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想見你 (電影)

由SilverReaper在話題優良條目評選上作出的最新留言:1 年前
優良條目想見你 (電影)因符合標準而獲列入優良條目。如有需要,請勇於更新頁面如條目不再達標可提出重新評選
2023年4月15日優良條目評選入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優良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電影專題 (獲評優良級
本條目頁屬於電影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電影相關條目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優良級優良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優良級
臺灣專題 (獲評優良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臺灣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臺灣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優良級優良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優良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優良條目評選

編輯
想見你 (電影)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傳播媒體-電影-21世紀電影-20年代,提名人: 𝕄𝕀𝕂𝕌ℙ𝕌𝔽𝔽 2023年4月8日 (六) 10:22 (UTC)回覆
投票期:2023年4月8日 (六) 10:22 (UTC)至2023年4月15日 (六) 10:22 (UTC)
下次可提名時間:2023年5月15日 (一) 10:23 (UTC)起
請記得為當選條目撰寫簡介頁面,如此當選條目才有可能出現在首頁。
--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4月9日 (日) 03:25 (UTC)回覆
上述來源均僅用於說明用戶評分,並無不妥。--Tim Wu留言2023年4月9日 (日) 03:49 (UTC)回覆
(▲)同上:參考維基百科:可靠來源/常見有爭議來源列表Wikipedia:Review aggregators英語Wikipedia:Review aggregators,此類用戶生成內容網站的評分部份是屬於可靠來源,不少現存的典優條目亦有類似的內容。-👑孤山王子📜 2023年4月9日 (日) 04:00 (UTC)回覆
上述來源都不是Review aggregators,爛番茄Metacritic這種收集評價家和媒體評價的來源才算。如果按照英文版的要求en:WP:USERGAlthough review aggregators (such as Rotten Tomatoes and Metacritic) may be reliable when summarizing experts, the ratings and opinions of their users are not. 。用戶評分內容仍然是由用戶生成的內容,並非可靠來源。現存的典優條目有類似內容的也應該移除,不宜闖紅燈。--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4月9日 (日) 04:28 (UTC)回覆
吐槽一下,「劇集版的評分自開播至今始終未低於9分」但來源給的是電影版評分。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3年4月9日 (日) 06:08 (UTC)回覆
根據維基百科:可靠來源/常見有爭議來源列表,上述的豆瓣和IMDb只是除了評分以外不可靠,並明確提到「評分-可以作為條目內容的一部分」。英維的論述只是提到「such as Rotten Tomatoes and Metacritic」,而非只有這兩個媒體是屬於Review aggregators。閣下引用的en:WP:USERG並非針對影視條目,相反在MOS:FILMCRITICS英語MOS:FILMCRITICS中則明確提到「Review aggregation websites such as Rotten Tomatoes or Metacritic are citable for data pertaining to the ratio of positive to negative reviews」。另外,我不同意參考現有的典優條目是屬於闖紅燈,典優條目理論上是質素最好的條目,甚至一般會建議新手閲讀這些條目去學習如何編寫維基百科,因此若有編者參考了這些條目的內容和格式實在是無可厚非,且不應針對此單一條目提出意見。
但個人是同意閣下的第一點,列表和時間綫應只是輔助讀者了解劇情的工具,建議主編補上以散文形式編寫的劇情簡介。—👑孤山王子📜 2023年4月9日 (日) 06:38 (UTC)回覆
en:WP:USERG並非針對影視條目,正因如此該方針在英維對所有條目都適用,條文中也明確提及即使是爛番茄Metacritic也不能引用用戶評分。Review aggregators的定義可以查看en:Wikipedia:Review aggregators導言:Review aggregators are websites that collect film reviews and reflect overviews of critical reception by providing a score for a film based on the reviews.,爛番茄和Metacritic這種收集評論家的評論的網站才算作Review aggregators,IMDb等網站的是任何用戶都可發表評論的網站,不在此範圍內。
IMDb等網站的內容,即使是評分,也屬於用戶生成的。中維同樣有類似的方針禁止用戶生成內容的使用——WP:SPSWP:GUNRELWikipedia:可靠來源/常見有爭議來源列表不屬於方針或指引,與方針和指引衝突的,仍以方針和指引為準。
現有的典優條目可以作為撰寫時的參考,但不代表這樣寫就一定是正確的,現有的典優條目也很有可能是不符合標準或有問題的條目。若編者將有問題的典優條目作為其它條目也可以出現這種問題的依據,便會產生闖紅燈的問題。--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4月9日 (日) 07:37 (UTC)回覆
@Milkypine 已補充該句來源。--Tim Wu留言2023年4月9日 (日) 06:58 (UTC)回覆
"Do not include user ratings submitted to websites such as the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Metacritic, or Rotten Tomatoes (including its "Audience Says" feature), as they are vulnerable to vote stacking and demographic skew." (en:MOS:FILMAUDIENCE,強調為本人所加)作為參考,遊戲領域的慣例是,如果有可靠來源提到用戶評分,條目里才會把用戶評分寫上去。(比如陳述用戶反響和媒體評分兩級)
PS:中維典優條目評選不少都沒經過仔細的素質檢查,說實話也就是在大方向上值得參考。細部方面一些內容能寫到條目里,可能只是因為沒人檢查,而不是我們經過討論肯定了這種做法。--洛普利寧 2023年4月9日 (日) 07:19 (UTC)回覆
@BlackShadowGLopullinen了解,那看來是我一直對格式手冊的理解有誤。另外我只是不認為參照現有典優條目的做法是屬於闖紅燈而已,當然我也知道典優條目質素參差的問題,只是認為若有編者沿用了這些條目的內容格式也是無可厚非,而且此問題牽連甚廣,理論上應到客棧提出會比較合適,而非針對此單一條目提出意見,這是我引用其他典優條目寫法的原意。—👑孤山王子📜 2023年4月9日 (日) 07:40 (UTC)回覆
(!)意見:雖然我不喜歡引用用戶評分,但私以為引用Yahoo奇摩豆瓣IMDb的用戶評分是不違規的,最好要附上截止時間和評論樣本數,之後便讓讀者自行去判斷。WP:SPSWP:GUNREL的敘述在我看來只表示用戶生成內容大多非可靠來源,並不代表一刀切禁止引用或使用用戶生成內容。又如果規則在大家看來是一刀切的話,Wikipedia:可靠來源/常見有爭議來源列表上當年針對豆瓣IMDb的討論為什麼會得出那樣的結論?以假設的例子來解釋我的看法,你寫說「電影收穫觀眾普遍好評」,然後以豆瓣觀眾評分9分和IMDb8分當作引證,這樣固然有可能違反WP:SPSWP:GUNREL,因為用戶生成內容大多非可靠來源,常識來講則是可能有「水軍」「灌票」。但是若寫說「電影在豆瓣上獲得觀眾評分9分,IMDb獲得8分」,我看不出來這違反中文維基的規則。這只是我的見解,歡迎指教。--EzrealChen留言2023年4月9日 (日) 10:07 (UTC)回覆
「電影在豆瓣上獲得觀眾評分9分,IMDb獲得8分」是事實沒錯,但這個事實想表達什麼呢?
如果作為一方意見和影評人意見並列,那我認為眾評意見不夠格。大眾並不具備藝術鑑賞能力,而且打分十分隨心、容易被帶節奏(我們自己也都打過分,自己的評審什麼是素質都明白)。最近翻譯了典範條目評選來源檢查指南,裡面提到典範條目來源不僅需要可靠,更需要優質。所以我認為廉價的眾評分數不適合和影評人專業打分並列。
如果確實是想表達「電影收穫觀眾普遍好/差評」,那只能等可靠來源發表意見,然後我們再引用可靠來源。畢竟不是所有觀眾都上豆瓣:有的觀眾玩其他網站,有的觀眾自己寫blog打分,有的觀眾根本不玩社交網站。而且如你所說,打分最積極的可能就是粉絲(和黑粉)。
而且「電影在豆瓣上獲得觀眾評分9分,IMDb獲得8分」這個信息只有分數、沒有具體評價,寫上去也沒有意義。那個9分是「5星80%、1星20%」,還是「5星50%、4星50%」?遊戲領域的要求是,如果要在評分信息框寫分數,那這個打分人的意見必須要在正文中提到,所以到底是兩極分化還是普遍給中等分,條目會表示出評審人的具體意見。那觀眾評分怎麼處理,總不能精選兩個評價寫進去吧?
另外即使看Wikipedia:可靠來源/常見有爭議來源列表,討論中發表的意見也是用戶打分屬於比較Low的來源。--洛普利寧 2023年4月9日 (日) 12:36 (UTC)回覆
簡而言之。「電影在豆瓣上獲得觀眾評分9分」對電影來說是「非可靠第三方來源」(不知道打分人是誰),作為斷言本身是「第一手來源」。不管從哪個角度而言,其作為來源品質都不算好。--洛普利寧 2023年4月9日 (日) 12:52 (UTC)回覆
@BlackShadowG百战天虫TimWu007劇情段落已補上散文編寫敘述。以上有爭議的文字已移除,評分改為表格化是否可行? 𝕄𝕀𝕂𝕌ℙ𝕌𝔽𝔽 2023年4月9日 (日) 14:01 (UTC)回覆
(:)回應:認同Lopullinen您的看法。我是理解用戶評分的不可靠,平常編輯條目也不太會採用,但我還是想提出上面那番意見,不吐不快。--EzrealChen留言2023年4月9日 (日) 14:25 (UTC)回覆
@Lopullinen 給出評分事實是想說明大多網友(包含了台灣的Yahoo奇摩及內地的豆瓣)對於電影版的評價不如劇集版。這點也有新聞媒體的支持。--Tim Wu留言2023年4月9日 (日) 15:02 (UTC)回覆
對於電影版的評價不如劇集版可以用第二手來源說明,沒有必要直接引用不可靠的用戶評分。其實條目中《新京報》的來源中就有提到:論口碑,豆瓣僅6.5分上下,與三年來始終屹立9分神壇之上的現象級劇版不可同日而語。,可以引用這篇第二手來源說明用戶對電影和劇集版的反響的差異。--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4月9日 (日) 15:12 (UTC)回覆
已移除所有評分段落和引用。 𝕄𝕀𝕂𝕌ℙ𝕌𝔽𝔽 2023年4月10日 (一) 04:25 (UTC)回覆

 :6票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0票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2票無效,入選。--銀の死神走馬燈劇場祝你在亂流下平安 2023年4月15日 (六) 10:24 (UTC)回覆
返回 "想見你 (電影)"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