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陽朝鮮語김양,808年—857年),新羅官員,字魏昕,太宗王金春秋九世孫。曾祖金周元伊湌,祖金宗基蘇判,父親金貞茹波珍湌,他們都是以世家爲將相。

金陽生而英傑。828年(大和二年、興德王三年),爲固城郡太守,再拜中原大尹,轉任武州都督,所至都有良好的聲譽。開成元年(836年),興德王薨,無嫡子,國王堂弟金均貞,堂弟之子金悌隆,爭位。金陽與金均貞之子阿湌金祐徵、金均貞妹壻金禮徵,奉金均貞爲王,進入積板宮,以族兵宿衛。金悌隆之黨金明、利弘等來圍攻,金陽在宮門陳兵抗拒,說:」新君在此,爾等何敢兇逆如此。」 於是引弓射殺十數人。金悌隆屬下裴萱伯,射中金陽大腿。金均貞說:」彼衆我寡,勢不可當,公可以佯退,然後再做計劃。」金陽於是突圍而出,至韓歧市,金均貞在亂兵中被殺,金陽向號泣,向太陽盟誓心,潛藏在山野中,以待時機到來。

開成二年(837年)八月,前侍中金祐徵,收殘兵,入淸海鎭,結大使張保皋,計劃報不同天之仇。金陽聽說後,募集謀士兵卒,開成三年(838年)二月,入海,見金祐徵,與他計劃擧事。三月,以勁卒五千人,襲武州,至城下,武州人歸降,抵達南原,迎戰新羅兵,獲勝。金祐徵以士卒長久勞頓,先歸海鎭,厲兵秣馬。冬,彗星見於西方,芒角指東,衆人稱賀:」這是除舊布新,報寃雪恥的祥瑞。」 金陽號平東將軍,十二月再出,金亮詢帶領鵡洲軍來,金祐徵又派遣驍勇閻長、張弁、鄭年、駱金、張建榮、李順行六將統兵,行至武州鐵冶縣北川。新羅大監金敏周,率兵抵禦,將軍駱金、李順行,率領馬兵三千,突入彼軍,殺傷殆盡。

開成四年(839年)正月十九,軍至大丘,閔哀王以兵迎拒,交戰,王軍敗北,生擒斬獲不能計數。閔哀王逃入離宮,被兵士所害。金陽於是命左右將軍領騎士,安撫百姓:「本爲報仇,今渠魁就戮,衣冠士女百姓,宜各安居,勿妄動。」 於是收復王城,金陽召裴萱伯說:「犬各吠非其主,爾以其主射我,義士也,我不追究,爾安無恐。」 大家聽說後道:」裴萱伯如此,其他何憂。」 沒有人不感悅。四月,淸宮,奉迎侍中金祐徵即位,是爲神武王。七月二十三日,神武王薨,太子嗣位,是爲文聖王。迫錄舊功,授蘇判兼倉部令,轉任侍中兼兵部令,唐朝聘問,兼授檢校衛尉卿

大中十一年(857年)八月十三日,在私第去世,享年五十歲。文聖王追贈他為舒發翰,贈賻殮葬按照金庾信舊例。同年十二月初八日,陪葬於太宗大王之陵。

參考資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