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布拉康[註 1]藏語ཡུམ་བུ་ལྷ་སྒང༌།威利轉寫Yum Bu bLa sGang藏語拼音Yumbu-Lha Khang),位於西藏自治區山南市乃東區東南約5公里、昌珠鎮境內的扎西次日山上。相傳由雅隆部落的首領聶赤贊普於公元前127年建造,是西藏的第一座宮殿。

雍布拉康
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所在山南市乃東區
分類古建築
時代西漢
登錄1962年11月20日

歷史 編輯

第五世達賴喇嘛後來將雍布拉康改為一座寺廟,變成為了宗教場所,內供奉釋迦牟尼佛像。1962年被確定為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1][2]文化大革命期間,雍布拉康的廟宇部分,被當地的年輕政治份子動員拆毀,過程中部份文物流失,僅留下斷壁殘垣,1982年後重新修復建築,被列入保護中。

建築 編輯

現今保留的部分是一座3層建築。一層的前半部為門廳,面積33平方米,門廳外是一個帶檐的小平台。後半部是佛殿,供有松贊干布、文成公主等的塑像。第二層亦分前後兩部分,前半部為三面環繞矮牆的平台,後半部是帶天井的迴廊五世達賴喇嘛時在碉樓的頂部加蓋了四角攢尖式金頂。雍布拉康除部分僧房外,還有一間供歷世達賴喇嘛來此禮拜時居住的臥室。

雍布拉康內的壁畫描繪了西藏的第一位贊普,第一座建築和第一塊耕地的故事。據說由於聶赤贊普教導人們種地,現在雍布拉康附近還保留著西藏的第一塊耕地。由於雅隆人學會農耕,部落逐漸強大起來,終於在第33代贊普松贊干布時代統一了全吐蕃各部落,建立了吐蕃王國,並遷都到北面的拉薩平原,在拉薩首先建立了大昭寺,將雍布拉康作為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夏宮,目前只在大昭寺和雍布拉康有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共同的塑像。

雍布拉康還保存著西藏第一部佛經《諸佛菩薩名稱經》,據說在文成公主佛教帶到西藏以前,在第28代贊普時代,從天上降下一本書到雍布拉康的屋頂上,當時信奉苯教的藏人不知為何物,但既然是天降的,仍然保存下來。直到在藏族皈依佛教後,才知道這是一本佛教經典,現在仍然保存在雍布拉康。

雍布拉康東北400餘米的山溝里,有一眼終年不涸的泉水,傳說是被松贊干布時重臣噶爾東贊發現的,被稱為「嘎泉」。到雍布拉康禮拜的人都到嘎泉飲用泉水,據說可醫百病。[來源請求]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山崖上的宫殿——雍布拉康(图). 新華網. 2020-03-25 [2023-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04). 
  2. ^ 侯石柱. 我国西藏及四省藏族自治州县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中國藏學. 2012, (S1): 3–26. CNKI CTRC2012S1001. 

注釋 編輯

  1. ^ 「雍布」在藏語中的意思為母鹿,「拉」意為後腿,「康」意為宮殿,因為扎西次日山形像一隻臥著的母鹿,宮殿正立於母鹿腿上,便合稱作雍布拉康了。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