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國際油污損害賠償基金國際公約

設立國際油污損害賠償基金國際公約(英語: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ternational Fund for Compensation for Oil Pollution Damage)是1971年國際海事組織(時稱政府間海事諮詢組織)制訂的國際公約。公約於比利時布魯塞爾通過,於1978年10月16日生效,保存人是國際海事組織秘書長。1971年後該公約原本經1992年議定書修正,後者1996年5月30日生效,前者2002年5月24日失效。[2][3][4][5]

設立國際油污損害賠償基金國際公約
簽署日1971年12月18日
簽署地點 比利時布魯塞爾
生效日1978年10月16日
失效日2002年5月24日
保存處國際海事組織秘書長
語言英文、法文
修正《1971年設立國際油污損害賠償基金國際公約》的1992年議定書
簽署日1992年11月27日
簽署地點 英國倫敦
生效日1996年5月30日
締約方118(截至2021年3月2日)[1]
保存處國際海事組織秘書長
語言阿拉伯文、中文、英文、
法文、俄文、西班牙文

背景 編輯

各締約國考慮到《國際油污損害民事責任公約》不能在所有情況下對油污損害的受害人提供全部賠償,反而給船舶所有人增加了額外的經濟負擔;為保證能對油污事件的受害者提供其全部損失的賠償,同時能解除船舶所有人受該公約所加予的額外經濟負擔,制訂該公約。[2][6]

內容 編輯

1992年議定書設立了1992年國際油污賠償基金,並規定每起污染損害事故可至多獲得1.35億特別提款權的償額。[2]

參考文獻 編輯

  1. ^ Status Of Treaties (PDF). wwwcdn.imo.org. [2021-03-1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1-09-29) (英語). 
  2. ^ 2.0 2.1 2.2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ternational Fund for Compensation for Oil Pollution Damage (FUND). www.imo.org. [2021-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3) (英語). 
  3. ^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ternational fund for compensation for oil pollution damage. treaties.un.org. [2021-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9) (英語). 
  4. ^ Protocol of 1992 to amend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ternational fund for compensation for oil pollution damage. treaties.un.org. [2021-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3) (英語). 
  5. ^ 修正《1971年设立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国际公约》的1992年议定书. treaty.mfa.gov.cn. [2021-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4) (中文(簡體)). 
  6. ^ 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