入 Unicode 中的,現在的版本自然沒有,但之後的版本應該就會有了,今年內應該就會更新。
  • 還有,思源系列並沒有聲稱收錄了所有文字,它只收各個地區的標準字符集和 Unicode 的基本漢字部分。 奈白不 留言  2018年11月4日 (日) 15:43 (UTC)回覆

另外我再(~)補充一下,Windows 10 未來的默認中文字體將會收錄這兩個字,請靜待更新。 奈白不 留言  2018年11月4日 (日) 15:43 (UTC)回覆

對於已編碼但無法顯示的字形,還有一種辦法是自動檢測該字形在用戶瀏覽器上是否正常顯示,如果無法顯示就調用webfont。這個辦法目前Chrome類瀏覽器已經能支持,但是Firefox和其他瀏覽器還不行--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8年11月7日 (三) 02:36 (UTC)回覆

優良條目重審 編輯

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元素,提名人:—Pw K. 𐓶:高柏瑋 2019年3月8日 (五) 15:38 (UTC)回覆
投票期:2019年3月8日 (五) 15:38 (UTC) 至 2019年3月15日 (五) 15:38 (UTC)
下次可提名時間:2019年4月14日 (日) 15:39 (UTC)起

  不合要求:提名人撤銷提名--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19年3月10日 (日) 14:15 (UTC)回覆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同行評審(第二次) 編輯

Uuo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評審期:2019年3月20日 (三) 18:58 (UTC) 至 2019年4月19日 (五) 18:58 (UTC)
下次可評審時間:2019年4月26日 (五) 18:59 (UTC)起

過多避免使用的字詞--沒錢的千萬土豪留言2019年3月20日 (三) 18:58 (UTC)回覆

請舉一些例子。你指的是「說」的同義詞嗎?鋼琴小子 2019年3月20日 (三) 23:22 (UTC)回覆
@Yinweichen:『但是、儘管如此、然而、就算』,現在也發現應該掛個Weasel。--沒錢的千萬土豪留言2019年3月21日 (四) 04:38 (UTC)回覆
可否更加明確一點?如果你指出具體須要改進的地方,會有助我修正。謝謝。鋼琴小子 2019年3月23日 (六) 07:36 (UTC)回覆
經查文中並無明顯此類問題,「但是」等詞僅表示轉折,不符合wp:避免使用的字詞,請提名人過完腦子再來提名。以上。--Rowingbohe♬歡迎加入維基百科地方志交流群台州專題/留名 2019年4月27日 (六) 05:27 (UTC)回覆
返回 "鿫"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