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政協文史館

青島政協文史館是位於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江蘇路2號[註 1]的一家展覽館,創立於2020年,以青島市政協歷史為主題。

青島政協文史館
青島政協文史館,2021年6月
成立2020年12月16日
地址青島市市南區江蘇路2號
坐標36°03′45.5″N 120°19′16.3″E / 36.062639°N 120.321194°E / 36.062639; 120.321194

概況 編輯

青島政協文史館由青島市政協籌建,2017年6月獲批成立[1],2020年12月16日上午在江蘇路2號館址開館[2],2021年5月8日起免費對公眾開放[3]。該館主要展現青島市政協歷史[2],承擔政協文史資料的收集、整理、研究、展示和編輯出版,開展政協文史資料學術交流等活動[1]

青島政協文史館建築面積1064平方米[4],館內二樓設有「人民政協光輝歷程展」,一樓有「青島歷史文化名人展」,三樓展陳青島政協書畫作品[3]。該館共收集了全國各地文史資料書籍近2萬冊,收藏了青島書畫家作品600餘幅和有文物價值的藏品200多件[5]

館址歷史 編輯

 
江蘇路2號(廣西路1號乙)館址,2019年12月

廣西路1號乙所在地塊最初為天主教聖言會地產[6]。1942年,中國籍主教田耕莘調任青島教區主教,由於當時青島尚為日占區,一位日本籍聖言會神父居住在主教府,日本政府拒絕田耕莘入住主教府。田耕莘遂通過天主教徒、前北洋政府國務總理陸征祥結識了實業家、前陸征祥內閣財政總長周學熙。周學熙及其子周志俊以「隋福德堂代表人隋述莊」的化名承租了湖南路第三十號之第三公地(即今政協文史館址,其原權利人為「瓦而大奧爾文」[註 2]),並於1943年前後在此為田耕莘修建了住宅。田耕莘在此居住直至1946年升任樞機主教[7]

1949年後,作為中國民主建國會青島市分會委員的周志俊將此處地產捐獻給政府[7],該樓曾為民建青島市委員會辦公地點,直至1959年12月遷至中山路74號[8]。1967年7月,青島市物資局(1994年改為青島市物資總公司)遷至此處辦公[9],直至2000年前後[7]。2020年,該樓經過翻修改為青島政協文史館館址。

參觀信息 編輯

該館2021年5月對外開放後曾經每周僅周二、周四上午開放[3]。現該館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1:30、下午13:30-17:00對外開放,周三下午閉館,預約免費參觀。

注釋 編輯

  1. ^ 正門門牌號廣西路1號乙
  2. ^ 可能為德國商人瓦爾特·奧爾維恩(Walter Ohlwein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劉佳旎 劉芳. 青岛政协文史馆工作推进会召开. 青島日報. 2018-07-20 [2021-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9). 
  2. ^ 2.0 2.1 藺君妍. 青岛政协文史馆开馆. 青島日報. 2020-12-16 [2021-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9). 
  3. ^ 3.0 3.1 3.2 丁淑華. 青岛政协文史馆今起免费开放 每周二、四上午可预约参观. 青島新聞網. 2021-05-08 [2021-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2). 
  4. ^ 青岛政协文史馆修缮布展项目招标公告. 青島市公共資源交易電子服務系統. 2020-08-12 [2021-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9). 
  5. ^ 陳小艷 王晨霞 姜群姿. 青岛政协文史馆正式开馆. 人民政協網. 2020-12-22 [2021-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9). 
  6. ^ Landamt Tsingtau. Katasterkarten Tsingtau. 1913 [2021-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2). 
  7. ^ 7.0 7.1 7.2 參考自青島政協文史館展板「江蘇路2號大隱隱於市」
  8. ^ 青島市史志辦公室 (編). 第三篇 中国民主建国会青岛地方组织,序. 《青岛市志·民主党派青岛地方组织志》. 北京: 五洲傳播出版社. 2001. ISBN 7-80113-891-0. 
  9. ^ 青島市史志辦公室 (編). 第一篇 机构,第一章 管理机构. 《青岛市志·物资志》. 北京: 五洲傳播出版社. 2000. ISBN 7-80113-7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