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周瑜

由Honmingjun在話題正史??小說??上作出的最新留言:15 年前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傳記專題 (獲評丙級高重要度
這個條目屬於傳記專題的一部分,用於整理和撰寫維基百科中的人物條目。歡迎任何感興趣的參與者加入這個專題參與討論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三國專題 (獲評丙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三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三國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軍事家問題

編輯

說周瑜是著名軍事家是非常常見的說法,什麼歷史學權威就不說了,隨便找找現代出版物:兒童讀物 99位軍事家 延邊大學出版社 影響世界的100位軍事家 等等。—Msuker (留言) 2008年8月3日 (日) 09:41 (UTC)回覆

赤壁之戰指揮問題

編輯

赤壁之戰吳軍前線指揮歷來都認為是周瑜,幾乎從無異議。這點從壽志各本傳可見,程普資歷高於周瑜,在某些行文中獲得並列,但實際並無任何事跡,而且在某些傳中只有周瑜之名而無程普之名,同時黃蓋是周瑜部將,火攻的獻計、決策、執行以及之後的攻打荊州,幾乎完全決定於周瑜。

歷來的論述中,舉例來說:

  • 《三國志·魯肅傳》:「時周瑜受使至鄱陽,肅勸追召瑜還,遂任瑜以行事,以肅為贊軍校尉,助畫方略。」
  • 《後漢書·獻帝本紀》:「曹操以舟師伐孫權,權將周瑜敗之於烏林、赤壁。」
  • 盧弼的《三國志集解》引論《通典》、《括地誌》等:「今鄂州蒲圻縣有赤壁山,即曹公敗處。按《三國志》,曹公自江陵征劉備至巴丘,遂至赤壁,孫權遣周瑜水軍數萬,與備併力迎之,曹公泊江北岸,瑜部將黃蓋詐降戰艦數十艘因風縱火,曹公大敗,從華容道步歸,退保南郡,瑜等復敗之,曹公留曹仁守江陵城,自徑北歸。」

當然現在易中天進一步提出周瑜是孫劉聯軍的總指揮,被不少人質疑,不過無論如何,也是知名歷史學者的理論之一。但是周瑜是吳軍前線指揮這一點,從來沒有人質疑過。—Msuker (留言) 2008年8月3日 (日) 09:41 (UTC)回覆


由於赤壁之戰在三國志魏志,蜀志,吳志記載中多有矛盾,所以有很多爭議,不要空口無憑,加上「幾乎從無異議」,「從來沒有」之類的措辭。易中天不是歷史學者,是人文學家,他也並沒有提出周瑜是孫劉聯軍總指揮的說法,(《易中天品三國》原文:另外,這裡面還有一個可能是小原因,就是年齡,這個是吳晗先生指出來的。吳晗先生說赤壁之戰的時候,孫權27歲,諸葛亮27歲,周瑜34歲,魯肅37 歲,曹操54歲,吳晗先生說赤壁之戰是被進攻的打敗了進攻的,哀兵打敗了驕兵,年輕人打敗了老頭子。其實吳晗先生還有一個人沒有算進去,就是劉備,劉備當時多少歲呢,47歲,如果把劉備加進去,那麼孫劉聯軍這邊的首腦人物的平均年齡是多少呢?34歲,正是周瑜的年齡,所以赤壁之戰也可以說是周瑜打敗了曹操,34歲的打敗了54歲的。)。請勿斷章取義!

你上面引述的都是對的,但只能說明周瑜功績斐然,不能說明程普是周瑜部將?程普身為吳軍右都督,難不成是光杆司令?周瑜所統領的的部隊發揮了關鍵作用,但並非是總指揮。如果你要堅持,請拿出確切的證據。另外陳壽行文簡練嚴謹,無關的東西是不會寫上去的,你所謂」程普資歷高於周瑜,在某些行文中獲得並列「說法欠妥。

《易中天品三國·大江東去》:「就說周瑜吧,周瑜是赤壁之戰孫劉聯軍的前線總指揮,當時34歲,迎娶江東美女小喬已經十年,並非小喬初嫁了。」斷了哪章?
程普你要研究,沒問題,程普資歷見本傳:「先出諸將,普最年長,時人皆呼程公。」周程關係見周瑜本傳:「性度恢廓,大率為得人,惟與程普不睦。」周瑜死,程普才得以從江夏太守接任周瑜的南郡太守,南郡是荊州首郡更有重鎮江陵,而此時的孫吳江夏大部分是虛設(直到孫權設武昌郡才重劃),原江夏實地被曹劉瓜分。程普守了才一會,江陵就被讓給劉備督了,也沒見程普被另派別處。兩人在孫吳的待遇高下,可見一斑,再看之後孫權對陸遜論三都督的話,程普連排名的資格都沒有。光杆司令一詞,並不算過份,可以說史書上從周瑜出現後,程普就沒有任何事跡。
退一步來說,就算程普在赤壁的地位(不算作用)與周瑜相當,那說周瑜指揮的赤壁之戰也沒有什麼不妥,這就如同說林彪指揮的遼瀋戰役一樣,並不一定要點名羅榮桓。—Msuker (留言) 2008年8月3日 (日) 15:14 (UTC)回覆

關於赤壁之戰指揮問題

編輯

你已經承認了,他是吳方總指揮,而不是聯軍總指揮。「周瑜指揮的赤壁之戰」說法欠妥。

討論請簽名。周瑜確實指揮了赤壁之戰,無論他是聯軍總指揮還是吳軍指揮。吳軍既然是赤壁之戰的主要參戰方之一,作為吳軍指揮,自然可以說是周瑜指揮的赤壁之戰。其次,易中天已經是可查證、有公信力的來源,他是將聯軍總指揮都算周瑜了,你有反證嗎?—Msuker (留言) 2008年8月3日 (日) 14:53 (UTC)回覆
《國家地理》2007年8月刊 赤壁:「戰爭日期:208年七月 ~208年十二月    地點: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   結果:孫劉盟軍勝利    作戰各方:曹操 ;孫權、劉備   指揮官:曹操 ;周瑜   兵力:曹軍約240,000 ;孫劉盟軍約50,000 」—Msuker (留言) 2008年8月4日 (一) 04:44 (UTC)回覆

名將還是軍事家

編輯

所謂軍事家,是指在軍事各個方面均有深入研究的人,理論與實踐都豐富,有軍事著作的則更有說服力

所謂名將,籠統點說,上過戰場,帶過兵的將領,同時還很出名都能算是名將.嚴格一點說,勝仗多於敗仗的都能叫名將,或者打贏過重大戰役改變歷史進程的.

 《大英百科全书》和中国《辞海》中均把周瑜列为名将。你所引用的均为启蒙读物的说法,不够严谨和权威。请拿出适当的理由和证据说明他是军事家。
  顺便列举三国二位军事家的成就,请试对比,周瑜可否称为军事家。

曹操:滅袁紹,平呂布,取徐州,統一了中國北方。在軍事學術上,曹操注釋了很多前代兵書,最有成就的是他的《孫子略解》,除了注釋《孫子》,曹操還撰著了大量的兵書,包括《魏武帝兵法》、《兵書接要》、《司馬法注》等。

諸葛亮:臨蜀漢新敗之際,平南中;並整頓軍務,充實軍備開始七年北伐,以守為攻,有效的牽制了魏國。著有《兵要》《心戰》《兵法二十四篇》等軍事著作,演練創作出八卦圖。

討論請簽名,你上面所說的全部是原創研究。請注意,如果有幾部書將其稱為名將,有幾部書將其稱為軍事家,按照維基百科原則,可以稱軍事家。—Msuker (留言) 2008年8月3日 (日) 14:53 (UTC)回覆
總結一下,周瑜是吳軍前線指揮是從無任何爭議的。有爭議的無非是他是否有權指揮劉備軍,以及程普是否有共同指揮權力。但是無論這兩點能否成立,顯然都無法駁斥「周瑜指揮了赤壁之戰」這樣的論述,這點已經在上面所舉的諸多史書中表明。「任瑜以行事」、「權將周瑜敗之於赤壁、烏林」、「孫權遣周瑜水軍數萬,與備併力迎之」,翻譯過來無非就是:「任命周瑜負責」、「被孫權的將領周瑜擊敗於赤壁」「孫權派周瑜帶領水軍數萬,與劉備聯合迎敵」。史書可以這麼說,百科條目顯然也可以述說「周瑜指揮的赤壁之戰」。請注意,這裡並沒有說「周瑜單獨指揮的赤壁之戰」或者「周瑜指揮的孫劉聯軍」。
至於什麼軍事家,本來就是籠統的稱號,不妨去看看維基該條目的列表。雖然該條目並不怎麼樣,但是這又不是什麼諾貝爾獎,難道一定要辭海或者某個機關授予,作為維基編者有什麼必要、資格爭議一個廣泛使用於該主體的敘述?再舉點例子:中國百科網 解放軍通信指揮學院某人的作品 六安政府網站 巢湖政府網站 大都督周瑜 長江文藝出版社 2007年出版 長江日報關於該書的新聞報導 梁朝偉 吳宇森(當然你可以說他們哥倆沒文化,但是不要忘了維基百科講的是可查證性、公信力而不是專業性)
請不要忘記兼容、中立的精神,你想憑一本《辭海》抹殺周瑜被廣泛稱為軍事家的事實,是違背維基百科原則的。—Msuker (留言) 2008年8月3日 (日) 15:53 (UTC)回覆

你要辭海是不是?《大辭海·軍事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軍事謀略家:太公 伍子胥 張良 羊祜 崔浩 劉基 軍事學家:孫武 軍事家:司馬穰苴 吳起 孫臏 白起 韓信 劉秀 班超 曹操 司馬懿 諸葛亮 周瑜 陸遜 杜預 劉裕 李世民 李靖 李績 趙匡胤 岳飛 元昊 成吉思汗 忽必烈 朱元璋 戚繼光 袁崇煥 努爾哈赤 皇太極 鄭成功 曾國藩 胡林翼 左宗棠 李鴻章 蔣介石 李宗仁 白崇禧。—Msuker (留言) 2008年8月4日 (一) 05:10 (UTC)回覆

  • (-)反對:曹操和諸葛亮是傑出的軍事家,但是並不能證明周瑜不是軍事家。就好像承認陳景潤是傑出的數學家,不能以次拒絕學術不如他的人成為數學家。稱為軍事家並不需要引經據典,如果要引經據典,對反對軍事家稱謂的一方是不利的,沒有一本書會寫「周瑜不是軍事家」。不要拿「周瑜單獨指揮的赤壁之戰」,這根本不是平常敘述的風格嘛。你見過誰寫「諸葛亮單獨指揮的XX戰役」?只要大多數人認可就可以了,這種沒有證據的事情,何必這麼較真。如果實在不行不妨投票? Ngwi  對話  2008年11月24日 (一) 09:06 (UTC)回覆

更改

編輯

第一《念奴嬌‧赤壁懷古》在下當然有看過,但這不是個人網頁;維基立場既然要保持中立,是不是「精彩絕倫」由看者判斷,不用將自己的觀點加在條目上。你說別人「真沒知識」,即閣下認為自己的知識該較高,應該明白中立的意思吧。

第二,《赤壁懷古》亦非周瑜「一生事跡」,主意是寫娶小橋、戰赤壁,壯年得志的周瑜。

第三,按《全宋詞》,戴復古所作為《滿江紅‧赤壁懷古》,不是《赤壁》,詞亦不是「千載周公瑾...烈火破樓船」。--阿堃 (留言) 2009年1月10日 (六) 11:38 (UTC)回覆

正史??小說??

編輯

內容竟來自一本小說,本人有很大的疑問?應該要記載是正史才對吧!--Honmingjun (留言) 2009年5月3日 (日) 15:00 (UTC)回覆

你的意思是?--阿堃 (留言) 2009年5月3日 (日) 16:05 (UTC)回覆

抱歉本人沒詳加查證把陳壽羅貫中,真被羅貫中嚴重洗腦--Honmingjun (留言) 2009年5月4日 (一) 13:54 (UTC)回覆

羅只是代罪羔羊阿 頗ㄏ.....

左右督

編輯

左右督是等於都督?《三國志‧孫皎傳》,周程二人該是左右「部」督,與都督有差異,而究竟是右部督,還是左部督則不清楚。

另外,周瑜最後所任為「偏將軍」,其身份該是「東漢偏將軍,領南郡太守」,而非「東吳都督 南郡太守」--阿堃 (留言) 2009年5月3日 (日) 16:41 (UTC)回覆

返回 "周瑜"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