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法身寺

由Pk9720在話題草稿「法身寺」上作出的最新留言:5 年前

草稿「法身寺」 編輯

Pk9720留言) 2018年5月16日 (三) 08:43 (UTC):蘭斯特和AT ,你們好! 感恩你們給我機會,有機會再次改善我在華文維基百科裡,首次編輯過至今最長的條目「法身寺」。Pk9720留言2018年5月16日 (三) 08:43 (UTC)回覆

Pk9720留言) 2018年5月21日 (一) 08:38 (UTC):蘭斯特,您好!當我要在「InfoBox」修改有關「法勝大師」與「北攬寺祖師」的連結時, 會出現:「警告:您正在編輯的是本頁的舊版本。如果您保存它的話,在本版本之後的任何修改都會丟失。」 我該如何解決??(我已經試了3-4次,隔天在看「Draft:法身寺」,所做的更改,沒被記錄。)請指教Pk9720留言2018年5月21日 (一) 08:38 (UTC)回覆

Pk9720留言) 2018年6月14日 (四) 08:25 (UTC),Zest,您好!我分別在5月21日、6月1日、6月11日,將「北攔寺祖師」與「北欖寺祖師」條目做連結後,過幾天在「Draft:法身寺」的infoBox ,這一欄又自動變會「北攔寺祖師(唆.湛塔薩羅)」。我所做的更改,沒有被記錄下來。好像只有「導師」這一欄,有問題。請問這是因為什麼?Pk9720留言2018年6月14日 (四) 08:25 (UTC)回覆

Pk9720留言2018年6月29日 (五) 04:00 (UTC):蘭斯特,您好!回覆

2018年6月26日 (二) 07:59‎,我在「國際法身中心-大法身舍利塔「進行」以下的更改:

大法身舍利塔:被視為「通過個人的內在和平,達至世界和平」的象徵。該設計參考了不同時期的古代佛塔的建築風格,諸如:桑吉、 婆羅浮屠、阿奴汝踏普辣、仰光大金寺和蒲甘王國諸佛塔。大法身舍利塔擁有高32米高、直徑108米的半球形穹頂。穹頂層為「佛」;圓頂下圍塔內階梯層為「法」;花崗石塔外階梯層為「僧」。穹頂與內階梯外部共安置了300,000尊自身佛像。[301][302] 依舊有傳統,每尊自身佛像上都篆刻有供養者的名字。[303] 舍利塔的內部存放著三藏經典、700,000尊的自身佛像和一尊4.5米(m)高的紋銀佛像。[304][305][306] 安置於塔內中央的紋銀佛像象徵了透過靜坐能獲得解脫的可能性。舍利塔外階梯級層可容納10,000位比丘,舍利塔周圍的開放區,能容納600,000人靜坐。大法身舍利塔於2000年正式開放。[307] 成為全世界佛教徒每年聚會和參與各大型法會的重要場所。[284][308][305]

在6月29日,我登入「草稿:法身寺」,我在(2018年6月26日 (二) 07:59)所做的潤稿更改,都不見了。如下:這是在6月26日之前,還未潤稿的內容

大法身舍利塔:大法身舍利塔被描述為「通過個人能達至內在祥和,進而達至世界和平」的象徵。此設計是參考了許多不同時期的古代窣堵坡,例如:桑吉、 婆羅浮屠、 阿奴汝踏普辣、仰光大金寺和蒲甘王國的窣堵坡。這座佛塔擁有一個半球形的圓頂,32米高、直徑108米;那半圓形圓頂代表了「佛」;那周圍的內在梯田層為「法」;那花崗石的外圍層被視為「僧」。圓頂的外在放置了300,000尊自身佛像,就在圓頂與內在梯田的部分。[301][302]每尊自身佛像都篆刻了供養者的名字,這是屬於種舊式傳統。[303] 在佛塔內部存放了三藏經典;另外的700,000尊的自身佛像和一尊以紋銀塑造成的4.5米(m)高大佛像。[304][305][306]這尊置放於塔內中央的大佛像象徵了透過靜坐能獲得解脫的可能性。在佛塔的最外圍部分能容納10,000位比丘,而在佛塔周圍的開放處,能容納600,000人靜坐。它在2000年正式開放。[307]這區已成為全世界佛教徒,每年聚會和參與各大型法會的地方。[284][308][305]

因為這草稿條目篇幅較長,我需要些時間潤稿(我懷疑。我之前所做的所有潤稿部分都沒被存檔)。若我所進行的潤稿,都無法存檔。請問我該如何,處理這樣的情況。請指教 Pk9720留言2018年6月29日 (五) 04:00 (UTC)回覆

Pk9720留言) 2018年7月9日 (一) 08:54 (UTC),蘭斯特,您好!今天我已經改好了草稿「法身寺」,也將其「移動了」。之前的更改內容無法存檔。應該是我在「草稿」點後,又到「編輯」與「編輯原始碼」點擊進行更改。最後我發現一直點擊「草稿」進行逐個段落的更改就行了,無需再點「編輯」與「編輯原始碼」。感恩您的耐心指導。 對了我將「草稿「法身寺」」進行「移動」成「法身寺」後,卻出現 「模板擺放未知錯誤,請放在草稿名字空間的頁面內,並移除本模板」。我不太明白。請指教我該如何處理?Pk9720留言2018年7月9日 (一) 08:54 (UTC)回覆

返回 "法身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